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看懂了這個,再也不用擔心四季外感了!

看懂了這個,再也不用擔心四季外感了!

看懂了這個,再也不用擔心四季外感了!



小編導讀


感冒看是小病,一旦得上,也是很折磨人的!尤其是四季外感,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外感時邪或非時之邪鑽了空子,讓外感找上門!一年四季,外感隨時待命,只需要一個小小的機會,它就能得逞。被外感盯上怎麼辦?針葯大師高鳳桐針灸治外感有講究,詳見正文!


四季外感是由於外感時邪或非時之邪所引起的各種發熱病症。因而除包括一般傷風感冒外,也包括四季常見的溫熱病。

一、概述


人體體溫相對恆定,不因外界溫度的差異而有所改變,保持在37℃左右。由於飲食、運動、環境、情緒和性別的關係,體溫可能有暫時的輕微波動,但此無臨床意義。發熱則是指病理性的體溫升高。外感發熱是指外感因素導致的病理性體溫升高,其在內科疾病的發病率中佔有較高的比例,影響工作和生活,嚴重者可出現神昏譫語、抽搐驚厥,甚至危及生命。中醫藥對外感發熱有系統的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具有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二、辨證論治


高老認為:因春、夏、秋、冬四季氣候各有不同,時令之氣也各異。在春為風,在夏為暑、為濕,在秋為燥,在冬為寒。若氣候反常,又為非時不正之氣。無論時邪或非時之邪,感傷人體,皆可產生各種不同的熱性病症。但又同屬外感,邪氣由表入里,在病變過程中多有相同之處。茲就四季外感的主要表現及其常用針灸、中藥治療簡述如下。


(一)春季外感


1


風寒表證


頭痛身熱,惡寒,鼻塞流清涕,身痛無汗,有時咳嗽,苔薄白,脈弦緊。治宜辛溫解表。


針灸


取穴:大椎、外關、合谷。

手法:宜用補法,留針1小時。


藥物


處方:荊芥穗6g,防風6g,陳皮6g,浙貝母6g,桔梗6g,杏仁6g,淡豆豉6g。


2


風熱表證


頭痛身熱,惡風汗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舌苔微黃,脈浮數。治宜辛涼解表。


針灸


取穴:大椎、外關、合谷。


手法:宜用瀉法,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桑葉12g,菊花9g,杏仁9g,浙貝母9g,金銀花9g,連翹9g,鮮蘆根24g。


若惡風很輕微,頭痛身熱較重,口渴喜冷飲,苔微黃,脈數者,治宜清熱解表。針刺加少商、商陽,用三棱針刺破放血少許,藥物則加天花粉9g,竹茹9g,生石膏12g。


3


表裡俱熱


頭痛熱盛,不惡寒而惡熱,口渴引飲,舌苔化燥或黃或焦或絳,脈滑數有力。治宜涼解。


針灸


取穴:少商、商陽、關沖、外關、合谷。


手法:少商、商陽、關衝刺破放血少許,外關、合谷用瀉法,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生石膏15g,生知母9g,杏仁9g,大青葉9g,天花粉12g,生甘草9g,葛根1.5g,鮮石斛12g,鮮蘆根30g。

4


里熱鬱結


身壯熱,口渴甚,面紅目赤,甚或譫語,大便燥結不下,腹滿拒按,舌苔或生芒刺,脈數有力。治宜清熱通便。


針灸


取穴:手十宣、合谷、曲池、足三里。


手法:手十宣刺破出血,合谷、曲池、足三里用瀉法,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生石膏30g,生知母15g,生甘草9g,金銀花15g,連翹15g,鮮石斛24g,大黃9g,元明粉6g,枳實9g,葛根1.2g。


若壯熱火熾,神昏譫語,氣粗痰盛,舌絳齒燥,脈數有力者,多屬邪熱內陷,中宮熱閉;治宜涼香清升。針刺加內關、中沖、少澤用瀉法,不留針;藥物用安宮牛黃丸或局方至寶丹,水研沖服,每服1丸,日服2~3丸。


5

病後陰虛,脾胃不和


病邪已去,尚有餘熱,口渴咽干,飲食無味,大便不調,舌凈,脈無力或略數。治宜益陰調胃。


針灸


取穴:三陰交、復溜、太溪、足三里、曲池。


手法:三陰交、復溜、太溪用補法,足三里、曲池用瀉法,皆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生地黃9g,玄參9g,麥冬9g,荷葉9g,鮮石斛12g,冬瓜仁9g,扁豆皮9g,全瓜蔞9g,枳殼6g,竹茹6g,天花粉9g,浙貝母9g。


