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自從清中期鄧石如開創了「印從書出」,後世篆刻家幾乎無一例外地將他們篆刻創作的眼光從古璽漢印移到了廣闊的印外世界,「印外求印」使中國篆刻迎來了繁花似錦的晚清和民國時期,這個時期,是中國文人篆刻大興起的時期,它與秦漢時期中國古代印章的繁榮「雙峰並峙」,這個時期的名家印成為後世篆刻學習者取法的重要對象。在這個歷史時期出了像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齊白石這些傑出的文人篆刻家,如果研究他們篆刻創作的文字取法對象,我們會發現:這些篆刻名家在「印外求印」的大旗之下,無一例外地向秦權、量,詔版文字取法,其中突出取法秦權量、詔版的趙之謙是從「一心開闢道路,打開新局」出發,並由此「為六百年來撫印家立一門戶」,而黃士陵則因為取法秦權量詔版與兩漢吉金文字,成為近世集大成的傑出印家,這是為什麼呢?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趙之謙刻「竟山所得金石」及其邊款)

趙之謙「竟山所得金石」一印的邊款里寫到「撝叔丙寅年作,取法秦詔版」。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趙之謙刻「松江沈樹鏞考藏印記」及其邊款)

趙之謙在「松江沈樹鏞考藏印記」邊款里寫到「取法在秦詔漢燈之間,為六百年來撫印家立一門戶,……」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黃牧甫刻「季度」及其邊款)

黃牧甫在其「季度」邊款里寫到「秦權始皇詔字,……」

一、什麼是權、量、詔版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國家剛剛統一,全國各地的文字都不統一,大家交換文件、訂立契約、傳遞文書都成問題,於是秦政府讓李斯等人書寫制訂了標準的小篆體文字,所謂「書同文」,大家以後寫字都按這個標準來寫。這當然很重要,目前我們學習的《說文解字》中的文字,大都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定下來樣子的。但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是,政府和民眾在買賣貨物,分發糧食時,用來秤量重量和用來稱量體積的「衡器」標準不一,這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於是,秦政府頒布詔書,統一度、量、衡。

這些詔書是傳達到各級的法令,於是,刻在青銅上便於流轉、懸掛,詔書形狀如下: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秦詔版)

文字內容是這樣的:「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大致意思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天下,百姓安寧,立下皇帝稱號,於是下詔書於丞相隗狀、王綰,依法糾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確起來,統一起來」這些文字詔書下放是隨同權、量一起下發的,而統一過的「權」與「量」上也同樣刻上了相同的內容。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秦權拓片)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秦權實物,應為複製物)

權,其實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秤錘。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秦量拓片)

篆刻學習:秦權、量和詔版的意義

(秦量實物)

秦量實際就是用來裝糧食等器物的容器,像舀水的舀子。

權、量、詔版上都是相同的文字內容,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度量衡,就是靠這些器物和詔書文字得以實現的。

二、權、量、詔版上的文字對於篆刻的意義

既然是全國推行,那麼,權、量、詔版的數量當不在少數,其上刻畫的文字當然也得以長期保存下來。比如,「秦詔版」的收藏是意外發現的。1976年甘肅省鎮原縣縣農副公司收購門市部,由愛好文物的縣文化館幹部張明華髮現並交館收藏,當時以廢銅收購,價值只有0.80元。儘管這些國寶發現的並不容易,但總算是保存了下來,相比李斯寫的標準的小篆碑刻文字,則幸運得多。

相傳秦時李斯為丞相,進行了統一全國文字的工作,變大篆為小篆,結束了「文字異形」的狀況。李斯手書了秦代金石刻文,金刻有上述的權量詔版,石刻有嶧山、泰山、郎琊山、之罘、碣石、會稽六處刻石。權量詔版上的文字是自由體,主要是為了實用,寫法草率,筆劃方正,行款錯落。而石刻內容則比較官方,比較正式,是打算「流傳萬世」的,但是歷史給李斯和秦政府開了玩笑,這六塊刻石文字據鄧散木《篆刻學》所記,「今僅存泰山殘石兩片,《嶧山》刻石,掊於魏武,今僅有宋鄭文寶重刻南唐徐鉉摹本,碣石亦僅清孔昭孔雙勾木刻徐摹本,皆已神意兩失。」

我們知道,篆刻是基於篆書的,而篆書中最有代表和正統意味的就是小篆,也就是李斯的小篆,那麼,他的親筆當然值得作為最佳的學習範本,可是,他親筆寫出來的文字流傳下來的石刻基本沒有了,而刻金文字就是詔版、權、量。因此,它們就有了較高的篆刻和書法意義。

1、權、量、詔版文字因為是李斯的手寫體,字態高古,它能體現的是中國漢字特有的象形、指事造字法下的漢字本身之美。而漢字本身的這種美,正是書法篆刻所追求的最原始的美。

2、它又因為書寫材料不同於石刻文字,表現得筆劃峭利、字形方正,款式錯落,這正是篆刻藝術追求的稚氣、質樸之美所提倡的「金石氣」美學思想相通,為「印為求印」提供了更多的審美參照樣本。

基於以上兩條原因,學習篆刻,在學習古文字的過程中,小篆體系下的秦詔版、權、量文字,是《說文解字》與石刻泰山嶧山石刻之外的重要樣本,參以古璽印、秦印、與漢印及後世小篆體系下的文字,可使取法對象更為豐富,在藝術創造有更多素材和並因此得到更多的啟發。因此,作為一個篆刻學習者,絕不可錯過秦詔版、權、量文字的學習,好在,這些文字並不多。系統臨摹,很短時間即可牢記。

(【老李刻堂】之138,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篆刻人物:鄧石如——中國篆刻史的分界點
要學元朱文了,這三種屬性你知道嗎?
篆刻學習:該從吳讓之身上學點啥?
我蹚過地獄的熔岩,心中流淌著人間的溪流:《生死線》的幾個瞬間
篆刻刀法:細說切刀

TAG:談藝錄 |

您可能感興趣

篆刻學習:丁敬的意義
篆刻名人:朱簡的意義
張傳斌:書法與篆刻的魅力
篆刻|隋、唐、宋、金、元印章
篆刻學習:戰國古璽里的燕系朱文璽
篆刻學習:《吳讓之印譜自序》的價值
篆刻學習:《自序》的價值
篆刻學習:篆刻臨摹作業的新莽部分
印人傳:倡導篆刻要與文學結合的名家沈野與他的《印談》
真、草、隸、篆無所不能 篆刻、詩賦信手拈來之書法大家荊志新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秦和西漢都可以記點啥
李懷通、劉恆、夢石、任剛軍、謝顯澤、葉新彥篆刻藝術欣賞
譜石、任剛軍、李懷通、謝顯澤、葉新彥篆刻藝術
篆刻學習:關於一方印「線、邊、面」的處理
學習篆刻打基礎:不被篆刻人重視的隋唐宋元,印章界究竟發生什麼
篆刻學習:篆刻臨摹作業的西漢部分
篆刻作品欣賞:鼻祖文彭的篆刻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徐正濂:篆刻「主題」性的創作觀會導致個性風采的喪失
篆刻、書法、繪畫三藝精絕之吳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