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驥才、賈平凹談作家鶴坪:他身上有股子民間的味道

馮驥才、賈平凹談作家鶴坪:他身上有股子民間的味道



馮驥才、賈平凹談作家鶴坪:他身上有股子民間的味道


奇人奇書



賈平凹說:「我一直認為,在這個城裡,最能熟知西安的,尤其老西安,沒有誰勝過鶴坪,他的才華確實在萬人之上。」


《俗門俗事》精選了鶴坪的十來篇短篇小說,小說都是寫老西安的人和事。有莊戶人、拾娃婆、媒婆、寡婦、手藝人、刀客、神醫、王傻子、站門漢、奶媽子等等鮮活的人物。馮驥才和賈平凹都給這本書做了序。作者還為書配上了他的水墨人物插圖。

我相信鶴坪的兩隻腳是踏入民間的。因為他書里書外的這些「老東西」,不假不虛,全都靠得住。



馮驥才、賈平凹談作家鶴坪:他身上有股子民間的味道


馮驥才



鶴坪筆下的老東西


馮驥才 | 文


鶴坪我見過三次。我從未造訪過西安,故而都是他來瞧我。在我每天往來匆匆的客人中,鶴坪卻讓我記得清清楚楚。


他個子小,瘦硬爽健,說話熱氣撲人。年歲不大,人挺老到,卻不精熟。還有幾分俠義勁兒,倒是對我的胃口。他每次來,總帶點老東西。好像老東西是陝西的土特產。一個黑黑的陶罐,一件木人,一塊瓦;雖然都是半殘,帶泥帶土,但年代足夠,絕非當今各地古董市場上那些鋪天蓋地的假貨。由此我看出他有挺不錯的眼力,能識別出這些東西是真是假,憑的又絕不只是眼睛。我最怕人家把假古董當做寶貝硬送給我。但鶴坪捎來的這些老東西,卻一直擺在桌上。


這些老東西有股子味道:歷史的味道、民間的味道、陝西的味道,似乎還有點鶴坪的味道。這次鶴坪來天津,把他的《俗門俗事》書稿給我,請我寫序。我看過便笑了。原來他寫在紙上的也是這些西安的老東西!肯定他認為我一準識貨。


鶴坪寫得蠻好。雖然是虛構的小說,但所使用的材料卻是真材實料。我不懂得老西安的生活與民俗,我是從細節和語言的獨特性來考察這些生活材料的真實性和可信性的。


馮驥才、賈平凹談作家鶴坪:他身上有股子民間的味道



有兩種小說:一種小說故事是真的,但材料是造的,就像當今旅遊化的「名人故居」——房子是真的,裡邊的東西全是假的;還有一種小說,故事是虛構的,但裡邊的材料全是硬邦邦的,真格的。這便可以借屍還魂,硬叫畫上人走下來。


可是材料若要地道,並非易事。作家的功夫一半是在手裡邊的材料上。作家手裡的材料不同於泥瓦匠手裡的「沙子灰兒」,這些材料都是作家使用非凡的眼力從生活里「瞧」出來的。也許這就是鶴坪這本《俗門俗事》的價值了。提到價值,還有一層,便是文化的價值。


如今中國人也許還沒弄明白,幾千年來,只有當下的生活才稱得上「巨變」。連「文革」之變,也變不過今天,其原因便是農耕文明的瓦解。於是在這昔日文明框架里有形與無形的一切,都在迅疾變化。留之不得,挽之不住,失之無痕,去不再來。


於是,作家要乾的一件事,便是將昨日的形態記錄下來。當代作家也許是農耕文明最後一代的經歷者。我輩不去做,後者做不得。就像本書中的老城、老宅、老人首、老手藝,鶴坪不寫,誰人能知?因故,鶴坪的文學創作便有了一層記錄文化的意義,在這層意義上,這本《俗門俗事》比起他的那部長篇小說《大窯門》則是十分自覺的。此亦可稱作「文化的自覺」。


