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孩子要「贏在射精前」?這部TVB紀錄片道盡了如今升學有多殘酷

孩子要「贏在射精前」?這部TVB紀錄片道盡了如今升學有多殘酷


家長被逼成了為了資源東搶西搶的「瘋子」和「殭屍」,也有人想保持清醒,可社會咬了你一口,你就很難遺世獨立,誰也擔不起那個讓孩子成為異類的責任。


作者:賈小凡


微信公號:Vista看天下(ID: vistaweek)


全文3657字,讀完大約6分鐘





從周末開始,一股環繞在中產頭上很久的焦慮又集中爆發了——

現在的小孩真苦,可家長比孩子更苦。




事情的起因,是

上海民辦小學面談日

被泄露出來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考題。知道小學生現在都得拼簡歷了,可是焦急等待的家長萬萬沒想到還有一份考題是準備給自己的——




網傳某民辦小學在面談孩子過程中,給家長做的調查問卷






都是這種和

小學奧數、名企校招筆試、公務員行測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考題,其餘的不再一一貼過來,大家可自行腦補。




一臉懵逼的家長千算萬算沒算到孩子的入學之路可能要砸在自己這兒了:孩兒呀,爸媽對不起你啊,當年就是因為這個沒考上公務員,現在還得拖你後腿……




引起更大爭議的還有調查問卷的

「查三代」

部分:學校挑學生已經不止看爸媽學歷了,現在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文化水平都得納入考量了嗎?






甚至還有家長在微信群爆料稱,某學校連家長的體型都要看,太胖的不行,說明自我管理能力差。




網上引起爭議後,當事學校很快發表聲明解釋,這些所謂的考題和調查只是讓家長等待時解悶兒用,同時收集大量案例以應用到教學實驗中,和孩子入不入學不掛鉤。上海教委也迅速責令下屬教育局調查,並就查實情況要求相關學校立即整改。



儘管如此,當事爸媽和圍觀人群受到的震動還是難以消除。

在無奈和自嘲中,網路上有這麼一張圖火了——

在上海,買房子養孩子這兩件事你要是做了,那人生基本和瀟洒倆字說拜拜了。







可不嘛,

自知和公立小學掛鉤的學區房買不起,可是沒想到民辦小學的競爭比砸錢還複雜多了。燒不完的錢,操不完的心,和自己無法掌控的出身因素,都成了中產家庭身上的一道又一道枷鎖。



不過上面這張喪圖的出處背景,可比上周末的上海瘋狂多了——




一部名為《沒有起跑線?》的紀錄片,講述了一個娃娃從子宮裡就開始競爭的香港。







如果說內地的大城市們只是讓我們看到素質教育開始成為孩子身上新的枷鎖,那紀錄片中的香港則更像是一個可見的未來。




香港的幼升小之瘋狂,一方面在家長對自己小朋友幼兒園學業的步步緊逼上。




紀錄片中,香港藝人體驗了一天幼兒園小朋友的生活,在車上吃飯的時間也要被「媽媽」用來考英文——






為了保證孩子能每天讀六小時書,孩子甚至

一天要上兩個幼兒園

,把其他幼兒園下午用來玩的時間也利用起來學知識。時間如此匆忙,孩子中間只好在公廁換校服。




而媽媽也說,在香港這種上兩個幼兒園的情況真的很常見。







但重頭戲,在那些打著「興趣」名號的課外班上。





在香港小朋友的生活里,單純玩樂的時間少之又少,看似課餘生活里學樂器、學游泳、學舞蹈、學武術豐富得不行,但其實都有同一個目的——




才藝多,獲獎多,你的簡歷才好看,才更容易獲得名校的青睞。







而且學才藝,一要拼學得比別人多——







二要拼學得比別人好——







甚至還得挖空心思獨闢蹊徑了。比如學樂器這件事,人人都在學,鋼琴和小提琴都成了大街貨,那家長就會讓孩子去學些不那麼常見的樂器,好在演奏比賽上表現更突出。







再比如因為大家都知道IT行業吃香,所以很小的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孩子都已經開始學編程了。




連體驗幼兒園生活的藝人都驚呆了:這是我大學才學的東西,他們五歲就要學,那大學裡還學什麼啊?







