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企業潰敗20年?這4大優勢依然力壓中國企業

日本企業潰敗20年?這4大優勢依然力壓中國企業

日本企業籠罩朦朧夜色,中國企業迎來光明白日?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媒體的論調。尤其是在「BeltandRoad」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時,這個帶有推敲意味的疑問似乎獲得了肯定的加持。

事實似乎也在驗證這個論斷。在80後眼裡,曾經風光無限、高不可攀的日本企業及其品牌,如今很多都成為落架的鳳凰。2009年,日本先鋒電子經營陷入泥淖,被迫將Pioneer的品牌使用權出售給蘇寧。索尼連續8個財年連續虧損近700億元人民幣。東芝則是受到核電業務的拖累,2016財年預計凈虧580億人民幣,創造了日本製造商的最差業績,不得不出售最值錢的晶元業務。而曾讓中國人熱捧的三洋電器——那時誰家擺一台三洋電視或三洋洗衣機就足以俾睨鄰里——落得個投靠松下,又被松下拆解甩賣給海爾和投資基金的下場。

日本企業潰敗20年?這4大優勢依然力壓中國企業

日本最引以為傲的汽車業也醜聞不斷。第五大汽車製造商三菱汽車2016年4月承認油耗造假;1個月後,第二大輕型汽車生產商鈴木汽車也承認燃效數據造假;以成本控制和擴張速度而聞名的「豐田神話」也在2016年黯淡,將蟬聯4屆的全球銷售第一的寶座讓給了大眾……數據似乎也說明問題:21年前「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有99家日企,與美國雙峰並峙。2006年減少至70家;去年僅剩52家。「失去的20年」,居然讓「500強」中的日企銳減近一半。然而,這就可以斷定「日企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誠然,這20年的「潰敗」,讓日企內部的問題開始顯現和放大。媒體總結的痼疾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不能有效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經常因為「偽需求」而白白提升了成本,誤判了發展趨勢;

2、是重技術輕營銷,重研發輕用戶。超強的研發能力令不少日企盲目自信,而產業鏈迅速下沉、用戶市場愈加細分,令一些習慣集中化研發的日本品牌成為不能適應環境變化的恐龍;

3、「終生僱傭制」令日企的惰性和暮氣日益沉重,很多骨幹都是臨時工,陷入了「能人不用、用人不能」的怪圈;

4、日本企業在這20年里沒有成為中國經濟騰飛的最大贏家,出於提防或政治原因,日本在技術輸出和產品本土化方面逐漸掉隊,喪失了在中國消費市場的優勢地位,沒能收割「大國崛起」的紅利;

5、缺乏創新氛圍,加上線下服務體系的健全,導致日本缺乏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沒能佔據互聯網革命的制高點,

6、囿於機會成本,轉型緩慢,加上低價競爭,導致東芝和夏普等老牌企業陷入困境。

而提到低價競爭,很多中企不由得會心一笑。在一些中國品牌掀起的「低價絞殺戰」中,不善於貼身肉搏的日企遭受了沉重打擊,喪失了中低端消費市場,因此日企更加偏執地重視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的競爭力。很遺憾的是,日企既沒有在互聯網熱潮中開拓新領地,又不能痛下決心對自身進行結構性改革,還傲慢地錯失了中國市場,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進入下行通道。

日本企業潰敗20年?這4大優勢依然力壓中國企業

儘管日企呈現「風流都被雨打風吹去」的頹勢,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企業走出去至少比中國企業早了30年,對海外的經濟滲透可謂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有媒體報道稱,日本連續24年成為全球最大債權國,海外資產已經超越本土1.5倍之多,日本企業併購海外優質資產的步伐從未停止,而且在政治上擁有中企不具備的優勢。譬如日本海外資源的土地面積已達到日本本土的10倍,而中企2015年購買澳大利亞一處10萬平方公里牧場的計劃卻遭到否決,理由就是「國家安全」。為此,中企不得不改變策略,聯手澳大利亞女首富吉娜-萊因哈特組成中澳合資財團,共同競購這個澳大利亞最大的牧場。

除了先天的地緣政治因素帶來的優勢之外,日本企業自身還擁有一些中企比較缺乏的優秀素養:

1、腳踏實地,不浮不躁,細緻認真。日本企業的現有優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日本社會的高效治理。這首先體現在沒有急功近利和攀比之風的平和心態上。按年功序列固然會產生負面影響,但也令日本企業內部形成重視秩序、精益求精的優良作風。日企還普遍重視對新人的培養和對技術的積累傳承,容易形成迭代優勢。

