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毛主席如何點評三國演義蜀漢結局?八個字一針見血

看毛主席如何點評三國演義蜀漢結局?八個字一針見血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們想必都知道,通篇演義都會有一種嚴重的擁劉反曹氛圍,劇中刻意粉飾雕琢劉備陣營中的文臣武將,個個都是正義的代表,忠臣的化身。裡面講到劉備從襄陽逃脫之後遇到司馬徽先生,他告訴劉備:「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什麼劉備文有卧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依舊沒能恢復劉氏江山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打亂了諸葛亮的全盤計劃;其次,劉備登基之後的天子第一詔,再次舉全國之力興兵伐吳,更是將諸葛亮的興漢大計付諸東流。

其實,這都只是流於表面的見解,毛主席晚年曾經對三國演義有過經典的評價,他曾說:三國劉備必定滅亡,這是不爭的事實。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從一開始諸葛亮的隆中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諸葛亮在隆中給劉備提出的戰略方針是「東聯孫吳、北拒曹操」,這個是正確的。

然而,當時劉備陣營即使是取得了西川之後,他們的實力也依舊無法和當時的曹、孫相抗衡。偏偏這個時候,聰明睿智的諸葛亮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分兵,如果當時的諸葛亮能夠將自己兵力集中起來,對敵人進行各個殲滅。或許蜀漢政權真的能夠恢復高祖霸業也未可知。劉備敗就敗在八個字:「合兵必勝、分兵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三國演義的七位主演,你最喜歡誰?
為什麼要在七夕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評六韜「虎韜」——壘虛十二
《三國演義》反映了明朝人怎樣的歷史觀?為何將曹操刻畫為一個十惡不赦的奸臣?
三國演義評六韜「虎韜」——火戰十一
《三國演義》反映了明人怎樣的歷史觀?為何將曹操刻畫為一個十惡不赦的奸臣?
三國演義評六韜「虎韜」——三陣第二
你知道《隋唐演義》中的四猛四絕十三傑,分別是誰嗎?
《三國演義》黑了五個人,第二個梟雄,在演義里成了愛哭的鼻涕蟲!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扮演者,你最喜歡哪一個?
三國演義評六韜「龍韜」——奇兵第十
三國演義討董的十八路諸侯都是真的嗎?
歷史評書演義小說中的八大戰神,看看你認識幾位?
《封神演義》四大童子:排第二的為三寶玉如意第一任主人!
被《三國演義》戲說的二十一個歷史事件
三國演義評六韜「虎韜」——略地第十
為什麼《三國演義》的名字都是兩個字?後來為何又是三字居多?
三國里的這幾句名言不要亂說,別把《三國演義》神話了!
你覺得《三國演義》中最霸氣的一句話是什麼?
《三國演義》盤點那些「憑空捏造」的情節?這四個情節你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