本病屬單純春季傷風者,病變最輕,絕大多數能從表而解。其中針大椎、外關、合谷用補法通陽解表治風寒,用瀉法清解表邪治風熱。藥物用防風、荊芥穗辛溫芳香能祛風治惡寒,淡豆豉能解表發汗,金銀花、連翹、薄荷、桑葉、菊花、鮮蘆根等辛涼之品能解表散風熱。因皮毛通於肺,故解表中必兼用杏仁、浙貝母、桔梗等理肺之品。若兼里熱者,加針少商、商陽放血清熱,藥物中加天花粉、竹茹、生石膏能清里熱。


若內熱邪結,風寒外束或春季過暖,非時之氣所傷者,一般表證較輕,或很快熱邪入里,內熱較重。若表裡俱熱,尚可表裡雙解。若里熱鬱結陽明熱盛者,須用清熱通便之法;無大便燥結者,藥物中減去大黃、元明粉、枳實,僅用白虎湯加減清熱解毒即可。關於白虎湯中的生石膏,能清化內外之熱,一般用量為15g左右,重用時可達1~3兩,但須打碎先煎其效方著。石膏主治陽明內蒸之熱,雖能解肌,但無汗時一定慎用,若用時一定少佐宣通之品如葛根之類,每用生石膏30g少佐0.9~1.2g,石膏用量增加,葛根用量亦增,但葛根用量最多不超過3g。若邪熱內陷,神志昏迷者,針手十宣、中沖、少澤放血能清熱開竅,針內關能清心包內熱;藥物用局方至寶丹等能清熱解毒,通脈腑、宣竅絡。


本病表證易治,但不能忽視,應及時治療。若里熱鬱結,其病多重,病情變化亦較複雜,應掌握時機,直中病害。切不可醫無主見,用針用藥輕來輕去、拖延病程,這樣極易損傷津液,造成治療上的困難。當邪熱已解,正虛陰傷者,病後調理仍屬重要,其中針灸、藥物皆為清餘熱、益陰生津、健脾開胃之法。

(二)夏季外感


1


傷暑


(1)表熱


頭痛頭昏,發熱發汗,微惡寒,口渴心煩,全身酸痛不適,苔微白,脈浮弦有力。治宜宣解。


針灸


取穴:曲池、外關、合谷。


手法:宜用瀉法,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藿香9g,香薷4.5g,白芷6g,杏仁9g,陳皮9g,竹茹9g,甘草6g,竹葉6g。

本病多因夏季炎熱,被風冷所傷,表閉汗不得出,因而不論用針用藥,皆以得汗而解。針灸用瀉法,曲池清暑熱,外關、合谷宣陽透表。藥物用藿香能祛惡氣清暑,香薷、白芷是夏季常用發汗解表之品,陳皮、生甘草、竹茹、竹葉能和中清化。


(2)里寒


發熱惡寒,發熱輕,惡寒重,腹痛,喜溫喜按,嘔吐,嘔吐物較清稀,甚則嘔吐清水,腹瀉,瀉下清稀,甚則四肢厥冷,舌淡,苔薄白,脈緊。治宜溫中化濕。


針灸


取穴:關元、中脘、天樞、足三里。


手法:灸關元5~10壯;針中脘、天樞、足三里用補法,留針1小時。


藥物


處方:藿香9g,厚朴4.5g,蒼朮6g,茯苓9g,甘草6g,砂仁4.5g,烏葯9g,半夏6g,生薑6g,大棗5枚。


本證多因暑熱貪涼,寒邪傷里所致。吐瀉肢冷者宜先灸關元,溫下元而止瀉;再針中脘、天樞、足三里,用補法,能溫中調和腸胃。藥物用藿香、砂仁、烏葯、生薑、大棗溫中散寒,蒼朮、厚朴、茯苓、半夏、甘草調中和胃。


2

暑溫


(1)輕症


頭痛頭暈,面赤唇乾,身熱汗出,口渴不思飲,心煩悶,或有咳嗽,苔白或黃,脈洪數右勝於左。治宜清暑宣解。


針灸


取穴:尺澤、列缺、合谷、少商。


手法:宜用瀉法,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藿香9g,佩蘭9g,連翹9g,金銀花12g,扁豆皮9g,荷葉9g,杏仁9g,滑石12g(包煎),生甘草9g。


若壯熱大汗者,刺破尺澤處脈絡放血少許;藥物於前方中加生石膏12g,生知母9g。若身熱無汗者,針刺加大椎、外關用補法,留針1小時;藥物於前方中加香薷9g。若口不渴,頭暈甚,胸悶,苔白膩,脈濡等濕重者,針灸改用列缺、合谷、曲池、足三里用瀉法,留針30分鐘;藥物於前方中加蒼朮9g,薏苡仁15g,法半夏9g。


