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此二人同名同姓,一個是救劉備,一個卻是要殺劉備
○
歡迎讀者轉載分享到朋友圈,其它公號如需轉載,請回復『轉載
趣談馬忠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陳思
「
談到三國里的馬忠,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在臨沮擒捉關公的東吳將領。然而,有人可能會忽略,就是在漢末三國這個時段內,不僅僅只有一個馬忠。除了東吳的馬忠,在蜀漢也有一個馬忠。對於兩個馬忠,二者雖然同名同姓,但在歷史記載和後世演繹中,二人的形象似乎有很大不同。在筆者看來,東吳馬忠代表了小說中血戰搏殺的陣前斗將形象,而蜀漢馬忠則作為正史記錄下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典型。
圖片來源網路。《三國》劇照
對東吳馬忠和蜀漢馬忠的相關記載和演繹
東吳的馬忠在歷史上並未十分顯名,甚至在《三國志》中都沒有獨立的傳。其隸屬於東吳將領潘璋的帳下,故而在《三國志潘璋傳》中涉及到了關於其的一項記載——「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
而正是這一句話四兩撥千斤,點明了東吳馬忠的戰功。
雖然東吳馬忠並非是東吳奪取荊襄、圍攻關羽的謀劃者,但他卻是擒捉關羽的直接執行者。
也正是因為此,東吳馬忠在原有的並不多的歷史記載之下,又為後世所演繹成一位「大終結者」。
《三國演義》中,除了在臨沮設伏生擒關羽父子外,東吳馬忠還在夷陵之戰時放冷箭射傷蜀漢的另一位大將黃忠,致使其因傷勢過重而殞命。
其他諸如評書的藝術手法也增加了東吳馬忠的戲份,在袁闊成先生的評書《三國演義》中,東吳馬忠的設定是一位年輕、位卑卻心思縝密、詭計百出的將領,他被呂蒙和潘璋特意安排在關羽突圍的最後一道路卡上,並精心設置了十道絆馬索用來絆倒關羽的赤兔馬。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於東吳馬忠的歷史記載可以說並不多,東吳馬忠僅僅是東吳將領部下的一個司馬,他之所以為人所知曉,一是因為其直接參与了擒捉關羽,二則是後世為其塑造的「大將終結者」形象。
圖片來源網路。《三國》劇照
與東吳馬忠不同,蜀漢馬忠在歷史上可謂是名震一方,最後官拜蜀漢鎮南大將軍,在《三國志》中其也有自己獨立的傳記。
蜀漢的馬忠,字德信,是西川本土人。小時候被外家收養,所以改名為狐篤,長大後又改為本家的馬姓,並更名為忠。
夷陵之戰戰後,蜀漢損失較為嚴重,尤其是人才青黃不接,故而蜀中開始徵調人員以補缺,蜀漢的馬忠就是這時進入蜀漢高層的視線的,劉備曾經在永安和剛被徵調的馬忠交談,最後得出了
「雖亡黃權,復得狐篤,此為世不乏賢也。」
的高度評價。
此後,蜀漢的馬忠就得到了劉備、諸葛亮的重用。
蜀漢馬忠最大的功績在於對蜀漢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治理。
他多次參與蜀漢對西南少數民族的區的大型行動,曾經出任牂牁太守,隨同諸葛亮南征,平定朱褒叛亂。
又曾經率領人馬平定汶山郡少數民族叛亂。
作為蜀漢第四任庲降都督,他改變上一任都督張翼嚴苛的刑罰,和部下將領張嶷配合,在平定南夷豪帥劉胄叛亂的同時,對西南少數民族採取安撫,並一改往日派任南中地方官員因懼怕叛亂而遠離西南少數民族的做法,將自己的辦公地點設在漢民和少數民族雜居處,修繕城池、道路,恢復通信,使得西南少數民族區域內的秩序得到重新恢復。