競爭關係還會滋生出一些勾心鬥角。明明大家都知道誰都在學這學那,但又生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裡學,因為擔心分享了好資源就會被別人超過。







更瘋狂的是,孩子之間的競爭可能從還沒出生就已經開始了。




比如片中這位懷著二胎的媽媽,曾經對這些培訓啊課外班啊的不以為意,可是當大兒子進入幼兒園屢戰屢敗時才發現,自己讓兒子落後別人太多了。







這還只是進入幼兒園而已啊。可是要怎麼讓孩子長成更受幼兒園青睞的活潑聰明、愛表現的樣子呢?那就只能從胎教做起了,也就是所謂的

「贏在子宮裡」





其實胎教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新鮮的是,一個孩子能不能進入某個學校,甚至可能在娘胎里就能被決定。




據這位媽媽講,有些特別出名、競爭特別激烈的學校一年只收十個孩子,而且還得是一月出生,因此為了讓孩子上這些學校,連什麼時候受孕、保證一月出生都得提前規劃好。




這時候也別管什麼贏在起跑線了,真真是

「贏在射精前」

。這也是家長們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總之,孩子間白熱化的競爭是香港默認的遊戲環境,香港父母都遵守著這樣的遊戲規則,那多年來被執念著的「起跑線」也被逼得越來越提前。







那為了一個好看的簡歷而不得不多才多藝的孩子們又怎麼想呢?




在這種「做什麼事都是為了出人頭地」的灌輸下,甚至有的小孩子自己很早就懂了「不進則退」的道理。




比如片中這個很優秀的小女孩Tessa,不僅成績優異,還會樂器、會舞劍、會滑冰,甚至在美國夏令營的千人選拔中進過五十強……可以說是十八般才藝全能了,可是她說自己會給自己壓力,因為別人都在努力學習,自己不進步就是退步。







慚愧啊,這點道理小編上了高中都還不願意聽班主任訓呢。




更合常理一點的情況是,很多孩子並不快樂。他們可能年紀小到不能明白自己對這件事有沒有興趣,也不理解為什麼要去學這些東西。






而無處不在的競爭壓力也會帶來更多的負面情緒。片中拍到的這麼一個只是背景的小男孩很讓人心疼:彈鋼琴的他在比賽中失手了,下台後他情緒低落地哭了起來,而旁邊的媽媽看了他一眼後,只是失望地搖搖頭。







調查數據也顯示,2016年香港兒童的快樂指數和8年前相比,是有滑坡式下降的。







那有沒有人關心這些孩子的不快樂呢?有。

就像內地一直不斷的「減負」呼聲,香港也有教育專家和各種關愛兒童的機構會呼籲還孩子一個自由成長的童年。




比如片中一位教育專家就反駁了被奉為教育信條的「贏在起跑線」:





「不是每個孩子的個性都適合一開始就出盡全力去跑,就像跑馬的理論,每隻馬的特性都不一樣,有的馬的特性是在開始時領頭,但是有的馬留待後面發力,開始時守在後面,去到直路才衝出來。

如果它的個性是留後,初時催它去跑,跑到一半就潰敗,贏在起跑線的一刻,未必贏在終點線。




一些公益機構也會舉辦那些號召家長把遊戲時間還給孩子的活動,讓大家歡歡喜喜地喊出這些承諾。







其實家長也未必就那麼鐵石心腸、完全不懂孩子的苦和累,可問題就在這裡:




大環境如此,誰敢輕易急流勇退?




所謂的大環境,指的是社會默認的那個成功標準,和你要如何達到成功的通道。

這一代父母眼中,孩子通往成功的路徑就是稀缺的高質量教育資源,一步一步往回倒推,必然會得到一個「必須搶灘登陸」的結論。




一切的瘋狂和焦慮,都不過指向一個讓孩子上好學校的目的。內地大城市瘋狂的學區房和已經成了潛規則的課外補習班,也同樣是教育資源需求和供應嚴重不對等的產物。




而這對「搶」的執念,大概還是和幾代人的價值觀有關。




他們見證了曾經社會資源和階級的流動,「拼搏改變命運」的價值觀根深蒂固,因此相信努力終究是有道理的,資源的稀少更加重了「主動爭取」的分量。




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大城市,早早地把孩子扔到人生跑道上,都是一樣的心態。




甚至當掌握著資源的人(學校)告訴家長,我們不看那些可以通過努力培訓出來的東西——







家長還是會將信將疑,還是會心甘情願地成為巨大的教育產業鏈上的一份子,因為他們只是想在學區派位的無可更改的「命運」面前,換一條努力能說了算的路試試,去為孩子搶一張公平遊戲的入場券。




既然大家都是同一根繩上的螞蚱,都默認同樣的遊戲規則,那想方設法要爬得比別的螞蚱更快更好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這種邏輯,也在家庭教育的分歧中佔了上風。

別人都在做的事,你敢讓孩子特立獨行嗎?別人上五個興趣班,你敢讓孩子一個都不上嗎?








