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懂讓得到的福報不被破壞的方法,再怎麼積累福報都沒有用

不懂讓得到的福報不被破壞的方法,再怎麼積累福報都沒有用



不懂讓得到的福報不被破壞的方法,再怎麼積累福報都沒有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福報是人類社會升沉的樞紐,吉凶禍福轉換的關鍵。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福報的化現。福報可以化現成三種:第一,色身的健康,色身健康與否,或者法相莊嚴與否,或者是否有智慧,都是由福報決定的。可以說,世間很多的現象不斷變化的背後,就是福報的增加和減損。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的福報就好比銀行的存款,我們所得到的名利、財富、健康,就好比是用這些錢(福報)購買到的東西。如果一個人只取不存,不培福報,只知道享樂,長期下去必然就會有把錢花光,福報享盡的時候。各種麻煩和災難必然會接踵而來,命終還會墮入惡道。


如果把培養福報比喻為掙錢的話,那比掙錢更重要的理財就好比是留住福報,讓福報增值。


為什麼留住福報比積累福報更重要呢,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不注意留住福報,就好比往一個沒有桶底的水桶注水,注得再多,最終也留不住一滴。



不懂讓得到的福報不被破壞的方法,再怎麼積累福報都沒有用


印光大師一生,於惜福一事最為注意。衣、食、住等,皆極簡單粗劣,力斥精美。


弘一大師在《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一文中這樣寫道:


民國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師房內觀察師一切行為。師每日晨食僅粥一大碗,無菜。師自云:「初至普陀時,晨食有鹹菜,因北方人吃不慣,故改為僅食白粥,已三十餘年矣。」食畢,以舌舐碗,至極凈為止。復以開水注入碗中,滌盪其餘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輕棄殘餘之飯粒也。至午食時,飯一碗、大眾菜一碗。師食之,飯、菜皆盡。先以舌舐碗,又注入開水滌盪以漱口,與晨食無異。師自行如是,而勸人亦極嚴厲。見有客人食後,碗內剩飯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麼大的福氣,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屢聞友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潑棄痰桶中者,師亦呵誡之。以上且舉飲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類此也。



不懂讓得到的福報不被破壞的方法,再怎麼積累福報都沒有用


而弘一大師本人更是特別注重的惜福。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


弘一大師認為,我們縱有福氣,也要加以愛惜,切不可把它浪費。為什麼呢?「末法時代,人的福氣是很微薄的,若不愛惜,將這很薄的福享盡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說『樂極生悲』,就是這意思啊!」


這些祖師大德都為何都特彆強調要珍惜福報,這是因為福報來的不容易,要消耗福報實在太容易了。他們很省,就是把福報省下來,用在利益眾生的事情上,比如建寺造塔,印經放生,救濟窮人。他們把福報不給自己享受,都分給了大家。


那如何才能留住福報,佛教學者方海權認為首要是綁住不道德的心。

一個人犯錯誤,是由心而起。一個人利益眾生,也是由心而起。兩者的差別在於後者懂得因果的教育。故此,我們對大家的開示必須以因果報應入手,更必須從如何能得福報的因果理論入手,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福力短淺,故必須以此為入,等其大家有覺悟再說智慧,禪定和各種法門,這是度眾生的一種方式。


我們不用一條繩子綁住自身。但是,萬事要有規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要以聖賢教訓為本,使其行動有一個準則。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君子不可為也即一目了然。


我們必須考慮大眾的利益為善,雖未直接利人,也不會創傷大家,功德也無量。公共道德,公共衛生,公共財產,包括國家人民共同的利益,我們約束己身不侵犯之,人人從我做起,自會周遭環境良好。就是別人不做好,去破壞它。我們也要規矩自己,那是在修我們本身的道德。只有愛護不破壞其他人的財產乃至公共財產,當我們擁有財物時,就會得到不被破壞的福報。當一個人擁有很多東西,不久就被別人破壞掉。那麼,再多的資產都不存在任何意義。人們都如法如理,才會有人間凈土。


而最上乘的留住福報的方法,莫過於印光大師的開示: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若求世間福報,不肯迴向往生,所得福報反為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更難決定矣。

所以,只要專一、虔誠、老實地念佛,長壽無病往往不求自得。念佛人安貧樂道、知足常樂,所以本身會感覺只要三餐不缺、身得安住,在他的心目中,沒有比這更富貴了。所以,一個念佛人,世間的所謂五福自然臨門。


「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微信公眾平台,由佛門居士發起,每日原創精選國學經典、禪的智慧、趣味歷史、家庭教育等內容。關注和轉發都是善舉,功德無量,感恩合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 的精彩文章:

吃苦就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
佛說:人為什麼會生病,你很難找到比這更圓滿、更究竟的答案了
學佛越學煩惱越重,有可能是智慧要開顯的徵兆
「四面楚歌」中的「楚地」是指今天的哪個地方?
都在說吃虧是福,那學佛以後,在生活中到底是爭,還是不爭?

TAG: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沒有福報,你得到財富也守不住
什麼道理都懂得,卻做不到呢?因為福報不夠
活得很苦的人,不是沒有福報,而是福報太多!
海濤法師:不修行的人,不只將過去累積的福報享盡了,又無法創造未來的幸福
福報用不好,就是災難
為什麼道理都懂,卻做不到呢?因為福報不夠
經書不能隨便抄!犯了這些禁忌,不但沒有福報,還招惡果受報應!!
這些都是在消耗你的福報!不可不知:身體不健康多半是福報受損
做人,如果做不到這兩點,餘生會很難獲得福報!
這些事情都是在消耗你的能量,你的福報!不可不知!
你以為的「福報不夠」,或許才是真正有福報的表現
享受福報並不是什麼好事
打坐一直沒有進步,是因為福報不夠?
好事沒少做,福報卻不多?
學佛不持戒你的桶是漏的,可能漏掉的福報比積的福報更快
沒有這個福報 再勉強也沒有用
是誰?不知不覺 偷走福報
做了那麼多好事為什麼看不到自己的福報到來?
怎麼才能有更多的福報,這句常聽的話,開始你就理解錯了!
你的善良從不會遲到,吃虧的人,總有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