於是,鶴坪這本書自然就超越了市場上那些「民間傳奇」。民間的事物和人物充滿著神奇的魅力。但這種神奇的魅力不是在鬼狐、巫術、野合與秘方里,而是在實在又鮮活的民俗生活之中——包括這些老人首的「門道」里。那就要看作家有沒有把雙腳真的踏進民間,有沒有真切的民間情感。我相信鶴坪的兩隻腳是踏入民間的。因為他書里書外的這些「老東西」,不假不虛,全都靠得住。


鶴坪的文學創作,不僅僅只屬於陝西,應該說他是行走無羈的。


本文發表於《文藝報》2017年5月12日8版


他首先是以一個普通市民的角色為生存而奮鬥著,然後方是小說家從事自己的事業。所以,他的小說有真正的人的東西在裡邊,有生活的原汁原湯。


馮驥才、賈平凹談作家鶴坪:他身上有股子民間的味道


賈平凹



鶴坪和關於西安的寫作


賈平凹 | 文


鶴坪的文章看得多,在西安的報紙上幾乎隔三差五就能見到他的文章。西安人慶幸鶴坪的出現,我慶幸他的成功。


鶴坪是西安的老戶,曾經和我住在一條叫大車家的巷裡。那時候的冬天比現在冷,他時常攜著他的詩稿來我家給我念,一口純正的西安話,激情充沛。我為他的才華叫好,卻不明白他為什麼那麼怕冷,耳朵上要戴毛線織的耳套,手上是一雙手套,但十個指頭卻裸露著,是那個年代勞動人民特有的手套。大車家巷裡有一位身體殘疾的小兒科醫生,醫術不錯,我常領孩子去術治,不止一次見到鶴坪在巷中與賣甑糕的吹糖人的人閑聊,或者用自製的安有鐵輪的小木板去拉水,響聲刺耳,水滴淋淋,甚至見他在那全巷唯一的公廁排隊等候出恭時與人爭執「閑人」一詞產生的淵源。後來,我搬出了那條巷子,與鶴坪見面的機會少了,似乎很多年月未在報刊上讀到他的詩作,聽說去下海了,聽說去了雲南去了四川,聽說做書商沒有發財開飯館沒有賺錢又窩在家裡寫小說了。終是在一個午後,他突然在敲我家的門,胳膊下夾著一部書稿讓我讀的。我已經很惋惜他停止了寫詩,但我也知道他的秉性里有「散人」的質地,浪蕩了這麼多年,還真能寫什麼小說?待他走後,我讀那部書稿,這就是《大窯門》,竟使我讀得很有興趣,立即推薦給北京的作家出版社。第一部小說的成功,給西安文壇一陣驚喜,也給了他莫大的激勵,小說寫作便一發不可收拾。現在,他是一名自在的職業寫作家,大車家巷的民居業已改造,誰也不知道他搬遷哪兒去住了,又在什麼地方煙騰霧罩地作他的小說,但許多朋友都在說他們在某街某巷看到過鶴坪了,瘦瘦小小,撲兮邋遢,一肩低一肩高,跳躍著步子在城裡遊走。我笑了,這是鶴坪最悠閑的生活狀態和最自在的文人狀態,他無所不能地熟知著這個城市,認識著這個城市,或許正在孕育著關於這個城市的又一個故事。



馮驥才、賈平凹談作家鶴坪:他身上有股子民間的味道



相對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西安在文學上是特點遜色的城市,多少年裡,我們一直在鼓吹為這個城市寫作,寫出這個城市的特色,但都因種種原因未能達到預期效果。鶴坪的出現,是一道亮色。他的根在這座城市,幾十年來自己又在這個城裡沉沉浮浮,飽嘗了下層社會的艱難困苦,他首先是以一個普通市民的角色為生存而奮鬥著,然後方是小說家從事自己的事業。所以,他的小說有真正的人的東西在裡邊,有生活的原汁原湯,或許,他的敘述語言對於外省讀者有一定的閱讀障礙,而西安市人讀起來卻受活不已。依我的觀點,也同意他以後在語言上做一些篩選和提煉,卻更希望在時下讓他盡最大的力量發揮西安土語的特點,先用加法,後用減法,保持渾厚和鮮活,以求往後的大的氣象。

