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歷史上的十大猛將之一,被敵人封為天王,卻被我們罵千年

此人是歷史上的十大猛將之一,被敵人封為天王,卻被我們罵千年

在中華民族近五千年的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他生於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長大後,他因頒布了一道命令而引起了一場大屠殺,但同時也挽救了北方的漢人,他便是被教科書有意隱藏起來卻被我們熟知的英雄冉閔。

千百年來,冉閔因為那道赫赫有名的「殺胡令」引起的一場大屠殺而被歷史古籍、歷史學家們稱為有意挑撥離間、毫無人性的殺人屠夫,的確,若以今天的角度去看,冉閔的舉動確是過於瘋狂,但我們看一段歷史,不應以現在的視角去評說,而因以當時的歷史環境、歷史背景去考量,考量冉閔頒布「殺胡令」的原因以及「殺胡令」後所帶來的實際影響,當將這些歷史因素充分考慮進去後,或許我們對冉閔的評價就會更加客觀真實。

在探究冉閔頒布「殺胡令」的原因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那段黑暗的歷史以及冉閔的人生經歷。

歷史背景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戰亂不斷的三國終於歸了晉,然而,誰也沒想到,短暫的近五十年後,晉王朝就爆發了因搶奪皇位而引起的「八王之亂」,而這八位爭奪皇位的王爺們為了能夠打敗對方竟紛紛引入了各胡族,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各胡族政權爭相地、野蠻般的侵入中原大地。最終,早已經國力空虛的西晉王朝就被入侵進來的匈奴人輕而易舉的滅了國。西晉一滅,北方和西域各胡族更是毫無顧忌的大肆入侵中原。從此,「五胡亂華」的慘劇便在中原大地上開始上演。

我們常說「五胡亂華」,而這五胡指的便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族,實際上,除了這五個較為我們熟知的胡族外,入塞的胡族還有白匈奴、白羯族、丁零、鐵弗、盧水胡九大石胡等,而這些胡族的主體幾乎都是金髮碧眼的白種人。此外,在這些胡族中,又以白匈奴、羯族、鮮卑族三族最為殘忍,他們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並將其稱為「雙角羊」,夜間供士兵姦淫,白天則宰殺烹食。就這樣,北方漢人正遭受著滅頂之災。

冉閔早期人生經歷

冉閔,字永增,生於公元322年左右,他的父親冉良是當時名震天下的乞活義軍的一員將領,在一次與羯趙的戰爭中,冉良身負重傷而被俘虜,不久便離世,而此時的冉閔才十一二歲,羯趙國主石勒見他聰明伶俐,就收他為養孫,並為其改名為石閔。成年後,石閔驍勇善戰,在羯趙與鮮卑的戰爭中多次立下戰功,並逐漸成長為羯趙的一名高級將領。

公元349年,石虎離世,其子十餘人為了爭奪皇位而互相殘殺,石閔便趁此機會複名為冉閔,之後,冉閔殺死了石虎子孫,滅掉了殘暴不仁的羯趙帝國並宣布建立了冉魏。冉魏剛建立不久,冉閔便頒布了那道赫赫有名的「殺胡令」:「凡內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斬,漢人斬一胡人首級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東門」,就這樣,中原大地上一場「無月不戰,互為相攻」的大屠殺便血性的展開了。

冉閔頒布「殺胡令」的原因分析

可以說,冉閔頒布了「殺胡令」的舉動確實過於瘋狂,因為它引起了一場無窮盡的屠殺,但我們是否去仔細考慮過冉閔頒布這「殺胡令」的真正動機呢?

千百年來,不少人都認為,冉閔頒布「殺胡令」意在挑撥離間,從而實現自己稱帝的私心,不可否認,冉閔或許真夾雜著此私心,但若完全將此想法視為冉閔頒布「殺胡令」的原因,那就顯得我們過於狹隘了。

要知道,冉閔的父親是乞活義軍的一名將領,而這乞活義軍便是為了漢人的生存而戰的,自然的,冉閔從小定會受到耳濡目染,相信在他的心裡,很早時就有了拯救漢人的夢想。父親死後,冉閔成為了石勒的養孫,而在這過程中,他定見過不少羯族及其它胡族對漢人的血腥屠殺,但自小就聰明伶俐的他此時也只能裝作視而不見。後來,機會終於來了,冉閔便抓住機會,將心中的怒火化為拯救漢人的動力而頒布了那道喚醒漢人抗爭的「殺胡令」。

