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有一個節日,居然是為了紀念該國一任來自中國的國王
這個國家有一個節日,居然是為了紀念該國一任來自中國的國王
後來的暹羅(泰國古稱)國王鄭信祖籍中國廣東澄海縣,父親鄭鏞是個破產農民。雍正年間,鄭鏞移居暹羅販賣水果,後娶暹羅女子為妻。父親去世後,鄭信被從小被暹羅國封建王朝大城王朝的財政大臣收為義子,接受良好的文武教育,膽識非凡,很早便躋身於暹羅貴族階層。1767年,緬甸軍進攻暹羅首都大城,已成為達府(泰國西部的府)太守的鄭信率兵進京勤王。不料,緬甸軍很快攻陷了暹羅首都,大城王朝覆滅,鄭信只好帶領殘兵突出重圍,一路南下,攻佔了一個華商雲集的東南海濱城市。很快,戰勝了大城王朝的緬甸軍主力被調回國抗清,僅留下少數軍隊駐守暹羅。群龍無首加上駐守的士兵較少,因此暹羅大部分地區無人管理,全國陷入混亂,在緬軍未佔地區相繼出現多個割據政權。在戰爭的摧殘下,暹羅糧食短缺,物價飛漲,哀鴻遍野。頗有經商頭腦的鄭信委託華人海商集團從事貿易,獲取巨額利潤,用高於市價數倍的價格購買糧食賑濟災民,各國商人聽聞來此地售糧可賺大錢,紛紛把糧食運到暹羅兜售,既解決了糧食短缺問題,也能逐漸平抑物價。各處難民獲悉鄭信所轄之地開倉放糧,於是紛紛趕來乞食,鄭信把他們組織起來從軍、種田、做工,有力地解決了人力資源短缺問題。
這個國家有一個節日,居然是為了紀念該國一任來自中國的國王
憑藉著雄厚的財力和軍事實力,鄭信首先統一了東南沿海地區,之後收復首都大城。因為大城破敗已極,鄭信遷都到吞武里,再逐步吞併多個割據政權,使得暹羅重歸統一,建立了吞武里王朝,成為了暹羅國王。在位15年間,他多次打退緬甸的大規模入侵,還曾派人向清朝朝貢。因為從緬甸統治下復國有功,他被譽為泰國歷史上第4位大帝,被尊為18世紀泰國的華裔民族英雄。但鄭信在暹羅的社會根基太淺,多少有點「暴發」的意味,正因如此,他比較多疑,與很多貴族、僧侶關係緊張。鄭信企圖完全控制佛教,要求僧侶們尊自己為佛陀,不從者施以酷刑,因此深深開罪了宗教界。除此外,鄭信驅逐緬軍後,對外戰爭太過頻繁,而疏於鞏固政權和經濟建設,這為他的政權埋下了隱患。1782年,鄭信命大將昭披耶·卻克里領大軍與安南決一雌雄。不料在大軍出征期間,大城出現了叛亂。當年大城被緬軍攻陷,城中有些居民把財物埋藏在地下,後來財物的主人不是死於戰火,便是不知所終。暹羅復國後,挖寶藏成了熱門職業,大城太守以抽成方式把挖寶的壟斷權授予一位官員,但此官員名聲很壞。因此當地豪強公然叛亂,大城太守只好逃到吞武里求救。鄭信立即派大將披耶訕率京城衛戍部隊前往征討,卻沒想到披耶訕與豪強合兵一處反戈回擊吞武里。此時,鄭信的手中只剩下王宮衛隊,自然難以抵擋,便與披耶訕協商,願意退位,並在皇寺剃度出家。接著,披耶訕向在前線的卻克里發出邀請,請他回來接管吞武里。於是,卻克里與安南簽署和平協議,把主管大軍後勤的鄭信之子抓起來,迅速班師回國。卻克里回到吞武里的第二天,鄭信和他的子孫均被處死。
這個國家有一個節日,居然是為了紀念該國一任來自中國的國王
按暹羅傳統,鄭信貴為國王,人神合一,因此一般人不能觸碰其身體,所以鄭信是被裝入天鵝絨口袋,遭檀香木棍擊斃的。但泰國人民仍然感念鄭信為其作出的貢獻,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特地建立了鄭王廟,並將鄭王登基之日12月28日定為「鄭王節」,全國放假,泰王親率官員憑弔鄭王,十分隆重。
※為什麼都怕中國人?這個國人去了外國,建一國,救一國,當上國王
※兩任丈夫,一個法國國王,一個英國國王,而她的身世背景更不簡單
※此國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創始人卻是中國人,如今國王每年都來中國祭拜
※這個國家有一個奇怪的規矩,國王的名字必須是中國名
※兩任國王流亡美國,堅持此國非法侵佔,現在地圖沒有這個國家
※世界上唯一一個規定耶穌是國王的國家
※中國賜給此國一國名,國王說:清朝已經不是中國了,我們才是中國
※這個小國被滅半個世紀了,但國王依舊健在,還在號召百姓恢復祖國
※看看這個國家美食的魅力-有一任國王是撐死的
※唯一沒有和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國王富可敵國,每年選納一名妃子
※他是梁山上混的最好的,去一個國家當了國王,至今此國依然還存在
※唯一沒跟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國王主宰一切,每年要新娶一個妃子
※世界一國,國王不是中國人,但必須有中國的姓氏和名字才能上任!
※泰國歷經四個王朝,其中有一個朝代國王竟是中國人
※法國最後一個國王是誰?
※國王是一個礦工,此國沒有一個中國人居住,2014年才建國
※妻子是國王,丈夫也是國王,最終兩國合併成一個,知道這是哪個國家嗎?
※這個國家有七個王室,最強大的國王才能當總統,一半人口是印度人
※這才是世界上最小國家,出國只需幾秒,國王大臣國民同一人
※這個國王,擁有財產是該國GDP的五倍,但卻一直被人們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