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仇富既不應該、也無必要?

為什麼說仇富既不應該、也無必要?






絕大多數富人只是紙上的富貴,他們真正消費掉的財富只是很小一部分,而且即使是消費掉的部分,也為社會創造了就業機會。無論是消費掉的、未消費掉的,富人死後錢帶不走,最終也是要回歸社會的,我們有的國民仇恨富人,其實既不應該、也無必要。



作者:馮學榮




張先生是某知名房地產開發公司(上市公司)的老總,他的總財富估值是100個億,我們在本文中考察他的財富以及消費,看看像他這樣的富人,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首先張先生的100個億財富,90%是他上市公司的股權,他必須將他所有的股權賣掉,他才能將他的財富兌現,但實際上事業如日中天的他,是不會賣掉公司股權、隱退南山的,所以從實質上來說,張先生100個億的財富,其中有90%是紙上富貴,他真正能夠掌握和操縱的現金財富,其實只有10個億。




那麼,張先生是怎樣花這10個億的呢?




首先,張先生要吃飯,我們大家可不要以為張先生是超級富豪,所以他的飲食與普通老百姓不一樣,事實上恰恰相反,基本上越是富人,就越懂得飲食健康,所以和大家想像的並不一樣,張先生其實吃的非常樸素、十分簡單,他吃什麼呢?他吃的是:豆腐、青菜、魚、雞、水果……都是家常菜,換句話說,儘管張先生是富人,但是他的飲食和老百姓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一日三餐,都是那些菜,更多的時候,反而是老百姓才敢大魚大肉,吃得比張先生更瀟洒。所以,張先生花在飲食上面的錢其實很少,而更重要的是,張先生花在菜市場的錢,菜市場的攤檔主是直接賺到了。




當然,張先生作為富人,他穿衣服還是比一般百姓家是要講究的,基本上一套西裝要一萬元,一雙皮鞋也要一千元以上,但是張先生花在購買高檔西裝和皮鞋上面的錢,其實是間接為西裝服裝廠、高檔皮鞋廠提供了就業機會,他每買一套西裝,服裝店賺了兩千,制衣廠主賺了三千,織布廠主賺了一千,物流賺了一千,制衣廠和織布廠的工人各賺了一千,廠房房東賺了一千。當然了,這是非常粗略的說法。但其道理是很清楚的:富人花很多錢買高檔的服裝,這個對社會並不是壞事,老百姓因為他的消費行為,賺到了錢。




富人會買房子,沒錯,張先生也不例外,他在上海市的周邊買了10套房產,這很招人恨,可是我們要細細分析之,我們可以發現,正是因為張先生有買房的行為,所以出身蘇北地區的建築工人才有脫離農村、進城務工賺錢的機會,正是因為張先生有買房的行為,所以才拉動了裝修、家電、物業、物流、鋼鐵、水泥……各行各業的增長,並催生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說的更明白一點,張先生購買10套房產的行為,不但沒有對社會構成危害,而且恰恰相反,是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飯碗。




此外,富人要坐豪車,對不對?對的,而且往往是外國車,很遺憾,張先生未能免俗,他買了一台300萬的德國車,儘管說這300萬之中有一部分是被德國人賺走了,但是與其同時,以下的人也從中分到了一杯羹:中國船運公司的海員、德資公司的中國籍員工、碼頭物流倉儲行業的工人、汽車貿易行的老闆和員工、汽修工人……一大幫的人,隨著張先生購買豪車的行為,賺到了自己幾個禮拜、甚至是幾個月的口糧,我們不妨想一想,假設像張先生這樣的富人不買豪車,那麼這部分的海員、碼頭工人、汽修工人就會失業,失業人員就會跑到你的家門口來討飯,如果你不施捨,他們就要搶你的,你願意嗎?你顯然不願意。所以說到底,富人消費豪車的行為,儘管招人恨,但卻是有益於全社會的事情,包括對你對我,其實在暗中也是有利的,只是你我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罷了。




衣食住行四大需求,其實只消耗張先生一小部分的可控財富,張先生真正花錢的地方,其實是在投資。張先生本身房地產公司的業務就夠他忙了,他根本沒有時間再去忙別的事業,但是他又不甘心讓錢閑置起來,怎麼辦呢?投資。例如說,他有一個朋友要辦一個服裝廠,張先生只管投資五百萬,張先生不用操心,業務都由他的朋友來管,掙到錢是五五分賬,張先生投進去了,兩年後,服裝廠虧損,張先生血本無歸,那麼張先生這五百萬實際上是到哪裡去了呢?答案就是,張先生這五百萬,其實是被以下這些人賺走了:工廠員工、廠房房東、物流工人、原料提供商、外貿跟單員、文具公司、機床廠、模具廠……說到底,張先生這五百萬,就是以「虧本」的方式,分給社會大眾,變成社會大眾的盤中餐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投資成功。例如說張先生還有另外五百萬,是投給了一個做網路租車平台的朋友,結果一年後做成了,公司盈利,張先生分到了紅利,兩年後更是連本帶利都收回了,五百萬變成了一千萬,可是我們千萬不要忌恨張先生賺到錢了,事實上他的投資成功了,社會上跟著開飯的人也更多了,張先生投資的網約車平台做成功了,首先解決了平台100個辦公室員工的就業,此外還有以下這一大群人跟著賺到了錢:網約車的車主、軟體開發人員、銀行信用卡從業人員、加油站工人、電信行業從業者……就是連坐車的乘客也賺到了錢,因為網約車便宜,乘客節省了,就是賺到了。




