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紅衣羅漢立軸 設色紙本 1945年作


題識:乙酉正月,新喻傅抱石,重慶西郊寫。鈐印:傅、抱石大利、乙酉、不使人間造孽錢


題籤:傅抱石紅衣羅漢像,古明齋藏畫。鈐印:古明齋藏書畫印

邊跋:此圖《紅衣羅漢》人物立軸,系家父傅抱石先生於一九四五年重慶金時期所作,線條流暢人物傳神,為真跡神品,壬申年夏,傅二石於南京。鈐印:傅二石印


傅抱石不信佛,不是佛教徒,不過,傅抱石喜歡畫佛、畫佛教題材、畫高僧故事,也許和他對石濤的崇拜有點聯繫吧。


這幅《紅衣羅漢》作於乙酉年(1945),。畫面以流暢的線條勾勒出一位靜坐的紅衣羅漢,用散峰亂筆點出山石、花草,線條靈動,墨色豐富而又厚重,給人一種動靜相合的美感。羅漢的神情肅穆莊嚴,彷彿用他的的靜謐、高格蔑視著外族的宵小之徒。


金剛坡時期傅抱石的作品具以下幾個特點:


1.尺幅較小,一般都在四尺以下。當時的「金剛坡下抱石山齋」 原來只是做門房的,用稀疏竹籬隔作兩間,每間不過方丈大,高約丈三四尺。


2.作畫時用墨特別多,畫面顯得潑辣厚重,特有抱石皴發展成熟。


3.政治寓意明顯,以對傳統人文藝術的熱愛,描繪了各種歷史上的文人名士,各種典故,藉以喚起人們對中國畫的自信,激發人們對民主精神的堅持,對抗外來文化的入侵。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無量壽佛設色紙本 戊子(1948年)作

題識:無量壽佛。詠虎先生華甲大壽,戊子八月,傅抱石,寫扵金陵玄武湖畔。鈐印:傅、抱石私印


題跋:傅抱石先生畫堪比宋詞,清麗婉約,蓋出自性情,觀物側然,先生作畫,不拘一格,異人眼目。甲申之夏,蕭平識。鈐印:平子


《無量壽佛》這個題材,傅抱石畫了很多件,此件是傅抱石早期畫此題材中的十分精到的一件。本幅《無量壽佛》視覺沉穩,人物形象神韻十足,境界不俗。筆法主要以破筆散鋒,重按疾擦,因勢鋪衍而成,凌厲爽勁,人物也蘊含山水般氣息,老辣縱放,線條生動流暢。色調柔和,以淡墨配淺絳,一揮而就,氣韻流暢,渾然天成,為風格高古之佳品。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無量壽佛設色紙本(350萬元,2011年12月北京匡時)


款識:易母王太夫人古稀榮慶。愚侄傅抱石謹記。鈐印:傅、抱石齋作


傅抱石畫過《白衣大士觀音像》、《無量壽佛像》、《天女散花圖》、《醉僧圖》《虎溪三笑》、《對弈圖》、《石勒問道圖》等佛教題材作品,可見其與佛家的機緣。


《無量壽佛》,行筆簡逸,天趣自得。以淡墨勾線,淺淺著色,最注重佛像的面相描寫,慈眉善目,神氣飄然。畫中佛陀禪坐於草墊之上,雙手合攏,頭頂略尖,面部長眉短髯,略微消瘦,身體藏於寬袍之中,人物形象神韻十足,境界不俗。人物筆法主要以破筆散鋒,重按疾擦,因勢鋪衍而成,凌厲爽勁,佛陀氣清神淡,蘊含山水般氣息,線條生動流暢。畫面色調柔和,以淡墨配淺絳,一揮而就,氣韻流暢,渾然天成。以山石為背景,以寫意筆墨入畫,可見傅抱石山水風格,是山水人物合於一畫的絕妙佳構。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寶研樓圖設色紙本 戊子(1948年)作(4002萬元,2012年5月北京華辰)


題識:寶研樓圖。予向治畫論,於《松壺畫憶》最所傾心,蓋平易近人而又能透此中之秘者也。戊子春正月,蔡君慕慈攜萊公先生手翰見示,屬寫寶硯樓圖卷,且雲萊公富收藏、精鑒賞,即如此圖已有心畲、午昌、越園諸公巨制。予敬申欣然之忱,惟珠玉其前,敢輕易涉筆也?久雨初霽,為營是幀。惜烽火正熾,心緒過差,尚乞指韻。新喻傅抱石,並記於金陵中央大學講舍。鈐印:傅、抱石、往往醉後


《寶硯樓圖》於1948年初為友人所作。圖中無論門窗桌椅,書畫擺設,及端坐室中之「寶硯樓主」,室外之欄杆樹叢,行筆皆簡潔明快而又輕鬆瀟洒,可謂典型傅氏風格。尤其是畫中那把玩寶硯之「樓主」,面容略顯清癯而神清氣朗,眉宇間有凜然之氣,一望而知為性情孤傲而又飽學詩書之士。畫古代人物既能畫出「古意」,又能畫出人物之個性,這正是傅抱石人物畫之一大特色。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坪沙落雁設色紙本1948年作(828萬元,2011年12月北京匡時)


