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故事」春秋時期的戰爭:打仗都有那麼多好玩的規矩

「歷史故事」春秋時期的戰爭:打仗都有那麼多好玩的規矩

春秋時期的戰爭以車戰為主,按當時規定,每輛戰車有左中右三名甲士,他們都是貴族。左邊甲士主要持弓,負責射箭,稱車左;右方的甲士執戈或矛同敵擊刺,稱車右;中間的甲士稱御,佩劍一把,主要負責駕馭戰車。在當時,戰爭不是誰都可以參加的,能參加作戰首先就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平民和奴隸能參戰但沒有資格作戰,只能充當後勤保障工作,叫做「卒」。而戰鬥則是由貴族階層來完成,也就是「士」,所以叫「戰士」。直到春秋後期秦國首先確立了徵兵制,並鼓勵平民通過戰功來實現階級地位的突破,後來各諸侯國紛紛效仿平民階層才逐漸取代貴族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有生力量。

春秋時期的戰爭極其講究禮儀。戰前要先下戰書約戰,約個時間地點,戰書的用詞還要謙虛、恭敬。雙方對對方使者很客氣,要舉辦宴會迎接,宴會上一定有奏樂和賦詩,使者作為客人也會答謝。所以「不斬來使」是必須要遵守的規則。誰要違反這個規定,那麼就會被所有人鄙視。作戰時兩軍出動的戰車數量要對等,你出了10輛戰車,我要是出了20輛就會被天下人取笑。戰車必須一對一交戰,你的戰車只能跟你對面的對手打,不能和其他敵軍戰車交鋒。在敵軍戰車沒有擺好,我方不得發動進攻。必須雙方的戰車都排列好了,雙發打好招呼「你好了沒有?」「好啦……」「我開始打啦~」「好的~~~」。戰爭結束如果戰敗一方選擇撤退,一般情況下不能追擊。追擊也可以,但只許追50步,要的是戰爭勝利,而不是趕盡殺絕。

一次晉國和鄭國發生戰爭,晉國將領韓厥追趕鄭國國君所乘的戰車,可能是戰馬受驚了,鄭國國君的戰車突然轉向,向韓厥這個方向跑過來,韓厥慌忙下車,脫下頭盔,站在一邊,畢恭畢敬地讓鄭國國君的戰車馳過。

公元前597年的晉國和楚國之間的邲之戰,戰前楚將許伯去向晉軍挑戰,單車去晉營,殺死敵人並抓了俘虜。往回走時楚將許伯只剩下一支箭了,晉國的鮑癸又從後追來。正好有一隻麋鹿出現在面前,樂伯一箭正射中麋背,然後下車捧著麋鹿獻給鮑癸。鮑癸接受了麋鹿,誇讚樂伯是一名君子,然後就停止了追擊,於是樂伯安然回歸。

邲之戰晉國被楚國打得大敗。在逃跑時,晉國的許多戰車陷入泥坑。楚國士兵不但不乘機追殺,反而還跑上前教晉軍如何抽去車前的橫木,讓戰車衝出陷坑。晉軍脫離困境後,還回頭調侃楚軍說:「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意思是,還是你們逃跑有經驗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春秋時期的戰爭,要守規矩不能亂打
二戰時期,最好用的衝鋒槍是哪一個?
為什麼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能達到幾十萬,而漢朝卻沒有?
春秋時期有禮儀的戰爭,戰國時期有彪悍的民風
紅樓時代的門客,為什麼沒有春秋戰國時期的本事大
二戰時期,這艘戰艦世界頂尖?但經歷了最重要的事情!
抗戰時期日軍吃的有多好
一件真正好的風衣,是能從一戰二戰時期使用到現在的
戰爭時期,這個所謂的戰時「督戰隊」真的存在
叛逆時期的你做過什麼奇葩的事情?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什麼要互換人質?這樣真的有用嗎
為何抗戰時期有那麼多漢奸?有的為活,有的為財,還有的為了權勢
有靠山就好?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個諸侯國的下場給了我們這樣的答案
抗戰時期,唐縣重要戰事,有沒有發生在你們村的?
古代羅馬時期的奴隸有多慘?不僅要幹活,還要做這件事!
這才是真實的抗日戰爭時期的日軍,絕不像神劇中的不堪一擊,真的專業!
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真的有那麼難對付嗎?原來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困難
夏商周時期,其打仗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呢?
二戰時期,打死一個日本兵真的有那麼容易嗎?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武器裝備都是哪來的?事實讓人有些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