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最簡便的修為(薦讀)

最簡便的修為(薦讀)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而今當書籍唾手可得,怎堪比專註的悅讀盛宴?



我們現代人讀書真是幸福。古者,「著於竹帛謂之書」,竹就是竹簡,帛就是縑素。書是希罕而珍貴的東西。一個人若能垂於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用韌皮貫聯竹簡,翻來翻去以至於韌皮都斷了,那時候讀書多麼吃力!







後來有了紙,有了毛筆,書的製作比較方便,但在印刷之術未行以前,書的流傳完全是靠抄寫。我們看看唐人寫經,以及許多古書的鈔本,可以知道一本書得來非易。自從有了印刷術,刻版、活字、石印、影印,乃至於顯微膠片,讀書的方便無以復加。





價廉未必貨色差,暢銷未必內容好。書的價值在於其內容精到。



物以稀為貴。但是書究竟不是普通的貨物。書是人類的智慧的結晶,經驗的寶藏,所以儘管如今滿坑滿谷的都是書,書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價廉未必貨色差,暢銷未必內容好。書的價值在於其內容的精到。






宋太宗每天讀《太平御覽》等書二卷,漏了一天則以後追補,他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這是「開卷有益」一語之由來。


《太平御覽》採集群書一千六百餘種,分為五十五門,歷代典籍盡萃於是,宋太宗日理萬機之暇日覽兩卷,當然可以說是「開卷有益」。如今我們的書太多了,縱不說粗製濫造,至少是種類繁多,接觸的方面甚廣。我們讀書要有抉擇,否則不但無益而且浪費時間。






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







那麼讀什麼書呢?這就要看各人的興趣和需要。在學校里,如果能在教師里遇到一兩位有學問的,那是最幸運的事,他能適當指點我們讀書的門徑。離開學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


有一個原則也許是值得考慮的:作為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有些部書是非讀不可的。這與行業無關。理工科的、財經界的、文法門的,都需要讀一些蔚成中國文化傳統的書。



經書當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書也一樣的重要。盲目地讀經不可以提倡,意義模糊的所謂「國學」亦不能饜現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書是我們應該以現代眼光去了解的。






何以不讀書,照鏡便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黃山谷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細味其言,覺得似有道理。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人,確實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關係安在?何以不讀書便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我想也許是因為讀書等於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書立說必定是一時才俊,與古人游不知不覺受其熏染,終乃收改變氣質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廣,臉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氣,無以名之,名之曰書卷氣。同時在談吐上也自然高遠不俗。



反過來說,人不讀書,則所為何事,大概是陷身於世網塵勞,困厄於名韁利鎖,五燒六蔽,苦惱煩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語言有味?






最簡便的修養方法,還是讀書。







當然,改變氣質不一定要靠讀書。例如,藝術家就另有一種修為。以我們一般人而言,最簡便的修養方法還是讀書。



書,本身就有情趣,可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書,立在架上,放在案頭,擺在枕邊,無往而不宜。好的版本尤其可喜。我對線裝書有一分偏愛。可惜現在線裝書很少見了,就像穿長袍的人一樣的稀罕。








梁實秋 ,原名梁治華,字實秋,1903年1月6日出生於北京,浙江杭縣(今杭州)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覺敏 的精彩文章:

有種失敗叫瞎忙
十幾萬換精靈,你願意嗎?
20萬張艷照濃縮成九分鐘,這才是中國!
時隔200多天,中國的天空之鏡重新開放,這裡被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最適合在書房靜聽的10首經典曲子(馬上收藏!)

TAG:覺敏 |

您可能感興趣

「薦讀」梁實秋:最簡便的修養是讀書
悟!(薦讀)
素心的緣(薦讀)
讀書養才氣(好文薦讀)
厚道的力量(薦讀!)
把時光過清亮(薦讀)
【薦讀】平和的你,才最美麗
中秋:致我最愛的人!(薦讀)
薦讀|卸下你的累(寫的真好)
【薦讀】人生之尺(深度好文)
穩定的情緒(好文薦讀)
【薦讀】蔣勛:為什麼要讀詩?
薦讀 《未來簡史》
如何與子女溝通更有效?(薦讀、好文)
這輩子,啥最好?(薦讀)
薦讀丨人情薄如紙(精闢)!
薦讀:厚道的力量(深度好文)
樸素之美(好文薦讀)
理解(好文薦讀)
「薦讀」妙言!(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