款識:秋氣滿荒汀,日落煙暝,低徊飲翼豈無情。來聽橫琴沙上曲,一抹泠泠。江上咽艱辛,蘆荻風驚,黃昏過了近天明。春訊來年需早寄,霜陣體橫。戊子歲暮,自由下還洪都,友好為展觀拙作,小薇女史酷喜此幀,並以《浪淘沙》一闋屬書其上,即乞教正,傅抱石。鈐印:傅抱石印、傅、代山川而言也


此作作於皮紙之上,畫題借用了中國古琴曲名《平沙落雁》,此曲有多種流派傳譜,旨在藉由大雁之宏志,抒發逸士之胸懷。《古音正宗》這樣解題《平沙落雁》:「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此曲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營造了雁群空中盤旋顧盼之情景,旋律時起時伏,綿延不斷,優美動聽。在此幅《平沙落雁》中,畫家以極為簡潔的構圖及筆法營造了一個視野開闊、空靈而古雅的境界。河岸兩人背對而坐,一人低首,一人撫琴,琴聲、水聲與雁聲,彷彿可在觀者耳畔響起,化成詩一般的意境。作者又巧妙利用皮紙之性能,將岸邊與河水暈染的若隱若現,濃淡咸宜。近景河岸以重墨勾畫,加些許碎石點綴,遠景以淡墨輕染,中景處留白並自然過渡,形成滿而不溢出,簡而不空之境。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平沙落雁設色紙本 1949年作(805萬元,2012年4月上海恆利)


題識:丙盧吾兄華廈落成,寫此奉陳即乞教正,己丑春花朝日,傅抱石南昌。鈐印:抱石私印(白)、往往醉後(朱)、蹤跡大化(朱)、抱石得心之作(朱)


畫面中江水長,一行水鷗飛翔,那出自高士手下的古琴聲伴隨著拍岸的江水,滔滔不絕。唯有幼小的侍童不解這陽春白雪般的詩意畫意,獨自坐在一旁遊了神。在這幅畫中,傅抱石運用了粗中帶細的創作手法,遠景以及江邊的大石塊是「粗」,人物是「細」(不是一般意義上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一粗一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人物形象。人物衣著的用筆豪放簡括,線條流暢勁利,人物面部表情則能取得古樸、典雅的美,在人物造型上他吸收了六朝人物畫的畫法,故所作人物服飾都是寬大的衣袖。此外,另一組粗細對比在於江水與碎石,雖然此件作品中未能明顯地體現出傅抱石的絕活「抱石」皴,但是那描寫滾滾江水的用筆筆勢如同其皴法,屬於粗,而碎石的布局則屬於細,兩者有機結合便把水勢寫活了。豪放落筆,小心收拾是傅抱石的創作個性與慣性,他的「粗」絕不是草率,而是一種藝術處理手法,一份豪情的自然流露。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九老圖設色紙本 1957年作


傅抱石對白居易的詩境頗為嚮往,《琵琶行》、《九老圖》即取材於白詩。「九老」是指退隱香山後的白居易及其所結交的八位老壽星,他們「詩吟兩句神還王,酒飲三杯氣尚粗。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孫扶。」傅氏1946年至1952年作過三幅《九老圖》。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高仕圖設色紙本 1957年作


款識:一九五七年,傅抱石寫於金陵玄武湖畔。鈐印:傅、抱石得心之作


此幅人物精品《高仕圖》創作於1957年,高仕清逸出塵、仕女典雅富麗,注重人物神態心境的刻畫,隱約可見陳老蓮氣息而又能脫變運用,自成一格。散鋒用筆,用筆洗鍊,著重氣韻,達到細微入神的效果。畫法章法結構不落俗套,設色簡素,水、墨、色水乳交融,意境深遂令人心神高遠,此種無背景大人物畫,在傅氏作品中較為罕見。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石濤上人像設色紙本 1961年作


款識∶一九六一年七月中浣,寫苦瓜詩,經綴小象,篕意丁元躬本而為之也。傅抱石金陵寫並記。鈐印∶傅(朱文)、抱石之印(白文)、其命惟新(朱文)


傅抱石一生酷愛石濤,其在石濤繪畫皴法的基礎上創立自身的皴法,人稱「抱石皴」。此幅石濤小像為傅抱石運用自身獨特的抱石皴法加上唐代人物畫法而創作完成的,人物造型生動傳神,衣紋用寫意筆墨,給人「吳帶當風」之感。大段的書法題詩,在傅抱石畫作中比較少見。本幅畫面為石濤立於松下,構圖簡單,大段的文字讓我們懂得了真正的「石濤迷」,是精於石濤研究的。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今古輸贏一笑間設色紙本 1962年作


款識:今古輸贏一笑間。一九六二年八月三日,抱石金陵並記。鈐印:抱石之印


「今古輸贏一笑間」一句查無典故,當為傅抱石自作。從字面上,不難看出受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影響,此句典出明代文人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該詞後被羅貫中收入了《三國演義》,詞文豪邁且提綱挈領,為後人所廣為傳誦。