(2)重症

頭痛項強,高熱神昏,煩躁不安,有時譫語,舌苔黃燥,舌質赤尖紅,脈數。為暑熱內陷,中宮熱閉;治宜清熱開竅。


針灸


取穴:中沖、關沖、內關、人中。


手法:中沖、關衝刺破出血,內關、人中用瀉法,重刺不留針。


藥物


處方:犀角(現用水牛角代,磨汁沖服,下同)3g,生地黃12g,玄參12g,黃連3g,金銀花12g,連翹12g,紫雪丹3g(另包沖服)。


若神昏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牙關緊閉,痰聲轆轆,脈沉數或弦者,系暑熱內陷,引動肝風。針刺加肩髃、曲池、合谷、陽陵泉用瀉法,重刺不留針。藥物處方:石菖蒲9g,鬱金6g,鉤藤9g,遠志9g,鮮石斛24g,安宮牛黃丸1丸(研碎兌服)。暑溫病多因內有伏熱,外感暑邪,暑熱鬱結所致。輕症者用清涼祛暑之法,一般容易治癒。重症者病情多危,必須先用清熱開竅、化痰息風諸法,待熱退、神志清醒後,始可減去安宮牛黃丸或犀角、紫雪散之類。但暑證多兼濕邪,應與濕溫參照治療。


(三)秋季外感


1


偏涼


頭痛,惡寒發熱,無汗,鼻塞乾咳,口乾咽燥,唇乾而裂,皮膚乾燥,胸悶不適,苔薄白,脈微浮略澀。治宜宣肺潤燥。


針灸


取穴:尺澤、列缺、合谷。


手法:尺澤、列缺用瀉法,合谷用補法,皆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蘇葉9g,杏仁9g,浙貝母9g,淡豆豉6g,沙參9g,玉竹9g,生甘草9g,麥冬9g,桔梗4.5g。


2


偏溫


頭痛身熱,惡寒輕或無,乾咳不爽,痰少而黏,口乾唇燥,咽喉干痛,口渴心煩,舌質紅赤,苔白微黃,脈浮數。治宜涼潤。


針灸


取穴:尺澤、列缺、太溪。


手法:尺澤、列缺用瀉法,太溪用補法,皆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桑葉9g,杏仁9g,浙貝母9g,玉竹9g,枇杷葉9g,麥冬9g,天花粉9g,沙參9g,生甘草6g。


以上二證系燥氣所傷。夏日炎熱,出汗較多,衛表固外之能已減。若入秋涼爽,西風肅殺時,多外感偏涼;若秋季久晴無雨,秋陽暴暖時,多外感偏溫。但燥氣為水火消耗之氣,極易損傷津液,治療以潤為佳,切忌汗利之品。偏涼者須防傷津,忌用辛散;針刺尺澤、列缺用瀉法理肺,合谷用補法宣肺透表;藥物用沙參、麥冬、玉竹滋陰潤燥,蘇葉、杏仁、浙貝母、淡豆豉宣肺解表,桔梗、生甘草清肺解毒治咽喉干痛。若偏溫者注意保津,須重清熱,宜清涼甘潤;針刺去合谷用太溪,能滋陰潤燥;處方中去蘇葉、淡豆豉、桔梗,加入桑葉、枇杷葉、天花粉等涼潤之品,熱重者亦可加生石膏9g。


3


寒熱似瘧


脘痞胸悶,口渴煩躁,諸症午後增重,入暮更劇,至天明汗出症減,每日如是,病多纏綿;苔白膩,脈沉數。此系秋感新涼外束,伏熱內動;治宜清宣化解。


針灸


取穴:曲池、合谷、支溝、液門。


手法:宜用瀉法,留針1小時。


藥物


處方:金銀花9g,連翹9g,杏仁9g,滑石9g(包煎),藿香9g,佩蘭9g,陳皮9g,荷葉9g,青蒿9g。


若舌赤口渴,午後熱重無汗者,系熱在陰分,治宜益陰清透。針刺加復溜用補法,外關用瀉法,留針30分鐘;藥物於前方中減滑石、陳皮,加赤芍9g,麥冬9g。若口渴身熱大汗出者,系壯熱過重,治宜涼解。針刺加足三里,皆用瀉法重刺不留針。藥物於前方中減滑石、陳皮,加生石膏12g,生知母9g,麥冬9g。若寒熱已退,食欲不振,大便不調者,此系病後脾胃不和,治宜清熱調中。針刺曲池、合谷用瀉法,留針30分鐘。藥物處方:滑石12g,黃芩9g,陳皮6g,通草3g,荷葉9g,厚朴3g,冬瓜仁15g,佩蘭9g。


