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劍有多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漢劍有多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漢劍有多重?


就這樣一個問題,讓很多玩新制刀劍的刀友心裡很糾結。


曹丕《典論·劍銘》是對漢末刀劍規格記載極為難得的珍貴史料。儘管流傳版本不同,文字也有小異,但涉及刀劍尺寸重量的描述均無二致。


漢劍有多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曹丕像·歷代帝王圖


早在2003年,本人便曾對文中的刀劍規格做過一番研究,按照漢末與現在的度量衡換算關係推算了當時刀劍的重量。現復摘抄如下:

「昔者周魯寶刀孟勞,雍狐之戟,屈廬之矛,孤父之戈,楚越太阿純鉤,徐氏匕首。凡斯皆上世名器。君子雖有文事,必有武備矣。余好擊劍,善以短乘長。選茲良金,命彼國工,精而煉之。至於百辟,其始成也。五色充爐,巨橐自鼓。靈物彷彿,飛鳥翔舞,以為寶器九,劍三:一曰飛景,二曰流采,三曰華鋒。刀三: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匕首二:一曰清剛,二曰揚文。露陌刀一:曰龍鱗。因姿定名。以銘其柎,工非歐冶子,金非昆吾,亦一時之良也。銘曰:唯建安廿有四載二月甲午,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劍三,長四尺二寸(101.64cm),重一斤十有五兩(480.5g),淬以清漳,厲以礛諸,飾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飛景。其二名流采,色似采虹,長四尺二寸(101.64cm),重一斤十有四兩(465g)。


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刀三:其一長四尺三寸六分(105.512cm),重三斤六兩(837g)。文似靈龜,名曰靈寶。其二采似丹霞,名曰含章。長四尺三寸三分(104.786cm),重三斤十兩(899g)。其三鋒似霜。刀身劍鋏,名曰素質,長四尺三寸(104.06cm),重二斤九兩(635.5g)。


魏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一理似堅冰,名曰清剛,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揚文。又造百辟露陌刀一,長三尺二寸(77.44cm),狀如龍文,名曰龍鱗。」


「飛景」、「流采」兩劍,長1米有餘重量卻不足現代的一市斤,而幾乎等長的的刀如「靈寶」、「含章」、「素質」重量則超過現代的一市斤甚至達到一斤半以上。從這些規格來看,尺寸近似的漢代刀劍,劍普遍比刀輕。這個重量是符合史實的。


一是曹丕擅長劍術,那麼其《劍銘》決非純文人之語,其中的記載應更反映歷史的真實;二是理論上在長度寬度相近情況下,厚度決定重量,劍普遍比刀薄,是因為最厚的劍脊在刃體中央,劍脊過厚就不能保證兩刃的鋒利度;三是大量的存世漢代刀劍也提供了物證。

以部分漢代刀劍為例:



漢劍有多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劍一,八面劍身,總長100厘米,刃長87厘米,重491克



漢劍有多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劍二,六面劍身,總長120厘米,刃長96厘米,重672克



漢劍有多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劍三,四面劍身,總長105厘米,刃長86厘米,重500克



漢劍有多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刀一,切刃造,總長112厘米,刃長94厘米,重791克



漢劍有多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刀二,切刃造,總長127厘米,刃長105厘米,重1270克


在保持應有性能(硬度、彈性、韌性)的前提下,劍造得越輕,就越考驗製作的難度。劍如做得重了,固然可以增強性能,但操控性卻要大打折扣。


眾所周知,劍重不變的情況下,重心越靠近劍格,劍揮舞起來就越靈便,重心越遠離劍格,劍的擊打性就越強。這就需要找到一個既照顧揮舞靈便又要有一定擊打性的最佳平衡點,而決定這個最佳平衡點的是什麼?這便是型制。


為什麼說劍的型制是重要的?是因為型制決定了劍的重量,決定了重心位置,決定了操控性。型制不好的,重心不對,手感不好,就只能靠裝具的重量去調節;型制好的,裝具也可做的輕一些,不需要過多考慮配重作用。



漢劍有多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口漢劍的重心位置


關於漢劍的重心,不象很多人想像的那樣靠近劍格,而是距離劍格較遠的。因漢劍輕薄,重心過於靠後則打擊力偏弱,適當靠前一點殺傷力便會加強,又因整體重量較輕,仍能獲得良好的手感。我見過一些現代造的八面硬劍被人譏為棍子,劍身傻大笨重,刃長85厘米左右的劍重量竟然達到2斤甚至3斤及以上!這都是因為不懂真正漢刀劍的型制主觀臆造而導致的。


真正的漢刀劍是實用與美學的完美結合,它們是一個巔峰,一個傳奇。


註明:本文轉自龍哥說劍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honghuadaojian (中華刀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刀劍志 的精彩文章:

古代秦王和晉王都想要的一把曠世寶劍:泰阿劍
霸氣十足,實戰性冷兵器:鬼頭刀
這麼小的匕首的竟然能夠斷筋骨!日本花田洋
軍刀狂的最愛:阿拉斯加捕鯨叉生存刀
緬甸人自己不會打刀,那緬刀從何而來?

TAG:中華刀劍志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喝水,這是個值得慎重思考的問題
老旗艦還是新中端?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懂得換位思考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單攝像頭or多攝像頭?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滿足使用就好
寶寶究竟吃多少飯才能飽?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劉禪如果不投降,等到姜維的支援,是不是還有餘地?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換位思考,到底有多重要?
有多少家庭毀在了這幾點了?請大家看一看,認真的思考一下!
換位思考,有多好?
要不要聯繫外星人?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儒家有罪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先思考這幾個歷史問題
人類是最大的未解之謎,有那麼一瞬間你是否感覺生活在虛擬世界裡,這幾點有思考意義
宇宙有多大?按照這個思路思考,感覺就像沒有盡頭
擠進北上廣的你,有沒有思考過這3個問題?
換位思考,到底有多重要?看完讓你人脈大增!
多一點思考 多一個選擇
你到底為什麼一直在單身呢?這也許是你要思考的問題!
第一波評價出爐,用戶提到的這幾個點值得思考
熊孩子,這一定是你人生中比較艱難的抉擇,需要思考多久呢?
睡前思考一段話,有沒有一句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