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是被文官坑出來的?北宋名將种師中戰死之悲劇
种師中(1059—1126年)是北宋名將種世衡(985—1045年)之孫,與乃兄种師道名震西北。此前金人南侵,姚古出兵援太原,种師中則率軍自河北援中山、河間。接到新的旨意之後,种師中一路鞍馬勞頓,趕去增援,「聞命即行、奮不顧身」。他率軍出井陘(今河北省井陘縣北),與姚古軍遙相呼應,結為掎角之勢。
本來姚古一支部隊就令金軍竭力應付了,如今再加上种師中的三萬生力軍,銀術可所部金兵數量有限,一時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狼狽不堪。當時有謠言稱西路金軍疲於應付,準備北撤。結果這一謠言卻被宋廷採信,新任同知樞密院事許翰(?—1133年)更是信以為真。他數次派人督促种師中出戰,「且責以逗撓」。許翰催促种師中出戰的文書甚至「一日六七至」,警告种師中必須解太原之圍,才能洗清他養敵自重的罪責。
「逗撓」,按宋軍律是大罪。宋廷有著完備的軍法體系,戰時軍法十分嚴厲。宋代官方編修的重要軍事著作《武經總要》中的「罰條」就是針對貽誤戰機的將領所制定的。比如第二十九條規定:「賊來,可出軍而不出者,斬!」第四十條規定:「不服差遣者斬!」
宋代樞密院作為中央最高軍事機構,具體掌管兵籍、軍隊之教閱、招補、揀汰、俸給、升遷、換官及制定有關軍事法規和賞功罰過之事,同時也具有軍事司法監督及審判案件的職能。許翰的同知樞密院事是正二品高官,是「佐樞長協理樞密院事」位尊權重的職務。宋廷雖然設立了河北、河東路宣撫使司,命种師道為宣撫使負責救援三鎮之事,但种師道手下卻並無一兵一卒,只徒有虛名地駐在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南)而已。
至於制置使則是武職,受宣撫使直轄,只限定於某路、某州,掌管邊防軍旅及從事征討、捍禦軍事。鑒於种師道有職無權,所以姚古、种師中所部由樞密院遙控指揮。之所以如此,應該是宋廷忌諱種氏兄弟,擔心武夫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面對當時如此嚴峻的形勢,宋廷考慮的仍是如何壓制武人,真是令人感嘆。
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种師中擔任河東路制置副使,自然得奉許翰號令。許翰督促种師中作戰,雖有越級指揮之嫌,卻符合宋廷「以文抑武」的祖宗家法。
史載,面對著嚴刑峻法和長官逼迫,「老成持重」的种師中扼腕長嘆道:「事之不濟,天也!逗撓,兵家大戮也。吾結髮從軍,今老矣,忍受此為罪乎?」於是,种師中一面派人與姚古約定同時進軍,一面率軍向太原進發。因為匆忙,种師中等不及輜重賞軍到達,就匆匆出發。《孫子兵法》云:「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种師中正是在後勤保障沒有到位的情況下,被迫出兵。
當時,金軍的防禦重點在潞澤,沒有料到种師中率軍從平定(今山西平定)進攻,所以金軍倉促迎戰失利而走。种師中乘勝收復了壽陽等縣,他揮師而進,距離太原城僅三十里。哪知道姚古並沒有率軍如約而至,种師中擔心孤軍作戰,再加上宋軍「已乏食三日矣」,他只好「回趨榆次(今山西晉中)就糧」,在距榆次三十里的胡林休整。
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許多,但後勤補給無疑是很重要的一點。金人可以燒殺擄掠、「因糧於敵」,宋人只能依靠完善的後勤保障系統。悲哀的是,北宋末年軍政荒廢,根本沒有建立起適合戰時的後勤保障體系。後勤補給的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勤王部隊的作戰士氣,進而影響了戰事的結果。
