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情緒差就狂吃,可能是父母的錯

情緒差就狂吃,可能是父母的錯

情緒差就狂吃,可能是父母的錯
credit: 銳景創意


仔細回想一下,當你還是個小孩子時,父母曾多少次為哄你開心而給你好吃的?對父母而言,這似乎是個哄孩子開心的簡單方式。不小心跌倒時,吃塊巧克力似乎就沒那麼疼了。簡而言之,用食物賄賂、獎勵、安撫孩子的行為非常普遍。


但不幸的是,英國及挪威的專家們發現,這種行為其實非常有害。他們追蹤研究了801名挪威兒童,分別在他們4歲、6歲、8歲、10歲時進行了調查。挪威科技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本研究的主要作者Silje Steinsbekk告訴大家:

情緒性餵養會引發情緒性進食,反之亦然。這很可能會導致惡性循環。我們發現,越容易難過的孩子最後越容易出現情緒性暴食,其父母也越容易以食物來安慰他們。

因此,在孩子難過時,用食物安慰他們或許能夠使他們在短時間內心情好轉,但這也會使他們將食物和悲傷聯繫起來。如果父母在你成長過程中用零食點心作為安撫方式,那麼長大後的你也會在傷心時吃東西。這個結論並不意外——如果兒童時期接受的教育是吃東西能夠使心情好轉,那麼長大後為什麼不繼續這麼做呢?


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食物既不應該作為安慰方式,也不應該作為懲罰方式。父母通常告訴孩子,他們應該享用有利於身體的食物,避免食用營養價值低的食品。如果父母在孩子做好事時允許他們盡情享用不利於身體的食物,將此作為一種獎勵方式的話,那麼這會給孩子傳達多種信息。他們或許也會開始將不健康食物和特定情緒聯繫在一起。


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表示,父母可以用以下獎勵方式代替食物獎勵:

外出遊玩(圖書館、動物園等)
新的美術用品或著色簿
鉛筆、貼紙等學校用品
特殊浴室玩具
全家一起聽孩子最愛聽的音樂
增加睡前閱讀時間
和朋友玩或過夜
陪孩子玩遊戲

本文譯自 metro,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Rebecca Rei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日本觀光:漁民叫床服務
3D列印仿生皮膚的重大突破
新型手術機器人能用兩分半鐘開顱
關於糖尿病的四個誤解

TAG:煎蛋 |

您可能感興趣

沒錯,父母就是偏心
這樣的「父母心」,不值得可憐!
攤上這樣「說走就走」的父母,「我可能不是親生的!」
你從父母那遺傳的不僅是樣貌,可能還有審美
那些說不能對孩子生氣的人,你們可能是「假」的父母!
這五種情況下,孩子將來不可能會孝順,父母要及時糾正
三歲之前,孩子有這些壞習慣可能更聰明,可惜很多被父母埋沒了
你身上遺傳的不是父母的肥胖,而是父母的不良生活習慣!你們覺得呢?
熊孩子沒有錯,錯的是他們的父母!
孩子再小,父母這些事情也不能做!
父母當心吧,如果想帶走你的孩子,真的不能再太過容易
父母這幾個育兒方式,可能會拉低孩子的情商,看看你是不是這樣的
「看看他父母關係如何,因為那很可能就是你們以後的生活。」
父母感情不好卻沒離婚,這樣環境下的孩子是什麼心態?
父母給孩子灌輸這3種思想,他長大後可能會活得很累,有你嗎?
孩子學習差,可能原因是這個!可惜99%的父母都不知道
被彩禮摧毀的愛情:我是愛你,但不能不管我父母
你熬的不是夜,是父母的擔驚受怕
我們都以為未來會成為開明的好父母,可是事情好像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容易
為了解脫,為了對父母報恩也好,自己苦行也好,走一些路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