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修道之人,常常尋師,迷時師渡,悟了自渡。尋師訪友自是修道者之常事。然自古修道者多,得道者寡,真道難悟,幾人能明?明師惜緣,擇善而授,豈能輕遇?明師難尋,非明人視亦不見。良機易得,非機緣求之不得。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明師難遇,貴在心眼。非明眼人遇亦如不遇。如何識得明師?明師未必是名師,名師未必是明師。明師者,明道之師。明道者,明心見性,處處通融。為師者,品高義重,心存慈悲。明師者,未必在高山寺院,道緣渡人,或在茶館,或在路上,或在牛背,或在夢中,或有指引,或是偶遇,高山寺院未必人人皆明。道體有高低,心明分深淺。是以,非大徹大悟之師,皆不是全明。明中有暗,暗中藏明。是以,不明之人見其人明則視為明師,或有時又見其師之暗處,又視師為不明之人。實不知明師亦有深淺之分。是故,師之所以明者,皆因汝處暗處。當汝澄明足以照耀師之暗處,則師將不復明。當師之光芒可以照耀汝的黑暗,引領汝走出黑暗,是時為汝之明師,未必為天下人之明師。當汝見師之暗處,師亦可為明師。因全明之師自古少有,故亦難以遇見。若遇全明之師,必是大機緣,自古大機緣難得。因汝不是有緣之人,或許一生也不得見全明之師。是以,尋師不必全明,足以照耀你前行即為明師。明師不必終始,一時修行一時師。大機緣者,專從一師足以修盡。機緣小者,時時尋師。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遇得明師,唯在機緣。廣結善緣,心懷眾生,時到自有指引。沒師自修以待緣,有師精進以大悟。不必待到師來始修行。不修則不明,不明則師來亦不見。小修則小明,小明遇小師。大修則大明,大明方能遇大師。是以,須勤修以待師。邊修邊待。自修方能見師。不修永遠無師。遇得大師必定有大機緣,無緣空等自傷悲。堅心發願,必有感應。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明師難得,真道亦不輕傳。汝欲得師道,汝心性如何?汝以何能何德何心何份能得真道?金錢?誠心?或許遠遠不夠。凡得真傳者必定尊師重道。尊者,上位也。師在汝心中必須永遠處於上位。即使汝已越超了汝師,師仍然在你的頭上。不尊者,以師為利用對象。得師之道或師力相助時喜顏悅色,若師不助時則怒自心起。大道傳人,必考其心性,心不計名利得失,不拘生死情緣,大量大德之人方能得之。天道平衡,損有餘而補不足。不失不得。大失大得。是以,汝以什麼換得師心?得道之人,惜道過命。汝不尊師重道,能得師心?汝壞其師道,師怎能認汝?學不盡心,技不超越,在世則壞了師門,自古為師者難容。如孔門弟子三千,得意賢生僅七十有二。是以,汝之德性努力不同,師之傳道亦各異。既遇得明師,亦不易得其真道。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尋師之人必須懂得愛師。全明之師難見,半明之師常遇。是以,半明之師雖然有一處之證見,仍不至圓滿,還須繼續前進。師一邊教你,還須同時進修。師門弟子日多,人心亦各異。師教之人愈多,師力愈易日益減少。是以,師之有心攜帶你前進,損自力以渡汝,可謂用心良苦。汝能不惜乎?汝要珍惜師之時間,求教於師者愈眾則浪費師之時間愈多。故非大事不要隨意麻煩,非難題不要輕易發問。師愈有名則愈易為世事世情所累。因師仍未了無,故人心仍在,七情六慾未盡,我執心仍在,為人師心未了。


因不全明,故真性仍會動搖。故易為世事世情所拘,而覺性減損,人心回復。求師人愈多,奉師若神明,則易使師起名利心,生我執心,容易毀師於瞬間。隨師之人,不可不知!修道者眾,得道不易,成一師不易,毀一師不難,世之師已少有,經不起再廢壞,故為師著想亦見汝之大德。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二師之言必不一致,所教之學難以全同,便不知聽誰反誰,結果落個多師如無師。尋師是為求道,非為尋親問故,亦非以師名榮耀自身。故尋師必以求道為正,勿搞歪門邪道。尋師唯求自高,非為將來與師一決高低,故尋師不求稱師,超越自我就行了。


師能使你明理,不能替你成就。明理者,指明月之方向;得道者,明月現於自心。一輩子跟師學理,而沒有下功夫真修實練,東奔西跑,死跟老師背後當跟屁蟲,不但令老師討厭,也給自己迷失,真是罪過。

尋師,拜師,待師之道


沒有真正的證見,就不能胡口說教。話從自心出方為真經,而不是複製老師的言論到處傳播。大道從心出,空理從口出。


明師難遇,得其真傳更難。或許汝一生與師無緣,註定自修,汝還要四處尋師嗎?或許註定汝要為人師,汝還不勤精進嗎?(龍虎山道教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山碧霞祠 的精彩文章:

泰山碧霞祠丁酉年祝壽祈福法會圓滿
乾隆欽定每年四月十八國祭碧霞元君
張誠達道長出席「互聯網時代道教文化傳播」分論壇並作發言
四月十五 慶賀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鍾離權祖師聖誕
道教怎樣敬香叩拜?

TAG:泰山碧霞祠 |

您可能感興趣

縣令出題為子尋師,書生巧對:梧桐落葉,半空撇下秋來!當即留下
佛陀傳 19 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