描寫出了一個地方,抑或一個城市的味道,這並不等於作品的價值走向,而在於為了獲得這種味道所摹寫的瑣瑣碎碎的生活能傳達出一種詩意,使整個作品能升騰起來。鶴坪在《大窯門》里,我們可以嫌其不足,但到了這本《俗門俗事》,既有現實,更有精神,令我們感到欣喜,而使文壇關注了他,對他寄予大的希望。


與鶴坪已經相識了數十年,知道他是一個優點和缺點都十分突出的詩人和作家,他十足聰明,悟性極高,但往往乏於忍耐,反覆無常。我是多麼願意看到他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使更大的作品出現。西安需要他,文壇需要他。


本文發表於《文藝報》2017年5月12日8版



馮驥才、賈平凹談作家鶴坪:他身上有股子民間的味道



俗浮世事 浮沉浪事 油鹽瑣事 巧媳婦


鶴坪 | 文


老西安有很多牌坊,其中有一座牌坊是為一個巧媳婦建造的。這個牌坊在東關雞市拐,毀於「文革」。過去西安城幾乎每街每巷都有巧媳婦,所以,每街每巷也都有關於巧媳婦的傳說。


關於巧媳婦和巧媳婦牌樓的事情,城裡已經沒有人講得清楚。這裡,我講一則城裡傳播很廣的巧媳婦的傳說,聊博諸君一樂。


這個巧媳婦娘家姓王,長安皇良村人,光緒二十八年讓一掛「二人抬」小轎,抬進了東城索羅巷趙家。阿公叫趙九,又喜歡喝酒。巧媳婦很孝順婆家二老,又懂得些老禮,她從來不說「九」,甚至連與九同音的字她都不說。

趙家是城東的大戶,阿公趙九結交著兩個扒肝扒肺的朋友,一個姓張,一個姓李,三位老人常邊喝酒邊聊家常。老西安的老人們坐到一起,有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這就是「誇媳婦」。趙九對兩個朋友說:「我家兒媳婦不但模樣俊,人還特別機靈,她從來沒有說過一個『九』字。」兩位朋友不信,說趙九吹牛。


張老漢說:「我不信,哪兒有從來不說『九』的。我明兒把她試一下。」


趙九說:「能成,你試。」


第二天,張老漢買了三斤韭菜,李老漢打了二斤燒酒,先後腳地進了趙九的院門。


「趙九在家么?」巧媳婦一見,趕緊把兩位老人讓進了門,一邊給兩位老者倒茶續水,一邊說:「俺爸看女去了,不一時就回來了。你二老請坐,我去給二位老人做蒜蘸面。」


張老漢和李老漢說:「不坐了,告訴你阿公,我叫張九,他叫李九,請你阿公九月初九去喝酒!」說完,二位老漢說笑著出了趙九的院門。二位老漢走不多遠,迎面碰到了往家走的趙九,二人便把剛才的話對趙九說了一遍。趙九帶著張老漢和李老漢來到了自家門口,安排兩位老漢在影壁後邊聽著。


趙九大搖大擺進了院門,巧媳婦說:「爸,剛才有兩位老人來找你。」


趙九問:「他們姓啥?叫啥?找我幹啥?」巧媳婦說:「一個叫張三三,一個叫李四五,一個給你送了兩斤『杯中物』,一個給你送了三斤『佛開口』,讓我給你說,到了重陽節,請你去會友。」


張老漢和李老漢躲在影壁後面聽,直咂舌頭。九月的韭菜最好吃,所以,老西安有「九月韭佛開口」的口諺。


——節選自鶴坪《俗門俗事》


《文藝報》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主辦,每周一、三、五出版。創辦於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風采,縱覽文學藝術新潮,讓世界了解中國文藝界的主要窗口之一。文藝報1949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報 的精彩文章:

TAG:文藝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