本來,宋軍勤王之師的後勤補給,多是依靠地方沿途供應。但北宋末年軍紀大壞,這些勤王之師到了地方,時有縱兵大掠的事情發生。對這些行為的放任,導致勤王之師經過,許多地方州縣「多不聽入城」。
結果种師中所部宋兵,因為缺糧每天的口糧只有豆一勺,官軍上下無不面有菜色。據宋史專家王曾瑜先生考證,宋時,「十天的口糧,大致上可說是軍隊自帶糧食的極限」。按宋軍「人食日二升」的供給標準,這一勺豆子少得可憐,連塞牙縫也不夠。皇帝不差餓兵,宋軍餓著肚子行軍已經是強人所難了,如何要求他們上陣殺敵?在入援太原的途中,許多士兵已經「未嘗被堅執銳」,隨身器甲「悉委傔負之」。可以說,种師中選擇休整、等待後勤補給,也是無奈之舉。
可就在宋軍懈惰之時,金軍突然掩殺而至。所幸在种師中的指揮下,宋軍很快從最初的慌亂中清醒過來,迅速投入戰鬥。
宋軍配備的制式武器有多種,其中專門克制遼人、西夏鐵騎的就是各種弩。《武備志》載:「中國之利器曰弓曰弩,自漢唐以後虜弓日強,遂不可復及,唯弩之用為最。」
北宋從建國之始,一直面臨著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軍事威脅。因為宋軍馬匹短缺,很難在野戰戰場上與游牧民族抗衡,因此除了多多修築城池嚴防死守,也十分重視武器的生產與革新。這之中,弩因具有「射堅及遠、爭險守隘」、攻防兼備的特點,被宋廷格外重視,當時的弩有白樺弩、黃樺弩、黑漆弩、跳蹬弩等數種。
宋代開弩圖(下面兩個人)
宋初,「京師所造兵器,十日一進,謂之旬課」,趙匡胤親自檢閱,尤其對弩的檢查絕不放鬆。趙光義也經常檢閱弩手的訓練情況,當看到有禁軍「挽強弩至一石五斗,連二十發而有餘力」,十分欣慰。
北宋單兵弩的標準拉力是兩石五斗至兩石八斗,宋一石為九十二點五宋斤,一宋斤約合現代一點一市斤。抗金名將岳飛「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著實是神力驚人。
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一個叫李宏的人發明了一種名為神臂弓的新武器。據《宋史·兵志》記載,神臂弓名為弓,其實是一種重型弩。一個合格的宋軍士兵必須有三百斤左右的臂力,才能嫻熟地使用神臂弓。神臂弓「身長三尺二寸,弦長二尺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神臂弓的弩身由堅硬的山桑木製成,弩梢採用檀木,「馬面牙發」(扳機)則以銅製,弦用麻繩,在弩的前端裝有協助裝填的「干鐙」。宋時一步約為一米五餘,三百四十步的最大射程即為五百一十多米。在有效射程里,神臂弓可以穿透榆木,深入半隻箭桿,顯然是威力巨大的殺人利器。神臂弓是宋軍的主戰兵器,金兵對之十分忌憚,攻宋急先鋒金兀朮曾心有餘悸道:「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畏。」
宋軍與敵對壘時,一般是牌手在最前。宋軍使用的盾牌分為步、騎兩種,步兵使用的盾牌由木材製成胎骨後,在外面蒙上皮革增強防護力。其形制是平底尖首,中間有縱棱,在裡面安有槍木。持放在地上,士兵可以將整個身軀躲避在盾牌後面。
長槍手與弩兵站點陣圖
南宋名將吳璘曾經總結過金兵的作戰特點:「金人有四長:曰騎兵,曰堅忍,曰重甲,曰弓矢。」如果沒有步兵的牌手在前遮擋,金軍的弓矢勢必會給宋軍造成大規模殺傷。
盾牌之後,就是手持長槍的步兵以及使用弓弩的射手。按北宋軍制,弓弩手在軍中所佔比例至少有五成。宋軍一般等到敵人進入神臂弓的射程後,先發一弩,如果射入敵陣,則神臂弓開始齊射。當敵人沖得更近些時,其他弓弩再輪番射擊。此舉縮短了弩的發射間歇期,達到了「弩聲不絕」、「發發相繼」的最佳效果。這種以弩手為核心戰力的戰術,是兼顧各種弓弩的優點而創,是宋軍以步制騎、克敵制勝的法寶。
當時金兵的戰術一般是:「凡敵人遇我師,必布圍圓陣當鋒,次張兩陣,左右夾攻,故謂之三生陣。」通常情況下,為了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戰術效果,金兵會使用輕裝騎兵對敵方發起突然衝鋒,以擊潰軍心不穩、立足不定的步兵,但在精幹、訓練有素的弓弩兵面前就會敗下陣來。
