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底為何下決心殺絕功臣?全因此人之死,其不再相信任何人
中國自古就有「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悲鳴,一般君王在功名成就之後,就開始殺功臣。但是從歷史上來看,唯有朱元璋殺的最狠,最絕,基本上將能打仗的功臣全部殺絕!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朱元璋徹底下定決心殺絕功臣呢?
其實剛開始,朱元璋並不嗜殺,只是覺得功臣們驕橫跋扈,不好管束,會壞了自己的江山,也沒有大的動作要殺光所有的功臣。當時情況下,除了謀反,危急皇權的必須要殺之外,基本沒有大的動作,大規模的殺人。
在朱元璋初期,淮西舊將確實是一股龐大的勢力,有李善長、胡惟庸等,還有無數的主要功臣將領。而胡惟庸案件,確實有奪權篡位的痕迹,那麼胡惟庸案件在早期,其實範圍不大,只不過徹底打擊了淮西黨,使得其不會危及皇權。
而且朱元璋跟當時的太子朱標,也說了,殺這些人是為了給其披荊斬棘,以使得皇位在兒子朱標手上能夠平穩,子孫不至於被篡位。而且作為太子的朱標,那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不僅十分的聰慧,而且十分的仁孝,是皇位不可多得的繼承人。
於是朱元璋也是十分著力的去培養他,而且,朱標也經歷過艱難的創業歲月,在那些後輩的功臣和年輕的將領中間威望還是很大的。因此,在朱標還在的時候,朱元璋殺功臣集中在大老虎,將一些大的威脅到兒子江山的功臣先殺掉。
而讓其徹底開始殺絕功臣的,還是在於朱標的死。在1392年,37歲的太子朱標去世,此時朱元璋已經64歲了,太子的死亡,使得他肝腸寸斷,而且尤其重要的是,使得他對大明的未來越發的擔憂,不再相信任何人。當時一些大的功臣悍將基本上被殺掉,像藍玉、馮勝等一大批年輕的將領還都在,其實這也夠了。
但是,朱標一死,自己選定長孫朱允炆為皇帝。這個完全那是0基礎啊,一點根基都沒有,如何能夠駕馭這些年輕派的功臣悍將呢?最後也沒辦法了,朱允炆要想坐穩江山,這些年輕的功臣也不能留了。因此朱標死後一年,也就是1393年,藍玉案件爆發,朱元璋大有憑藉此案,將年輕功臣殺絕的意味,最後胡亂的牽連,硬是殺了1.5萬人,大多數是淮西將領中的中下級年輕將領,幾乎是一鍋端的架勢。
而緊接著,在1394年,繼續炒作胡惟庸案件,又把靖寧侯葉升等一批將領殺絕。在1394年,找借口殺掉馮勝,在1395年殺掉付友德……一發不可收拾。如果說朱標死前是一個一個殺大老虎,那麼朱標死後,朱元璋是一片一片的殺,連蒼蠅都不放過。
直到自己死的時候,自己在世的功臣,打仗稍微厲害點的都殺光了。但是其沒想到的是,最後還是禍起蕭牆,自己兒子叛變奪了孫子的江山。如果其知道,不知道會不會把有威脅的兒子也殺光呢?
揭秘歷史的真相,才能大白於天下!寫歷史,我們是較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真相揭秘】
※古代最窩囊的4大將軍,屢戰屢敗,他打了兩仗,損失110萬軍隊
※唯一跟中國打過仗非洲國家,現國內有20萬中國人,街道變唐人街
※神秘公主墓,挖掘後地震、洪災不斷,政府被迫為其重新安葬
※世界4大戰爭之王,一個是中國人,一個被中國打殘
※滿清皇帝上朝,到底是說滿語還是漢語?其實答案很簡單
TAG:歷史真相揭秘 |
※朱元璋幾乎殺盡功臣,為何卻唯獨沒有動過此人
※此人不死,朱元璋根本不敢殺功臣
※朱元璋除掉開國功臣,唯獨留下此人不殺,他是誰?究竟有何緣由?
※此人死後,朱元璋痛下決心大殺開國功臣,這是為何?
※朱元璋殺功臣,除異己都面不改色,為何在殺此人時卻痛哭不已
※劉邦稱帝後殺了很多功臣為何留下蕭何?不僅兩人關係鐵,蕭何也會來事
※劉邦殺盡功臣,並提出「非劉不王」,為何單留下此人
※朱元璋給功臣發免死鐵券,卻又殺功臣,他是如何做到不失信的
※劉邦開國後盡殺功臣,為何沒有殺掉張良以絕後患?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此人的離世,朱元璋看透了一切,傷心欲絕的他舉起屠刀斬殺功臣
※朱元璋為何要屠殺功臣?除了幫助此人鞏固皇權外,還有一良苦用心
※「狠人」朱元璋殺掉若干功臣,卻唯獨讓此人回家養老,他怕什麼?
※如果此人還在,朱元璋也許不會誅殺這麼多功臣!
※朱元璋大殺功臣,為何無一人敢造反?不妨先了解下這些布置
※朱元璋殺光所有的功臣,為何唯獨忍讓此人七年?
※朱元璋性情暴烈,對開國功臣狠毒不已,卻為何對此人敬愛不減?
※朱元璋將功臣屠殺殆盡,卻為何留下了此人?建文帝做一件愚蠢的事
※秦始皇為何要殺呂不韋,他到底是功臣呢——還是罪臣呢?
※劉邦殺功臣沒朱元璋多,卻留下了殺功臣之名,因為他殺了這人
※劉邦殺了那麼多功臣,為何卻放過了蕭何,只因他提前警醒做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