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是秦淮八艷里最痴情的,卻愛上一個道德優越感極強的才

她是秦淮八艷里最痴情的,卻愛上一個道德優越感極強的才

她是秦淮八艷里最痴情的,卻愛上一個道德優越感極強的才

文:木木(微信公號讀史專欄作家)

秦淮八艷中有最賢惠的是董小宛,最硬氣的是李香君,最幸運的是顧橫波,最波折的是陳圓圓,也有最痴情的馬湘蘭——為了王稚登,她終生未曾婚嫁。

馬湘蘭一生種蘭花、愛蘭花、品蘭花、知蘭花、畫蘭花,世人評價她品性如蘭、畫蘭超逸。

寫出了《紅樓夢》的曹雪芹,其祖父曹寅就曾經稱讚馬湘蘭的畫技是「蘭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襲其韻」,並接連三次為《馬湘蘭畫蘭長卷》題詩。

馬湘蘭的蘭花冊頁是中國書畫精品,在國外也被視為珍品,日本東京博物館中,現在還收藏著馬湘蘭的「墨蘭圖」,圖上題詩:何處風來氣似蘭,簾前小立耐春寒;囊空難向街頭買,自寫幽香紙上看。偶然拈筆寫幽姿,付與何人解護持?一到移根須自惜,出山難比在山時。

這個並無驚天美貌的靈秀多才的女子,一手畫蘭的曠古造詣以及她的痴情專一,被人們傳道至今。

她是秦淮八艷里最痴情的,卻愛上一個道德優越感極強的才

馬家四姑娘本名馬守貞,字湘蘭,年幼之時就不幸淪落風塵,成為秦淮河畔眾多女子之一。

在一眾千嬌百媚的各色美女中,纖纖弱質的馬湘蘭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清雅脫俗的氣質、出類拔萃的才華、曠達輕俠的氣度、善解人意的性情、博古知今的見識……再加上她心地善良,為人豁達大氣,經常仗義疏財周濟無錢應試的書生、橫遭變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老弱貧困的人。

所以,漸漸的,馬湘蘭的粉絲越來越多,而且多是些有身份,有教養的文雅之士。

馬湘蘭甚至實現了財務自由,在秦淮河邊蓋了一座「幽蘭館」,裡面種滿蘭花,出入陣勢如貴婦。

「幽蘭館」旁有一座橋,因為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可見當時馬湘蘭有多麼風光。

雖然如此,馬湘蘭終究只是一個苦命的煙花女子,她如同世間其他女子一樣,期待歸宿,渴望一份真情,一個家園,一世相依相守。

那些蘭花盛開的寂靜黃昏里,拋開了繁華熱鬧的迎來送往,孤清如蘭的馬湘蘭是那麼地期盼著愛情的降臨——不問是劫是緣!