銀術可率領的金兵一開始沒有料到宋軍會迅速組織起防禦,結果金軍的貿然衝鋒,被一頓亂箭射得死傷慘重,丟下無數屍體狼狽逃竄。戰後打掃戰場,种師中要獎賞立功的將士,才發現「輜重未至」。軍兵失望之餘,「皆憤怒,相與散去」。如此一來,种師中所部戰鬥力又大打折扣。
五月初九,休整後的金兵捲土重來,「悉兵來攻」种師中的右軍。金兵這次改變了戰術,派出了足以抵禦宋軍強弩的輕重甲騎兵混編隊伍,「每五十人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後三十人輕甲操弓矢」。金軍的重甲騎兵「皆重鎧全裝」,「被兩層鐵兜鍪(頭盔)」。金軍的重甲究竟有多重,參照宋制可知:宋輕甲為「三十七斤十兩」,重者「五十八斤一兩」,金兵的重甲分量應該超過宋軍。金兵身著數十斤鎧甲,頭戴兩層兜鍪還可以來回衝殺,戰鬥力實在是剽悍至極。
宋人沈綰曾到過金營,載金人「兜鍪極堅,只露兩眼,槍箭所不能入」。當時宋軍的神臂弓其實已經很難將金人重甲射穿。直至南宋初年,宋人不斷增加弩的射程與穿透力,才使改良後的神勁弓、克敵弓紛紛湧現。它們雖然踏張困難,發射間隔長,但「每射鐵馬,一發應弦而倒」,成了宋人克制金兵鐵甲重騎的有效武器。
見金兵殺至,种師中派出先鋒「招安巨寇」楊志迎敵。宋軍根本抵擋不住金兵鐵甲重騎的衝鋒。楊志很快敗退,宋軍「右軍先潰」、「前軍亦奔」。
宋金騎戰復原圖
不過,雖然《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楊志不戰而走,但依其他史料所載,戰後楊志由三十八級的「武節郎」連升兩級成為「武德郎」,楊志又似乎有功無過。
种師中率麾下竭力抵禦,然宋軍傷亡慘重,死屍相枕,一片狼藉。從早晨戰至近午時,浴血奮戰的只剩下百餘軍兵,种師中身被數創仍力戰不息。最終,种師中寡不敵眾戰死疆場,時年六十八歲。此役,三萬宋軍僥倖逃脫的最多二三成而已。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暮雨。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開弩方式在進步,歐洲弩兵為啥還都喜歡背個大盾牌?
※拂塵是如何成為道家奇門兵器的,這玩意兒真能殺人?
※極具魔力的印尼克力士劍,傳說還能防賊、防水、防火?
※來自「雙胞胎」的魔力:蘇門答臘島的酋長之劍
TAG:冷兵器研究所 |
※南梁名將王僧辯,似忠非忠,慘死盟友之手
※采石之戰:名將之愧與允文忠勇
※武道之冠,忠義之巔!《九州劫》手游中那些忠勇雙絕的名將!
※安史之亂,唐王朝大殺忠臣名將,賞賜叛將,最終埋下禍根
※將門之後,梁山之虎,抗金名將,卻被韓世忠侮辱而死
※宋朝軼事:靖康之變後,他冒死逃脫金兵,最終成為抗金名將
※三國名將陣容最為豪華的是哪場大戰?不是漢中之戰,也非官渡之戰
※此戰北宋名將全部慘敗,唯有一位不出名的守將,救宋朝於水火之中
※此人是名將陸遜之孫,文章冠世,統兵作戰卻兵敗被誅,夷滅三族
※漢朝一代名將,被霍去病射殺之後,皇帝卻說他是被鹿撞死!
※有「人屠」之稱的秦國名將白起 是絕世戰將還是嗜血殺神?
※明朝著名將領,文武雙全為之梅之煥,防守之處穩如泰山
※悲情名將之:袁崇煥
※他是名將之孫,武功卓越,隨宋江征戰,被敵軍一槍刺死
※北宋名將狄青,為何屢被文官彈劾,鬱鬱而終?害死他的真兇是誰?
※蜀漢名將後代下場悲壯、不辱先人,諸葛亮子孫戰死,關羽慘被滅族
※南北朝名將系列:比陳慶之還厲害!北魏畏之如虎,坐騎非同一般
※和岳飛比肩的宋末名將!郭靖的襄陽之戰!
※唐代最偉大的名將是誰?一戰消滅突厥帝國的李靖
※中國古老貴族世家,祖先是戰神名將,漢朝出了一個誅殺梟雄的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