而對蜀漢馬忠,後世的演繹不充分,《三國演義》中,蜀漢的馬忠跟隨諸葛亮南征北戰,角色雖然模糊,但是亦屬諸多正面形象之一。
圖片來源網路。《三國》劇照
斗將馬忠和智將馬忠
從現有的資料看,東吳馬忠和蜀漢馬忠各有特點,東吳馬忠是不折不扣的陣前斗將,無論是歷史中記載的擒捉關羽,還是小說中演繹的射傷黃忠,東吳馬忠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始終活躍在戰場上。
作為潘璋的部下,東吳馬忠可謂是一個又勇又狠的角色。
而蜀漢馬忠跟東吳馬忠完全相反,蜀漢馬忠並沒有類似東吳馬忠擒關羽、傷黃忠的驕人戰果,且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和張嶷聯手卻敗於祝融夫人的事件,雖然小說演繹中的情節在歷史上並不可考,但是可以說,蜀漢馬忠的長處並不是在戰場上搏殺。
那麼,蜀漢的馬忠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在筆者看來,第一,蜀漢的馬忠是一個非常適合做統一戰線工作的人物,蜀漢馬忠在西南期間,熟悉少數民族的習性,因地制宜、恩威並施,使得南中少數民族紛紛敬服。他在西南地區的努力,換來的不僅僅是少數民族對自己的愛戴,更贏得了少數民族對蜀漢政權的信任。由於他的積極治理,蜀漢的西南地區趨於穩定,為蜀漢北伐的糧草軍需和兵源供應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歷史評價
「是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跡。」
說明蜀漢的馬忠是一位出色的邊鎮大員。
第二,蜀漢馬忠是一個統帥型的人物,多次對西南少數民族叛亂的平定,都是由其挂帥、部將張嶷負責具體實行。且蜀漢的特種部隊無當飛軍,其多數成員都是西南少數民族,而蜀漢馬忠雖然不直接統轄這支部隊,但應當也對該支部隊的建立做出很大貢獻。由此,
蜀漢馬忠可謂是邊鎮之才,更傾向是一員智將,這與東吳馬忠是迥然不同的。
圖片來源網路。《三國》劇照
東吳馬忠和蜀漢馬忠形象的不同
從歷史記載和小說演繹的情況來看,東吳馬忠雖然於史記載甚少,但後世演繹甚多;蜀漢馬忠歷史的記載豐富,而後世的演繹卻模糊。
不過,
從功績上看,蜀漢馬忠似乎並不遜色於東吳馬忠,甚至遠超東吳馬忠。
但是,有一個讓人好奇的現象,那就是:
人們對東吳馬忠的關注甚於對蜀漢馬忠的關注。
這就使得東吳馬忠的知名度節節攀升,以至於人們在談起三國馬忠時,第一反應大多都是「大將終結者」馬忠而非「邊鎮大員」馬忠。圖片來源網路。《三國》劇照
從整體上看,小說中描寫的力斗拼殺,雖然十分精彩,但是這些情節基本只是出現在小說和其他演繹方式之中。
真實的歷史上,基本少有類似面對面搏殺的描寫渲染,多是對於事件的記錄。
這就產生了不同的反響,因為臨陣拼殺讓人感到刺激,因此東吳馬忠容易被人記住,而治理一方很難有博人眼球之處,故而蜀漢馬忠不太為人所識。
此外,在筆者看來,東吳馬忠受到廣泛的關注主要原因,首先是因為反差大。
東吳的馬忠是一位小小的司馬,這位位卑的小將,最終執行了擒捉百戰名將的任務並取得成功。
無論是從身份還是從個人的能力,東吳的馬忠和關羽都存在巨大的差別。
而東吳馬忠這種因為反差而取得的成功,卻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對關羽的終結似乎並不是東吳馬忠這樣的小小人物能夠輕易做到的。
而緊接著,為了突出東吳馬忠這樣的「能力」,後世的小說和其他藝術手段不斷在放大這種反差,例如東吳馬忠射傷黃忠(黃忠一生以百步穿楊之術為傲,最終卻為暗箭所傷),這樣場景的虛構和戰鬥場面的描繪,使得東吳馬忠「大將終結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圖片來源網路。《三國》劇照
