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有一座墓身份未明,曾多次被盜毀,考古發掘後,有一驚喜發現
在陝西漢中市城固縣有一座墓地,據當地人所傳為張騫墓,但由於此墓被多次盜掘毀損,地面殘留文物也都是清代人所建,所以也難以確認這座饅頭狀的土堆到底是不是張騫墓。
(張騫雕像)
直到1938年,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考古委員會對這座身份未明的墓地進行了挖掘,在甬道內清理出了一塊刻有"博望造銘"的封泥,封泥長2.2厘米、厚0.4厘米,方形。這無疑來說是一個天大的驚喜,因為這塊封泥上的這四個字確認了漢博望侯張騫墓的所在,這位開闢了絲綢之路的名人的陵墓才得以重見天日。
(封泥)
張騫的墓葬,與絲綢之路開拓這一東西文化交流的重大歷史事件密切關聯。張騫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被譽為"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如今,張騫墓已是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上的重要遺產點。而這塊珍貴的封泥,也在1938年出土之後,首次與公眾見面。
張騫是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西漢時期傑出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拓者。開拓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而他的墓地則位於陝西省城固縣城以西三公里處的博望鎮饒家營村。
張騫墓位於漢江北岸,距離城固縣大概三公里,具有漢代特徵的封土墓葬形制。其墓地坐北朝南,東西寬15米,南北長15米,高8米,呈覆斗形。整個墓地,佔地十二畝,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非常莊嚴肅穆。伴隨出土的還有陶片、五銖錢等文物。
張騫的墓地門前有一對由座杵、斗三部分組成的石造華表一對,一如離弦之箭矢,直衝霄漢。墓地正面是闋式門樓,典型的漢代建築風格,重檐飛角,格局大方。墓的周圍砌以石基,防水浸蝕。墓前豎有石碑三通、漢代石雕一對。
2006年5月,張騫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張騫墓又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張騫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動是兩次出使西域和一次探險西南夷,直至當今社會,張騫這一偉大歷史人物以其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仍受到後人的追思和紀念。
※小狗叼了一塊骨頭,引出百座千年古墓,79號墓主的身份令人驚喜
※山西有一古寺,懸在空中千年不倒,石壁上刻著四個大字,令人遐想
※它建立時是上海浦西第一高樓,卻為何建成香爐造型?原因令人意外
※詩聖杜甫被撐死,真相真的是這樣嗎?考古學家郭沫若一語道破天機
※此教堂是天津最大的教堂,曾被傳有殺人神父,夜晚有孩子哭聲
TAG:七里河山 |
※發掘定陵是考古界的一次慘案,但是有一發現,卻為萬曆皇帝翻了案
※秦檜已絕後,為何他的後代有那麼多?一次考古發現揭開答案
※直擊光緒皇帝陵墓:下葬不久就被盜掘,考古挖開後有一個驚喜發現
※村裡有塊怪地,無償讓給考古隊,結果,就發掘出了一座大墓
※考古發現,夏朝是存在的,就是不確定她有多發達而已
※中國有一座太監墓,發現時墓已被盜,但考古專家卻發現欣喜
※尋找了近兩千年終於被挖掘,它被稱為漢代考古的一次空前發現
※考古人員挖開一座遼代的墓葬,打開後發現,沒有寶物只有飯菜
※考古專家發現一座隋朝古墓,墓棺上刻了四個字,嚇得至今無人敢開
※古墓挖到一半,考古隊長發現是自己祖墳,無奈說了三個字
※故宮下面原來有「它」,這麼多年才發現,考古專家:終於找到了!
※考古專家發現一座古墓,挖掘到一半時,發現竟是自己祖先的陵墓
※考古隊發現一座古墓,找人看了方位後,卻說不能挖,挖了會出人命
※此地發現一座古墓,考古隊到了現場後大喊:不能挖會死人的
※考古隊發現一明朝古墓,價值上億,看一眼後:撤退!
※考古挖開墓道後吃了一驚,近墓室處有一人骨架,旁邊還有一把斧頭
※古墓挖到一半,考古隊長發現是自己祖墳,說了三個字
※考古專家無意間發現一處墓葬,挖開,所有人看到一幕後紛紛落淚
※三星堆有件珍貴文物沒找到,一旦發現,必然是轟動考古界的大事
※考古隊發現神秘機關墓,打開後沒發現棺槨,竟有一對男女蓋被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