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牡丹記

散文:牡丹記

往期推薦:詩歌:孤獨(外一首)

成語小說:刨根問底

【作者簡介】依美,出生河北。現居河南鄭州。獲過一些國內詩歌獎。有詩歌散文作品在國內刊物發表。

散文:牡丹記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每年四月,洛陽因為牡丹,變得熱鬧沸騰起來。從四月上旬開始,來洛陽看牡丹的人絡繹不絕。那壯觀,猶如繁華大唐再現。

自古有,洛陽牡丹甲天下。國色天香的牡丹是洛陽人的驕傲。牡丹作為國花,更是全國人的驕傲。牡丹象徵著幸福,和平,繁榮,昌盛,吉祥,給予美好願望。

國人喜歡種牡丹,賞牡丹,畫牡丹,綉牡丹,唱牡丹,雕牡丹,等各種風俗而形成的牡丹文化。

在中原人家,喜歡種植牡丹的人許多,我的鄰居阿姨就喜歡牡丹,她養的牡丹很好,前年初春給我了一棵牡丹新芽,讓我養著,結果我不會打理,死掉了。

養牡丹不只中原人,我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一篇牡丹的文章,作者說,西北蘭州人非常熱愛牡丹,有熱愛牡丹的人,竟拿出半生積蓄,投放栽種了一定規模的牡丹園。他不辭勞苦為了一棵農家養了十幾年的牡丹樹,花上千元,騎著三輪車把牡丹運回家裡。看了內心溫暖,原來熱愛牡丹的人不止是我身邊的人。據說每年牡丹盛開時,蘭州街巷就有賣新鮮牡丹花的人,如果是我遇見,買上一束,放在花瓶里,多美呀。很是羨慕那些把牡丹買回家的蘭州人。而我們中原有那麼多牡丹種植,街上卻沒有賣牡丹花的人,真有點遺憾。還有公園裡的牡丹,花期一過,地上到處是花瓣,也不讓人收撿起來,據說牡丹花瓣可以做成鮮花餅呢。

散文:牡丹記

話說對牡丹的偏愛,從古至今,我國許多地方許多人都深愛牡丹,土壤適應的地方都有種植牡丹,儘管不成規模,種牡丹,賞牡丹在春天是人們的一件美好事。

我喜歡牡丹,大概從兒時起。記得母親有一雙紫紅緞面的繡花鞋。聽母親說,十一二歲時,舅媽就幫母親做好了一雙繡花鞋,等到出嫁時穿,等母親長大時,已經解放了,出嫁不再穿繡花鞋了。那雙繡花鞋被母親一直保存在我家柜子底,記得那雙紫紅緞面上綉著一枝艷粉色牡丹花,艷粉色的牡丹花,碧綠色牡丹花葉子,是那恰恰好的艷麗而精緻。後來這雙繡花鞋母親送給了我的表姐,香姐姐了。但我小時候從未見香姐姐穿過,不知那雙繡花鞋到哪裡去了。直到如今,見了牡丹,就會想起母親那雙綉著牡丹的繡花鞋,想起舅媽那雙靈巧的手,想起華年早逝的香姐姐,心裡總有一種失落和憂傷感,那種失落和憂傷,就像著花開瀲灧的牡丹,一晃幾日,牡丹就謝了。光陰不再,花兒也不是去年。

散文:牡丹記

從詩經里走來的牡丹,一直是我們心中雍容華貴的皇后。是象徵愛情的愛情之花。

讀詩經里《鄭風.溱洧》中有男女相戀互贈芍藥的詩句「贈之芍藥」而芍藥那時與牡丹不分,牡丹也是木芍藥,無疑,這詩經里的芍藥就是牡丹,借牡丹表達愛慕之情。

秦漢時期把牡丹寫進《神農本草經》。牡丹作為藥物記載,東晉洛神賦以牡丹形象出現。南北朝畫牡丹已達到最高藝術領域。牡丹因為她的雍容華貴之美走進了宮廷。武則天因為長安看不到牡丹開。把牡丹貶為洛陽的傳說,早在民間流傳著。唐朝楊貴妃最愛牡丹,與牡丹相媲美。清朝慈禧太后愛牡丹,把牡丹定為國花。