畫中人物造型高古雅正:面部刻畫精細靈動,別具神采;長袍大袖的衣紋簡潔凝練、圓潤、清逸、飄動,情趣凸顯;設色淡雅清新,大有六朝人物畫「跡簡意淡」的遺韻。畫中的樹石則是以大片的濕墨潑出,再加以顏色沖暈,墨色交融,渾化一片。其筆墨既淋漓酣暢又洒脫飄逸,別具一格,一種高雅之氣充溢其中。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大滌草堂圖設色紙本 1963年作


款識:大滌草堂圖。癸卯初夏,傅抱石。鈐印:傅抱石、癸卯


傅抱石平生推祟石濤,對石濤的繪畫藝術與人生有深刻的理解,也把這種感情注入了繪畫之中,傅抱石創作許多與石濤有關的題材,如《石濤上人像》,《大滌草堂》等作品。圖中草堂置於高山之下,竹林桐蔭之中,前有小溪後有飛瀑。有高士或行於橋上,或坐草堂之中,表現石濤隱於山林的氣節。此圖用筆蒼潤淋漓,構圖嚴謹。實是作者傾心之作。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蕉蔭高士立軸 設色紙本 1963年作


傅抱石是寫意高手,他用線用筆意到即止,瀟洒俊逸,大氣磅礴。此件《蕉蔭高士圖》,無論人物,還是畫面的完整性都與其它類作品不同。作品中人物的那種悠然自得、芭蕉的直立挺拔,都無不與作者當時的心情有著極大的關係,畫面仍是古意濃郁,頗具六朝人物畫之風範,元氣淋漓。其構圖大膽、簡練,他筆下的人物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原型,仍是表現詩詞歌賦中氣節高尚、情操古逸、性情瀟洒的文人逸士。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寒林沽酒立軸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題識:建人先生方家教正。甲辰初冬,抱石金陵漫寫。鈐印:抱石之作、甲辰所作


「採菊東籬」、「寒林沽酒」、「虎溪三笑」三項歷史題材都是環繞陶淵明而生。這位「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澤令,從古至今皆屬中國傳統知識份子景仰者,也是他們理想精神投射對象。抱石筆下的歷史人物作品中,亦以淵明入畫較多,精神境界相冥合是原因之一;再者,沽酒的淵明與「往往醉後」的傅氏,對杯中物亦有同好,因此《寒林沽酒》屢現其筆下自不為奇。


畫作畫積較大,具充裕空間來營造寒林疏朗清冷的環境氣氛。主僕置身林中,林木環繞四周,有別於一般構圖僅有三數株樹點綴而已。寒林雖疏約,但林木排列組合極見秩序,枝幹粗細,伸展交疊姿態不一,呈交錯變化,其位置經營,於微妙中穹盡布局之精妙。人物描繪無疑是抱石最擅長者,信步徜徉,悠然自得,臉容舒泰,心遠閑處,溢於其上。圖雖簡煉卻韻味充溢其中。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杜甫行吟圖立軸1964年作(352萬元,2005年5月北京榮寶)


款識: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一九六四年四月,抱石寫工部詩意,南京記。鈐印:傅、甲辰所作、往往醉後


詩聖杜甫一生大部落魄,故於民間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對豪門權貴深惡痛絕。詩風沉鬱而蒼涼,有「詩史」之稱。圖寫詩人袖手立於新松林中,翹首仰視,眉宇間透出無限的希冀與期盼。窄長的條幅中,松林挺立,勁鋒直上﹐造成了高聳勃鬱的氣勢,這正是詩人所期待的。作者寫詩意,僅取首句之松,而不畫一筆竹,這一割捨,用的正好、正妙。

傅抱石人物畫賞析 三



柳蔭雅集手卷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luo 的精彩文章:

工筆畫線描花卉畫譜:蝴蝶篇
中國名家筆下的鴛鴦成雙
油畫里的母愛,感恩母親節
元代趙孟頫行書《文賦》

TAG:藝術luo |

您可能感興趣

劉子建人物畫賞析
喬群人物畫賞析(一)
吳光宇工筆人物畫賞析
羅屏道釋人物畫賞析
劉亞安人物油畫賞析
李林宏山水畫賞析,當代書畫收藏潛力人物
明清,人物肖像畫賞析
劉心河油畫賞析
淺析油畫創作技法的表現,世界名畫欣賞,如花似玉的人物油畫賞析!
海派畫壇藝術巨匠黃達聰山水花鳥人物畫賞析
精品推薦賞析:書畫家王寧精選山水畫賞析
書畫賞析——劉剛
清秀俊麗古畫賞析!——沙馥人物畫作品
國畫家黃養輝花鳥畫賞析
中國畫欣賞 當代名家山水畫賞析
筆墨浪漫詩意畫——丁偉油畫賞析
淺析油畫表現形式的純粹性,世界名畫欣賞,嬌嫩欲滴人體油畫賞析
客廳掛畫賞析 這些山水畫都是精品
世界名畫賞析,古典主義經典女性人體油畫作品欣賞,油畫里的女仙子
劉忠泉山水畫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