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端訪談】斯里蘭卡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將成為推動新型全球化的引擎

【高端訪談】斯里蘭卡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將成為推動新型全球化的引擎

【高端訪談】斯里蘭卡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將成為推動新型全球化的引擎

斯里蘭卡駐華大使卡魯納塞納·科迪圖瓦庫。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韓健、蘇伽特):「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舉行的一個大背景是,全球化進程正在保護主義浪潮下步履艱難。因此,國際社會對中國方案寄予厚望。斯里蘭卡駐華大使卡魯納塞納·科迪圖瓦庫9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有望成為推動新型全球化形成的引擎。

全球化帶動全球增長,但傳統體系下,發展中國家處於依附地位,進而造成與發達國家差距日益拉大。發展中國家的一個自身短板就是,基礎設施和產能建設落後。

科迪圖瓦庫認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適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有擔當,有眼光。這對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個好方案,好機會。他說:「全球化仍然是個好東西。過去幾十年,它使很多國家都實現了經濟增長。但這個體系有其缺陷,需要變革。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主張共商共建共享,尤其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這將成為推動新型全球合作的動力。」

「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斯合作,有望成為這種新型合作的例證。這種合作,並非某一方的一廂情願,而是兩個知心老友的一拍即合。科迪圖瓦庫大使對此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與斯里蘭卡國家發展戰略十分契合,斯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倡議。他說:「在印度洋地區,斯里蘭卡地理位置優越,有潛力成為本地區物流、信息、服務等要素交換的中心。所以斯里蘭卡支持全球化,斯政府願意在『一帶一路』這種推進全球化的方案下,與中國政府加強政策溝通。」

「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了參與國間經濟合作的總框架。在此框架下,基建、經貿、文化等各個具體合作項目得以實施。科迪圖瓦庫認為,藉助「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斯合作,斯里蘭卡經濟將受益良多。他表示:「『一帶一路』來了,更高水平的投資、貿易、產能合作和金融服務也來了。」

基建拉動增長,是「一帶一路」倡議題中之義。更便捷的交通,更充足的能源,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的基礎。中斯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正是以港口建設為平台,藉此便利貿易,吸引投資,打造港口經濟。中國在斯的兩個重要項目--科倫坡港口城和科倫坡南港,有望成為「一路」上的標杆項目。科迪圖瓦庫大使認為,港口經濟未來將是斯經濟發展的支柱。他並就此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他說:「科倫坡港口城建設目前進展順利,預計明年底前,港口城一部分可向投資者開放。」

中斯年內或簽署雙邊自貿協定。而兩國共建海上絲綢之路,將為中斯自貿區賦予更鮮明的全球化色彩。因為,「通」是自由貿易的精髓,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另一自有之義。科迪圖瓦庫認為,「一帶一路」與自貿區實現融合,將為中斯兩國貿易帶來更加豐富的內容。

科迪圖瓦庫最後說:「中國擁有世界最龐大的中產人群,這些人的需求和購買力簡直無法想像。我最近去了四川和雲南,我想,如果讓這些住在內陸的中國人,吃到斯里蘭卡的金槍魚,相信他們一定會很難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聯合國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在昆明舉行
【高端訪談】匈牙利駐華大使:希望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更多合作
新疆塔什庫爾干縣5.5級地震致8死23傷 救援工作已全面展開

TAG:國際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韓總統特使訪華,欲推動「新北方政策」與「一帶一路」接軌
中國駐埃及大使投書埃及媒體: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阿合作
關巍 王嘉:「一帶一路」——推動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與實踐模式
《雲計算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和創新》:基於雲的「軟實力」助力一帶一路
新加坡總統:繼續與中國合作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
義大利對接「一帶一路」 推動海洋經濟邁上新台階
巴基斯坦致力於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推動國家
王毅:著力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 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雲計算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和創新》:雲計算加速「一帶一路」沿線服務創新
哈爾濱中軟分享:三大創新型技術推動網路安全發展
「三新」戰略推動華南國美駛入發展快車道
龍永圖:新科技迅猛發展是推動中國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力量
「專訪」北京大學教授程美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順勢而為推動改革的典範
三大創新型技術推動網路安全發展
中歐班列:推動「一帶一路」貿易互聯互通
全國人大代表、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主席呂建中:加快國際商協會組織 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大唐街道成立,推動產業數字化邁上新台階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進一步推動各國工商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董希源:推動中國傳統書畫藝術沿「一帶一路」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