二十四歲這一年,馬湘蘭本命年裡的一劫果然應驗:三十七歲的落魄才子、長洲秀才王稚登出現了。

王公子才華橫溢卻因為站錯了隊而不被朝廷重用,鬱悶之際流連於秦淮河畔,來到了「幽蘭館「。

善解人意的馬湘蘭與心灰意冷的王稚登相見恨晚,相識之後,日日傾談。

明敏多情的馬湘蘭為王稚登畫了一幅她最拿手的一葉蘭:僅以一抹斜葉,托著一朵蘭花。

那一刻,在馬湘蘭的心裡,一定是希望自己是那朵蘭花,而王稚登就是那一片托花的蘭葉。

王稚登自然是看明白了,但是他不肯接招,不肯做那片蘭葉,不肯給出承諾……馬湘蘭一腔情意落了空,也只能暗自傷心。

從此,馬湘蘭放下心思,繼續和王稚登做詩畫唱和、煮酒談心的文友,絕口不提婚嫁之事。

馬湘蘭不提,王稚登樂得裝傻不提,旁觀的姐妹們看不過去,勸馬湘蘭趁著年華趕緊另覓良人,但是馬湘蘭已經是情根深種,非王稚登不嫁。

她是秦淮八艷里最痴情的,卻愛上一個道德優越感極強的才

不久,王稚登被人舉薦參與編修國史,他一改平日的頹廢,意氣風發地進京了,跟錦繡前程比起來,其他的,什麼都是浮雲。

馬湘蘭心裡五味雜陳:為王稚登的前程有望而真心替他高興,同時也因為王稚登的離去而黯然傷神,世事難料,王稚登這一去,也許是永別。

或許是心情實在太好,或許是對新的仕途之路太過於懷抱希望,王稚登在馬湘蘭為他餞行的宴席上,隱晦地提出:苟富貴,不相忘。

馬湘蘭因為長時間的暗自傷心和不敢對現實太過於樂觀,沒有接話茬,沒有立馬歡天喜地歡呼雀躍表示願嫁,那也不符合她如蘭品行的風格,但是,馬湘蘭心裡,是存了希冀的。

王稚登北上後,馬湘蘭閉門謝客,一門心思等著王稚登來接自己。

這樣的痴心,這樣的期盼,終究是要落空的,王稚登始終沒有音訊傳來,馬湘蘭獨自守著空落落的「幽蘭館」度日,有過多少神傷、希望復失望,我們不得而知,沒有在這樣的茫茫的等待中浸沁多的心靈,不會懂得那份苦辛。

王稚登太天真了,他在京城的日子並沒有如自己所盼望的揚眉吐氣,而是繼續被排擠。

仕途之路如此不順,實在受不了的王稚登鎩羽而歸,他自覺沒有顏面來面對馬湘蘭,乾脆把家搬到了姑蘇。

一往情深的馬湘蘭,終究還是知道了王稚登的再次失意,她第一時間趕去姑蘇,勸慰王稚登。

就這樣,馬湘蘭上演了一曲「雙城記」,頻繁來往穿梭於金陵和姑蘇兩座城之間,與王稚登暢敘心曲,用自己的善解人意和溫暖情意,安慰著王稚登那顆失意的心靈。

至於婚嫁,兩個人都不再提起,似乎,也無從提起。

「時時對蕭竹,夜夜集詩篇,深閨無個事,終日望歸船。」

三十多年,一萬多個日子,就這麼過去了,王稚登老了,馬湘蘭也老了,一生的光影流逝入如長江水,在金陵與姑蘇之間。

這期間,不是沒有其他人的追求,甚至有青衫少年置地購宅,願娶馬湘蘭,但是,馬湘蘭拒絕了。

她是秦淮八艷里最痴情的,卻愛上一個道德優越感極強的才

在王稚登七十大壽時,馬湘蘭抱病,但是她挑選了年輕美貌的歌姬二十餘人趕到姑蘇,為王稚登舉辦了隆重的祝壽宴會。

宴會上,她重亮歌喉,為痴戀了三十多年的王稚登高歌一曲,王稚登聽得老淚縱橫,看似感動。

然而,一邊是馬湘蘭三十多年痴心不改的深情,另一邊,在王稚登眼裡,馬湘蘭始終不過是一個低賤的青樓女子,煙花之地的花開再清雅,終究是煙花,所以,他拿她比夏姬。

這一次,馬湘蘭終於放下了,她不再明艷,不再婉轉,原來王稚登這麼多年,不願意娶自己,不是有多少苦衷和無奈,而是,自始至終,他一直都是高高在上地帶著道德優越感在輕視著她,一面享受著她的柔情和深意,一面又在心裡看不起她。

多麼痛的領悟。

回到金陵後,馬湘蘭逝於「幽蘭館」,走時,陪伴她的,只有一盆盆正在盛開的蘭花,這一年,她五十七歲。

道貌岸然的王稚登聽聞馬湘蘭的死訊後,居然也萬分悲痛,為她寫下輓詩:

歌舞當年第一流,

姓名贏得滿青樓,

多情未了身先死,

化作芙蓉也並頭。

這個,也算是名妓戀才子的一個福利吧,至少,死了之後,有才子寫輓詩。

可是,輓詩寫得再好,又有什麼用呢,馬湘蘭最想要的,是嫁給王稚登,做他名正言順的妻子或者妾室,不是輓詩。

人生相望不相守,砌成此憾無重數。

馬湘蘭,終究是帶著遺憾和抑鬱,也許還有已經成了習慣的,戒不掉的,對於王稚登的愛,永遠地離開了。

而王稚登,他根本就不值得馬湘蘭這樣深情、長情地愛戀。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做事最忌膽小,但必須有擔當
她是青樓名妓、亂世女傑,也是狀元夫人、公使夫人!賽金花傳奇
文在寅背後的兄弟情義、恩怨情仇,夠拍三部連續劇!
千古帝師張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方有不敗之身
秦始皇簡史:千古一帝是這樣煉成的!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顧橫波:出身青樓的一品誥命夫人,秦淮八艷里最受爭議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