所以,富豪張先生的閑錢投入市場,無論是盈是虧,最終都是被社會成員賺走了,尤其是當他投資的項目成功之後,錢發揮的社會效益最大,創造的財富最多,而跟著找到工作的人也最多,總之,張先生的投資行為,對社會而言,可以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那麼,張先生的衣食住行和投資,錢都用不完,怎麼辦呢?張先生確實用不上的現金,有一千萬元存在銀行里,可即便是「躺」在銀行里的這一千萬,也沒有閑著,因為銀行會將這一千萬元借出去,借給誰呢?借給企業家,因為有許多的企業家有好的項目,只是缺資金,於是這些企業家會找銀行借錢,實際上是借走了張先生存的一千萬,所以張先生在銀行里這一千萬,其實又投入了市場,帶動了消費,創造了就業,又有一大群人跟著這筆錢,找到了飯吃。



我們社會上有許多人仇富,就喜歡讀到富人早死的新聞,沒錯,大富豪張先生也是凡人,他最終也是要老死的,張先生在臨死的時候感嘆:自己辛辛苦苦一生,賺了100個億,自己拚命花,也只花了不到三千萬,絕大部分的財富,死了都帶不走,而是留了下來,幸虧有個兒子繼承財富,否則就都是替別人乾的,可問題是張先生的兒子也花不完這些財富,因為張先生的兒子也是企業家,他賺錢的能力比他父親更強,所以這個問題其實十分有趣:我們社會上大多數富人的錢,他們都是花不完的,剩餘的大部分最終是以各種形式,回到了社會當中,所以我們從富豪的一生來看,實質上大多數的財富都是紙上富貴,富人只能花掉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說到這裡,我們回到「仇富」這個老話題上來,我們說仇富不應該,因為富人的錢並不是搶來的,而是他自己創造的。仇富同時也是不必要的,因為富人賺到錢對社會並不是壞事,而恰恰是好事,因為他的錢無論消費也好、投資也好,最終也是要被大家賺走的。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看文章不過癮?掃碼關注,更多精彩等你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朝鮮最高機密: 金正恩暗藏的10個秘密!
令人咋舌!史上十大最淫.亂帝,第一居然是他!
以色列的復仇:不能讓一個德國納粹分子壽終正寢!
印度當年被中國教訓的有多慘 國內都看不到!

TAG:世界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既不能嫌貧愛富,也不能仇富尚貧
「爸爸為什麼要上班?」這樣回答可能會讓孩子長大自卑仇富和啃老
他出身貴族卻非常「仇富」,不僅痛恨富人,還非常痛恨錢
馮小剛:因為我有錢啊,窮人們要整死我啊!網友:我們不是仇富
你怎麼看待那些喜歡炫耀的人?是仇富心理在作祟
這個霸道奶奶對孩子的愛,不會讓人有仇富的心理
為什麼日本人不仇富?
他出身皇族卻是古代史上仇富第一人,不僅痛恨富人,還非常痛恨錢
看了王詩齡的現狀,還好意思吐槽李湘母女?網友評論仇富而已
炫富被踢:仇富的家長 能教出不拜金的孩子嗎?
劉姥姥看到賈母的富貴日子居然不仇富,當然是有原因的
魯迅「愛錢」也「仇富」,從小康墜入貧困,方知金錢之可貴
汽車禮讓流浪狗,它竟這樣「報恩」?圍觀群眾分析,是仇富心理
仇富是病:有能力的人,即便去放羊種地,也比普通人強
為什麼朱元璋會有仇富心理?
滿堂紅地基抗震嗎?左右鄰居仇富不讓打樁,震區的我很擔心
別再仇富了,窮人和富人之間永遠跨不過這四點差距!
讀明朝王子朱載堉的一首散曲,看其如何淋漓盡致表達「仇富」心態
猶太人是怎麼從新富群體 變成仇富和排外的替罪羊的
有3套房的人都過著怎樣的生活?網友分享親身經歷,仇富者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