2、日本公司的研發優勢依然無人能撼。日企一般將營收額的5-10%的作為研發成本,並制訂詳細的計劃,分為1-2年的開發設計,3-5年的應用研究,到5-10的基礎研究。日企普遍重視長遠利益,擁有戰略眼光,不會急功近利。

日本企業潰敗20年?這4大優勢依然力壓中國企業

3、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令日企能夠一直保持視野的開闊性與前瞻性。作為資源匱乏和嚴重老齡化的島嶼國家,日本一直憂心能源危機與人力短缺。這也讓日本在燃料電池和機器人的研發上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在自動駕駛汽車還沒有普及的當下,豐田公司已經開始著手對「飛行汽車」進行研發。

4、日本企業比較重視「民心相通」和塑造輿論形象。與「傻大黑粗」的投資方式不同,日本企業在「走出去」時很重視「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正是「BeltandRoad」倡議里「五通」的基礎。當然,在日企看來,「民心相通」其實就是「魅力攻勢」。譬如在「BeltandRoad」的必經之地緬甸,中企項目頻頻被叫停,而日本企業卻高歌猛進。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民心相通」上見了高低。日本企業相當重視投資對當地民眾和環境的影響,都會提前溝通,並通過在當地建設民心工程而收穫民意。在這方面,中企相對來說做得還不夠。

2011年,中企投資20多億美元的某水電站工程被緬方叫停,正是因為民眾擔心影響環境,且不會從中獲得什麼收益。2014年,中緬鐵路項目擱淺。與之產生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在緬甸的商會成員從53家猛增到300多家,日語培訓機構從44家增加到200多家。連緬甸的首家證券交易所都採用了日本的交易系統,緬甸最大的工業區入駐的也主要是日本企業。究其原因,除了政治氣候的變化外,主要還是在投資效果上,日本更貼近緬甸民眾的實際需求。與中方援建宏偉的緬甸國家會議中心不同,緬甸民眾能從身邊的變化中感受日本的善意。援助投票用的太陽能燈、遍布鄉村的「民心井」、為交通不便的地區修建橋樑和道路、日本企業提供的工作環境和穩定性更好、為緬甸民眾提供實實在在的工作崗位等,都令日企在所在國脫穎而出,成為民心所向。

而在塑造輿論形象方面,中企也落在日企之後。譬如在馬來西亞的高鐵工程競爭中,馬方對中企的技術、裝備、成本、性價比方面都青睞有加,唯獨提出「民眾對日企更加信任,日本的輿論形象更好」。這些都值得中企學習和警惕。事實證明,即使整體衰落了20年,日本企業依然是值得敬畏的勁敵。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在「BeltandRoad」倡議已經進入2.0時代的背景下,走到海外的中企肯定不止數十家央企。如何能夠走得好、走得穩、站得住、紮下根,其實日本企業已經提供了很多經驗和教訓。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如果中企在確保現有優勢的情況下,再學習和借鑒日本企業成功的秘訣,將產生不得了的效應。(完)

註:本文系「海外探客」獨家原創稿件,歡迎理性評論與科學指正。關注donatehour007,這裡有最另類最個性的國際新聞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探客 的精彩文章:

不僅來要錢!杜特爾特準備談談中菲之間最棘手的問題
意外之喜!文在寅剛上任就「猛懟」安倍,韓日裂痕加深
美方賣給沙特1000億武器:扼住東方大國的能源通道?
特朗普為中方送上「厚禮」?某些「分析家」太幼稚

TAG:海外探客 |

您可能感興趣

2018年中國IC設計企業營收前10強 紫光旗下兩企業強勢
2018年中國創新葯企業誰最「吸金」?
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木林森又上榜「晨日科技·事件」
《中國企業家》2018年度中國十大獨角獸榜單出爐 車好多集團入圍
創造力旺盛!2018年企業存儲領域熱門趨勢盤點
世界500強榜單出爐:中國企業上榜129家首超美國
時代的趨勢 中國製造2025中小企業如何快速升級
從佛山7個企業案例看中國製造業創新趨勢
2018年中國中央企業利潤總額1.7萬億元 創歷史最好水平
多益網路上榜「2018中國潛力遊戲企業」前三
2019年企業雲呈現五大技術發展趨勢!
2019年將大放異彩的13家區塊鏈企業
小米再登福布斯中國「2019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中國調降製造業增值稅稅率 3 個百分點,企業理論減負 6000 億元
凈利潤大漲1.8倍!高價內存讓美國第二大半導體企業賺翻了
全年盤點:2018年企業級數據存儲十大新聞
2018年世界最具創新力的11家醫藥企業
恆大10.6億元控股電池企業 造車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雲天勵飛入選「2018年中國硬科技領域創星企業50強」
大搜車榮膺「2019年度最具成長性新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