「殺胡令」帶來的實際影響

「殺胡令」一出,之前只能被動的等待著挨宰的各地漢人紛紛拿起武器追殺胡族,冉閔更是率領其手下的冉魏大軍四處追殺各胡族。就這樣,在各地漢人的反擊下,在冉閔的領導下,北方各胡族又遭到了瘋狂的屠殺,而且個胡族之間為了能夠活命又互相展開了攻殺。最終,在一輪輪的屠殺中,胡族中的數百萬人退出中土,各自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從此遷回萬里之外的中亞老家,而最為兇狠的兩個民族羯族與白匈奴幾乎被屠殺殆盡。

據史載,在冉閔頒布「殺胡令」之前,北方漢人從西晉時期的2000萬銳減到400萬,而侵入中土的各胡族人數卻達到了驚人的600萬之多。經過「殺胡令」的大屠殺後,各胡族要麼慘死,要麼退出中土,而之前僅剩400萬人的漢族則終於贏得了喘息的機會。

試想,若沒有冉閔的這道過於瘋狂的「殺胡令」,那麼北方400萬漢人也定會被屠戮殆盡,自然的,習慣了擴張的胡人自會南下繼續屠殺南邊的漢人,那麼,歷史就真的不敢想像了。

冉閔為何被罵的很慘

「殺胡令」一出,冉魏政權便遭到了各胡族的聯手反擊,但冉閔卻帶領著他的冉魏大軍一次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瘋狂的殺伐中,胡人勢力銳減。然而,在一次與慕容鮮卑的戰爭中,冉閔為了解救上萬被俘的漢族少女而不惜孤身犯險,果不其然,他率領的一萬步軍陷入了慕容鮮卑十四萬大軍的包圍,最終,冉閔的朱龍戰馬因過度疲勞而倒下,冉閔被俘。不久後,冉閔就被慕容俊殺害,冉閔死後,上天似乎甚為悲慟,於是出現了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等反常現象。慕容俊大驚,於是派人前往冉閔就義的遏陘山祭祀並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即天降大雪,過人雙膝。

冉閔就義後,冉魏的臣子絕望至極,大部分紛紛守節自殺,少部分逃往東晉,沒一個投降前燕的,而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受辱,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誰料卻在途中遭到截擊並最終大多死傷殆盡。

那麼,冉閔為何被罵得很慘呢?除了他頒布「殺胡令」的舉動確實過於瘋狂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冉魏只存在了兩年的時間,而冉魏大臣在冉閔死後又大多自殺殉國,所以沒人給冉閔寫書立傳。成王敗寇自古以來皆如此,而作為勝利者的鮮卑人自然的將冉閔視為仇敵並在史書上將其臭罵一頓,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冉閔鐵血無情的形象就被人們流傳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北齊大將,與敵人廝殺一天砍壞十五把刀,被雷劈而不死
她是史上最凄慘的皇后,被立了六次,最後一次被敵人抓走當老婆
一人之下:張楚嵐最後的敵人不是全性而是他,一人之下第一梟雄
她是將門之後,年輕貌美,卻被敵人俘獲,下場讓人不忍心看
金庸小說:她是天下第一美人,卻愛上了一個敵人,最後出國了
五虎大將中的一人,第一次帶兵,敵人望風而降,他卻把敵人又逼反
此人從不上戰場,也未曾殺過一個敵人,建國後被授中將沒人有異議
蒙古帝國有多恐懼:將敵人兩兩相綁,然後,一刀斬下他們兩人的頭
她被敵人折磨了三天三夜,沒有出賣一個人,被殺害前她高喊五個字
和珅一生的三大敵人,兩個都是杜撰出來的,只有一人壓了他三十多年
這個女人生前,敵人以為她是男人,被折磨死後,世界都在紀念她
此人太無恥,大敵當前,他豪言要殺敵,皇帝一死,他直接跪迎敵人
他是康熙最害怕的敵人,被稱「半人半神」,將其毒死後激動到跪下
被敵人圍攻,他大喊「向我開炮」卻被俘虜,因此沉默多年不敢多言
此人幫中國,滅掉一強大的敵人,為何說此人本是漢奸,卻成英雄?
他是康熙最大的敵人,六年被討伐三次,此人的實力究竟有多大?
他曾一人消滅敵人一個連,晚年看抗日神劇時,也忍不住破口大罵
三國時期,此人殺人如麻,令敵人聞風喪膽,影響千年!
此人被敵人打敗後每天吃熊膽睡柴堆裝傻,二十年後竟然打敗了敵人
面對幾十倍的敵人,白刃血拚到最後一人,日軍稱:如此亡命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