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時代施行的這個制度,使得司馬氏代魏而沒有人起兵勤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等宗室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攻佔皇宮、城門等據點,並控制朝廷和太后,然後以太后的名義下詔招降曹爽一黨。大司農桓范卻帶著印信,騙開城門逃出城去。
桓范找到曹爽,建議曹爽帶領皇帝到許昌,憑大司農印信調動天下糧倉,再由皇帝號令,發動天下軍隊攻打洛陽。
奈何曹爽不聽,向司馬懿投降了。果不其然如司馬懿在聽到大司農帶著印信逃出城後,一點也不著急,他說曹爽是「駑馬戀棧豆」,貪戀那京師里的一畝三分地,只要許他在京師的好處,他不會聽任何人的勸,不會離開京師的。
司馬家族發動高平陵政變後,各地曹魏宗師沒有一個起兵的,到後來司馬炎正式建立晉朝,也沒有一個曹魏子弟起兵。何也?
這個原因根源於曹丕上台後對曹氏宗族的過度防範。
曹丕對各位親王具有嚴格的限制,這時候的親王只是有一個王爵的虛名,寄住在封國采邑之上,沒有實際的軍事力量。各封國配備100來個的老弱殘兵,只是夠用來保護王府的安全。限制藩王離境,不準到京師朝見。曹丕在各封國設立防輔,監國謁者,負責監視。藩王雖貴為王爵,卻沒有藩王的威風,和一個普通百姓差不多,甚至連普通百姓的基本人權都沒有。國家法令對藩王的約束十分嚴厲,甚至姻親之間都不能來往。
曹叡去世後,曹芳繼位,243年,曹操的堂侄子、皇族曹囧給12歲的皇帝曹芳寫信,這時候控制朝政的是曹爽,實際上是寫給曹爽,信件內容很精彩,我們不得不讚歎曹家人的文字水平,信件內容摘要如下:
「從前,夏商周都傳了數十代,而秦王朝只傳到了二世就滅亡了,原因在哪裡?因為夏商周的君王,跟封國國君,共同管理人民,所以封國國君跟天子,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而秦王朝則由君王單獨統治人民,一旦危急,沒有人伸出援手。「
秦朝因「子弟無尺寸之封,功臣無立錐之地,內無宗子以自毗輔,外無諸侯以為藩衛,仁心不加於親戚,惠澤不流於枝葉」,在秦末起義不斷時,沒有宗室來救援;
「西漢王朝看到了秦朝的缺陷,於是大力分封皇族子弟,後來呂姓家族(劉邦老婆呂雉的娘家人)控制政府,打擊劉姓家族,但劉姓家族卻安如泰山,毫不動搖,就是因為封國國君力量強大,堅如磐石。」
總之,曹囧指出,君主專制國家要同時任用皇族成員和外族成員。過於信任皇族成員,會造成皇族自相殘殺和國家人才被壓制的慘痛局面。而過於信任外姓大臣,又會產生皇帝江山被他人奪取的情況。所以,要同時避免皇族和外姓權力過大的現象,保持二者掌握權利的平衡。
也就是:
夫泉竭則流涸,根朽則葉枯;枝繁者蔭根,條落者本孤。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殭",以扶之者眾也。此言雖小,可以譬大。
分權和集權要把握好度啊,借鑒歷史但矯枉過正就不好咯。
※古代官員「七十而致仕」的制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執行的?
※沒有這個權力交接制度,大名鼎鼎的羅馬五賢帝的黃金時代就不會有
※隋唐時期一直沿用的府兵制度,為何會被募兵制度全面取代?
※清代的馬政制度是如何確立的,推行狀況如何?
※伯克制度是怎麼回事,清代進行了怎樣的改革?
※清朝皇帝的勤勉是有原因的,一切都得從制度說起!
※古代窮人娶不起老婆如何傳宗接代?有一制度十分有效,卻侮辱女性
※服兵役還有世襲制?這個奇葩國家沒有徵兵制度,當兵只為了掙錢
※古代「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女性之間是如何相處的?爭得你死我活
※漢武帝創立了一種制度,竟為北魏代代相傳,可憐無數太子沒了母親
※在古代殉葬制度,有哪些帝王的殉葬,最為殘忍?
※花木蘭十二年沒被發現是個女人,要感謝北魏的騎兵制度
※漢代侯爵竟與公侯伯子男無關?巧妙的制度設計激勵一代代人立軍功
※古時針對逃兵的殘忍制度:曹操這項政策最絕,許多人都苦不堪言
※運行千年的宰相制度為什麼會被朱元璋廢除?胡惟庸:我只是背鍋俠
※明代是如何有效扼制外戚干政的?這些制度又是何時開始敗壞?
※同樣是為了防止親王作亂,但這兩個朝代的制度卻相反
※紂王寵妃而無道,武王伐之,武王在商朝的廢墟上制定了什麼制度?
※古代打仗,士兵寂寞了如何維持軍隊制度,真是奇思妙想
※古代官員的休假制度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