世上從古至今,讚美牡丹的詩詞有很多,我認為還是古人讚美牡丹的詩詞寫得准、靚。歐陽修曾在洛陽牡丹記里寫到了魏紫。可見魏紫作為名貴花種已有千年歷史。《花鏡》里說,"佛頭青一名歐碧,綠蝴蝶一名綠萼華"說的就是歐碧豆青綠牡丹,還有什麼姚黃,趙粉,二喬,洛陽紅。

再看李商隱曾寫牡丹,「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那李詩人賞至牡丹入情處,總想寄一枝給巫山神女。

那單瓣的牡丹是否就像衛夫人,我不知道,但看那單瓣白牡丹,粉紅牡丹,就會聯想衛夫人,想她肯定是個大美人。唐詩繁盛,標誌著一個盛世大唐,一個崛起的中國,又是如此相似。宋詩也有:姚魏從來洛下誇。千金惜買繁華」。

是的,「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居住在中原,有牡丹是幸福的。能看到國色天香,雍容華貴的「天上人間富貴花」,有一枝來自大唐的牡丹是幸福的。

如今,雖然許多地方都有牡丹種植,可要與洛陽城的牡丹相比,可以說,一個是牡丹布衣,一個是皇家牡丹。這樣的比喻雖然不太恰當,但是,當你去了洛陽看牡丹,你就會知道洛陽,不只是因為牡丹,而是他文化的厚重。因為牡丹和大唐歷史,洛陽已是一個牡丹文化與歷史文化的名古都。

我參加過兩屆的洛陽牡丹節。一到洛陽王城公園,就感覺著,在鄭州公園看到的牡丹,無法等同,不說花的嬌艷,只是那擁有國家基因庫的牡丹,就蓋過了任何地方。花海,人海,滿眼的牡丹,讓你想到的不只是牡丹,那正是一個大唐繁盛才有的氣勢。

是的,唯有洛陽,才能配得上這國色,洛陽紅,姚黃,魏紫,二喬,黑牡丹墨玉,藍牡丹藍田玉,綠牡丹歐碧,白牡丹夜光白,紅牡丹國旗紅。所有色彩都聚在這裡。這國色牡丹,就像一群牡丹仙子,從洛水邊走來,那提燈籠的牡丹,那乘著長安的馬車而來的牡丹,那穿青花旗袍的牡丹,那江湖俠女的紅牡丹,那代號黑牡丹的女子,從電影里走來,如今一一對應著,在這裡,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如果累了,不妨就坐在洛水旁邊,聽一聽湯湯洛水,看一看原野碧綠的麥田和明黃色的油菜,或許你會想到一支河南民歌,《編花籃》。

那歌詞里唱到了牡丹,編編編花籃,編個花籃上南山。南山開滿紅牡丹,朵朵花兒開得艷。摘摘摘牡丹,三朵兩朵摘一籃。

而那民歌里牡丹的南山,我想與陶先生的種菊南山也許相同吧。

穀雨三朝看牡丹。過了穀雨,牡丹的花期就結束了。在洛水邊,要是你約上一位叫牡丹的女子,走在洛陽城,吃著洛陽城著名的流水席以及各種美食,看街上人來人往的走著,買上一枝喜歡的牡丹歸去,那是不是一種美好。

散文:牡丹記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歌詞:歸來晚
散文:膽小的母親
新生代:媽媽的嘮叨
詩歌:今夜,我想起了媽媽的目光(外一首)

TAG:作家薈 |

您可能感興趣

【文化驛站】牡丹記
還記得《東遊記》里的何仙姑和白牡丹么?
雙城記-牡丹記
李小龍:《牡丹亭》
清明祭文/牡丹詩評:橙石
工筆牡丹《墨花魁》圖文詳解!
《牡丹皮》的人文攝影
《西廂記》和《牡丹亭》對林黛玉有什麼影響?
黑牡丹 文/金鋆鈴
撒水技法!李曉明工筆牡丹《丹白鳳》繪畫步驟
圖文教程:李曉明老師工筆牡丹《煙籠翠》畫法步驟
薛濤《牡丹》朗誦:衛東
人生醉意寫牡丹——記牡丹畫家陳醉
古詩:牡丹頌
洛陽牡丹節中的牡丹公園 志願者手記
《東遊記》何仙姑X牡丹仙子
上黨牡丹贊 文/梔子花開 朗誦:妙語連珠
龍濤:牡丹情結
《布繪教程》牡丹古風筆記本
墨葉天姿惟趙粉,清新脫俗白牡丹——記畫家李金生牡丹團扇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