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本色本真的語文味
我的語文課「《送元二使安西》組詩教學」在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評選中被評為部級優課。成功自然令人欣喜,但背後準備、打磨這節課的一波三折的過程以及其中所獲得的感悟,對於我的專業成長,則是更重要的東西。
這節課的打磨過程,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明詩意悟詩情
我選擇了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進行優課教學。在此詩中,詩人先寫渭城美景,在春草萌發、柳枝輕拂的大好春光里,好友將歷盡千難萬險,長途跋涉到達戰亂頻發的邊疆安西。
學習古詩不外乎就是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我將課堂的重點定在悟詩情。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語反覆咀嚼品味,讓學生在詩句中穿梭,深入體會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感。六年級的學生早已輕車熟路,理解此詩應該不在話下。因此,我決定選擇王維同題材的詩進行對比教學,在學習《送元二使安西》後,再引入他的《送別》和《送沈子歸江東》兩首詩,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思考:同樣是王維寫的送別詩,這幾首詩有什麼不同?
結果我發現,在缺少注釋、不了解寫作背景、不了解詩人與朋友關係的基礎上,學生不容易弄懂後兩首詩,難以學完組詩。於是,我把內容定位在學習《送元二使安西》後,再進行主題詩教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教什麼呢?我把目標定位於:1﹒朗讀並背誦課文;2﹒能結合注釋讀懂詩的意思並講下來,能想像詩句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相送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依據目標我進行了教學設計並試教。學生自讀古詩,結合注釋,小組合作理解詩句意思,之後感情朗讀。還沒咀嚼涵詠呢,學生就說出從「更盡」和「無故人」能看出朋友間那種難分難捨之情。一節課還沒結束,兩首詩就都學完了。
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我進行了反思。學生雖準確說出古詩要表達的情感,但是我總覺得課堂有淺嘗輒止之感。學生的感悟從何而來?「情」應是悟出來的,不是猜出來的。如果教學只滿足於此,課堂上不要教師,學生也能做到。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文剖析延伸
我再一次進行了文本細讀。王維所處的年代,各種民族衝突加劇,唐王朝不斷受到來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擾。元二將要去的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而設的都護府的簡稱。它處於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和它北面的玉門關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時也是軍事要塞。「玉門關」外基本是突厥的勢力範圍,而「陽關」內則完全屬於唐朝的領土。詩人清楚地了解戰爭的無情,也深知友人的遠征可謂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離或許就意味著永別。「勸君更盡一杯酒」,這酒中不僅浸透了詩人對友人的一片深摯情誼,更飽含著他對國家和平安寧的美好祝願!我被王維對元二的牽掛、不舍祝願感染了。在這樣的情感支配下,我將課堂重點定位在元二遠行的艱辛方面,以此凸顯詩人對友人的擔心、祝福、牽掛。
調整好教學設計後,我又進行了第二次試教。結果《送元二使安西》剛學習完,一節課就結束了,根本沒時間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什麼原因呢?回看教學過程,我發現,我在課堂上過度拓展,過於凸顯人文性了。
從春光無限的靜態畫面,到描寫春光春色春景的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我和學生們在賞景、吟詩中領略到渭城鳥語花香、楊柳依依的春之美好。
賞景之後是離別。納蘭性德《長相思》中描繪的戰亂視頻,學生看得膽戰心驚;合成的又一段視頻表現的是途經戈壁荒灘的艱險,學生看後唏噓不已,覺得難於上青天。看著學生的表情,聽著他們的感嘆,我提問:從詩人「勸君更盡一杯酒」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回答異彩紛呈:擔憂、祝福、感慨、企盼、期待……我暗喜:重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這節課難道說不成功?
冷靜下來,回味課堂,我又有些坐立不安。有必要藉助如此紛繁的多媒體手段嗎?學生在聲光電的轟炸下,能不「亂花漸欲迷人眼」?
課堂上不惜花費大量時間來進行人文剖析,而對於語文教學中倡導的重視工具性的理念,卻棄之不顧。相對第一次的試教,這次我是矯枉過正了。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工具性人文性結合
有了前兩次的試教經歷,我不再盲目地、匆忙地再次試教。怎麼以一種簡約的方式串起兩首詩的教學?怎麼讓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結合起來?怎麼讓古詩教學煥發出新意?幾經推倒重來,設計的種種方案,又一一被我自己否定。
我跟同伴交流我的困惑,同伴說古詩教學要讀悟結合,滲透寫法。一語驚醒夢中人。根據同伴點撥,我增加了「目標3」:「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會用學習《送元二使安西》的方法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課堂上,讀悟結合,要求學生先讀准讀好古詩的字音、節奏,嘗試讀出古詩的韻味。接著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圍繞「詩人在什麼情況下送別友人」和「怎樣送別友人」這兩個大問題自學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詩人王維的「詩中有畫」,理解詩人的感情,我有選擇地使用了多媒體:一幅楊柳圖不僅展現了柳條柔媚的腰肢,展示了春天獨特的魅力,還表現了古代酒肆中三五人群圍坐或觥籌交錯或暢敘幽情的閑適。這樣的景緻最適合友人飲酒吟詩、遊玩踏青。一張古代中國的地形圖表現了詩人所處的渭城和元二將要去的目的地之間的距離。這樣的距離乘坐當時最好的交通工具——馬,也得走上半年多;更重要的是元二背井離鄉的路上布滿了險惡,黃沙、礫石、狂風隨時可能突襲。分別之斯,即成永訣。六年後,王維與世長辭。其間他們再沒機會相「見」。我選用了幾張表現荒灘戈壁的圖片,配以情景引讀,學生讀得入情入境。在景與情的交融中,學生了解了反襯的寫法。
然後,根據「在什麼情況下送別」和「怎樣送別」的自學導引,學生完成了對主題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學習。交流中我發現,學生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在吟誦中能夠表達自己的收穫。
幾教送別詩的經歷,讓我對古詩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古詩看起來簡單,但其中蘊含的元素實在太多。如何取捨?我想應該是「刪繁就簡三秋樹」。教學即做人,讓課堂回歸本色、本真,方能散發出濃濃的語文味。少一分浮躁,多一分寧靜;少一分功利,多一分求實;少一分在意,多一分隨心。心無旁騖,方能至善至美。
(作者:張靜,單位: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雲灣光彩小學)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17日第10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