你覺得孩子這麼小就念書好可憐,那等他比不過別人、沒學上沒書讀的時候,是不是更可憐?







你覺得社會上都是在矇騙家長不停花錢,可是一句「這錢不花,孩子輸了誰負責」就能讓人乖乖閉嘴。







跟隨社會趨勢,終歸是一個更安全的做法。




有意思的是,家庭中提倡不要逼孩子那麼緊的往往是爸爸。香港有很多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爸爸經常是下班回來唱唱白臉的那一個,真正目睹了幼升小有多殘酷、競爭有多激烈的,是一直負責教育孩子的媽媽。




恰恰是媽媽看得越多,越深陷這種無解的瘋狂中不能自拔——

這個社會需要的人都是在這樣的機制中培養出來的,如果大家都不玩了,誰不樂意鬆口氣呢?可是當大家都遵守著這樣的遊戲規則,又有誰敢抽身?







當社會的教育體制已經是一個不容侵犯的體系,那你只能身不由己地走著被鋪設好的路。在香港,這條路可能是你在學校學不好中文字,學校會推薦你去找特定課外班的潛規則;在北京,這條路可能是你必須要報了三大課外班巨頭的課才有資格參加某些頂尖中學測試的潛規則。




就像這位爸爸比喻的,家長被逼成了為了資源東搶西搶的「瘋子」和「殭屍」,也有人想保持清醒,可社會咬了你一口,你就很難遺世獨立,誰也擔不起那個讓孩子成為異類的責任。







瘋狂的表象之後,家長知其病態卻不得已為之的心態更值得人深思。




但最無奈的是,家長的本意是想讓孩子佔據好資源、人生走得更輕鬆,可是卻陷入了一開始就枷鎖加身、越走越累的悖論。




今天尚且年輕的旁觀者以憐憫、不解甚至獵奇的眼光去看他們,但誰又能保證自己在這個大環境中做了父母后,不會一樣別無選擇地陷入死循環?




只要遊戲規則還在那裡,也許每個人都難免會做一個乖順的玩家。



評論功能已開通!


點擊文末「寫留言」,即可參與評論



【版權歸作者所有,華哥編輯】



歡迎添加華哥微信(zglgag168)


歡迎分享



點擊下面標題,可查看更多文章


最糟糕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往死里逼


宋氏三姐妹的媽,才是中國最強「辣媽」!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

回復關鍵詞【

984

】,送你一篇特別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國護士在日本旅遊時的一個小舉動,竟讓日本網友驚呼"謝謝中國爸爸"?!
伊萬卡·特朗普:美國女人恨她入骨,中國人卻當她是女神

TAG:世界華人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學齡前,多鍛煉孩子的這幾種能力,讓他輕鬆贏在起跑線上
「贏在子宮裡」?TVB紀錄片揭秘,香港幼升小有多拼!
未來十年,數學好的孩子贏在哪裡?
活得漂亮的女人,都贏在了這兩點,你有嗎?
3歲前,寶寶有這些「毛病」,那恭喜啦!孩子已經贏在了起跑線
「起跑線是什麼,我讓寶寶贏在娘胎里」,現在孩子壓力究竟有多大
大S真的不是贏在誇老公,你千萬別忘了這一點!
最熱門品牌榜單,藍血品牌只有兩個上榜,GUCCI登頂贏在哪?
那些數學好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皇馬是輸在了現在,還是贏在了未來
這幾月出生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一生前途無限,大有出息!
十一出遊,這幾款包包是你的「加分神器」,讓你贏在起跑線上!
贏在起跑線算什麼?現在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做對這一點,孩子才能贏在起跑線
新人怕進健身房?學會這幾點,讓你贏在起跑線
瘋狂幼升小:「贏在子宮裡」的孩子,一定能贏在未來嗎?
本以為超前學習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可孩子上二年級我就後悔了!
人生是看一輩子,不是贏在十八歲就好
只要做好這4點,孩子的語言啟蒙也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有這3種表現,恭喜你,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長大後智商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