而蜀漢馬忠受到忽略的原因,大抵是和大的背景有關。
從時間上看,蜀漢馬忠的出場晚於東吳馬忠,這就使得大多數人對馬忠這一姓名存在刻板印象。
此外,從整個漢末三國的形式上看,夷陵之戰後,漢末三國的大部分優秀分成都已經凋零,人們都還可能沉浸在懷念英雄的情感之戰,因此對新出現的人物的關注度就存在不足。
蜀漢的馬忠就是在夷陵之戰後才逐漸登場的,故而在漢末三國的這個後半段故事不如前半段精彩的環境下,自然容易被人忽略。
從對蜀漢馬忠的記載上看,蜀漢馬忠的諸多事迹都是在安定蜀漢西南少數民族的過程中。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蜀漢對西南少數民族的安定,主要體現在「七擒孟獲」的故事上,《三國演義》在情節設計上,「七擒孟獲」後,蜀漢的西南似乎就得到了長久的安定。
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到諸葛亮出師北伐,蜀漢的西南地區仍然多次引發了叛亂,局勢很不穩定。
蜀漢西南地區的由於少數民族聚居存在治理的複雜性,能夠成功安撫西南,是非常不易的。
受《三國演義》情節設置的影響,加上世人有著夷夏的觀念,對於處理少數民族地區事務的關心程度不足,而更喜歡看能人之間的鬥智斗勇。
也由此,蜀漢馬忠的事迹往往容易受到忽視。
圖片來源網路。《三國》劇照
總而言之,在筆者看來,對於三國時期馬忠的認識與評價,
歷史偏向於突出蜀漢馬忠作為「邊鎮大員」的功績,而東吳馬忠「大將終結者」的聲名則為後世所演繹而來。
故而在此基礎上東吳馬忠似乎有些博人眼球,蜀漢馬忠則更加兢兢業業地存於史冊之中。
「稿酬作者招募」點擊詳情
※趣讀 | 如果紅樓夢是一部武俠小說,等閑的丫鬟,一次能打十個
※解讀 | 《思美人》中屈原自稱為「靈均」,是一個極大的史誤
※探究 | 明朝最精銳的「特種兵」能大敗蒙古軍,卻為何無法阻擋李自成入京?
※《西遊記》原著到底有多黑暗?顛覆你對世界的認知
※明朝最精銳的「特種兵」能大敗蒙古軍,卻為何無法阻擋李自成入京?
TAG:歷史大學堂 |
※兩人同名同姓,一個是上將一個是軍代表,一個善終一個被槍斃
※賣草鞋的出過兩位皇帝,都姓劉,一個是劉備,另一個鮮有人知
※史上兩個王朝,同一時期同一舉措,一個亡國,另一個文化傳承至今
※此人大字不識一個,卻計略過人,終成一代三國名將,不是王平
※同樣是皇帝被俘,為何一個亡國,一個又延續了兩百年?
※汪峰三任老婆生的三個女兒,如今同是一個父親,卻不同命
※兩個人在一起,一個很愛你的男人,才會有這幾個小動作!
※男人一生要經歷的3個女人,缺了任何一個都是遺憾,尤其第一個!
※梁山有兩個殺人的機器,一個是林沖,另一個是她!
※此人只是少將,但他有三個比他軍銜都要高的親家,其中一個是元帥
※這畫的是同一個人嗎
※傷害一個人只要一句話,感動一個人卻要一輩子
※蜀漢鮮為人知的四大戰將,其中一個是劉備保鏢,一個曾被諸葛亮舉薦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蛙 不同的是操碎心的你
※蜀漢鮮為人知的四大戰將,其中一個是劉備保鏢,一個被諸葛亮舉薦
※同樣是功夫巨星,李連杰養了家人幾十年,另一個卻無人過問
※名字一字之差的同學,一個成元帥,一個是讓蔣介石淚奔的一級上將
※男人想要背叛一個女人,放棄一段婚姻,就會有這幾個表現!
※劉秀一生最重要的兩個女人:一個令他魂牽夢繞,一個助他得到天下
※有這三大行為的女人,你很可能只是一個備胎,男人要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