本病多因夏季外感暑邪,未能即發,潛伏於內,至秋季新感而誘發。若霜降以前發病者較輕,霜降以後發病者較重。病情變化有深淺、偏濕、偏熱的不同,臨床中應根據癥狀、舌苔、脈象等辨證施治,方不致有誤。


(四)冬季外感


1


病之初起


惡寒發熱,頭痛,全身酸疼,無力,鼻塞聲重,流清涕,噴嚏時作,咳嗽,胸悶,苔薄,脈浮。此系風寒外束,肺氣不宣;治宜解表宣肺。


針灸


取穴:風府、大椎、風門、外關、合谷。


手法:風府、風門用瀉法,不留針;大椎、外關、合谷用補法,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蘇葉9g,杏仁9g,防風6g,竹茹6g,川貝9g,荊芥穗9g,淡豆豉9g。


若頭痛身熱,微惡寒,身痛,口渴,苔黃白,脈浮數者,治宜清解。針刺去風府、風門,余用上法。藥物處方:金銀花9g,連翹9g,荊芥穗6g,杏仁9g,浙貝母9g,天花粉9g,鮮蘆根24g。


2


病過數日


已無惡寒身熱,鼻涕變稠,咳嗽未減,痰多不爽,胸悶不適,苔微黃,脈數。治宜清肺化痰。


針灸


取穴:肺俞、尺澤、列缺、魚際。


手法:宜用瀉法,留針30分鐘。


藥物


處方:浙貝母9g,黃芩9g,杏仁9g,桔梗6g,陳皮6g,法半夏9g,前胡6g,款冬花6g,茯苓9g,甘草6g。


冬季外感最易傷肺,多有咳嗽,病之初起,急當宣肺解表,往往得汗而愈。如針大椎、外關、合谷用補法,可以助陽通表而發汗;風寒重者用風府、風門,能祛風清頭理肺。藥物處方:有惡寒、口不渴者,用蘇葉、防風、淡豆豉;惡寒輕、熱重口渴者,用金銀花、連翹、天花粉、蘆根等;但皆宜用荊芥穗、杏仁、貝母等解表宣肺之品;若體虛外感者,亦應適當加入党參、白朮、大棗等助氣之品;若表證已解,仍有咳嗽痰多者,須用清肺化痰之法,以免致成咳嗽諸症。


總之,四季外感必有表證,總宜解表宣透為主,治療關鍵也在於此,若能及時處理,一般病人皆能邪除而病解。若有延誤,或邪盛體弱,邪氣入里以致陽明熱結,且易發各種兼症。其治療以清熱為主,並根據邪氣的不同性質及兼症等辨證施治。此時病情多變,變化迅速而複雜,病人的安危轉變多在此時,因而必須隨症策應,妥善處理。若病情轉重則邪熱內陷,竅閉神昏或引動肝風而發抽搐,當以清熱開竅或鎮肝息風為主,此雖陰證,治療得當,也常轉危為安。至於病後調理,皆宜以調胃為主,是熱性病長期卧床後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療環節,亦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快速領悟方劑智慧!
眩暈困人無數,名中醫破解眩暈「迷魂陣」!
你的身體如何,看這裡就知道!
四逆散化裁,老中醫妙手成就慢性胃炎屢試屢驗方
百病從肝治:肝病的治療方法,早看早受益!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經期可以吃榴槤嗎?嘴饞的你看了這個再也不用擔心了
看完這些,再也不用擔心換季沒有衣服穿了!
看完這個,再也不用擔心個人陳述了!
做對這件事,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感冒了!
用了這個神器,女友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腰不好了!
汽車的大小保養分別做哪些項目,周期又是多久?了解這些,再也不用擔心被騙了
只要做好了這幾點,女人再也不用擔心宮寒的問題了
不要再瞎擔心了,做四維前這樣做,一次就可以過
告別烏龜硬拉,看了這個,再也不用擔心下背問題了
有了它,再也不用擔心「摔跟頭」了!
有了這份清單,去日本看櫻花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不知道吃什麼了
夏天到了,你還在擔心蟑螂了,那還不趕緊看看這個
有了這個土方子,再也不用擔心濕疹問題了!
有了它,再也不用擔心眼睛小了
夏天這樣穿,再也不用擔心腿粗不好看!
有了這本書,媽媽再也不擔心你處不著對象,每一條都能讓人濕了眼眶
支付限額了?看看這裡,不用擔心!
夏季孕媽感冒別擔心,這樣做不用吃藥也能好,你都做對了嗎?
這兩個穴位記住了,寶寶咳嗽就再也不用擔心了!
十條笑話:你再也不用擔心自己不夠漂亮了!這可是上等的牛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