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抱樹蓮的藥用價值與作用

抱樹蓮的藥用價值與作用

  抱樹蓮在古代中醫中經常被用來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這種草藥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全年都可以採摘,可晒乾或者鮮用。那麼,抱樹蓮到底有哪些藥用價值呢?其作為藥材用法又有哪些?下面跟著三九養生堂一起詳細的了解下吧!

  拼音:B%uE0o Sh%uF9 Li%uE1n。

  別名:抱石蓮、瓜子菜、飛蓮草、巧根藤、飛連草、星毛抱樹蓮、貓龍草、飛蓬草。

  功效作用: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治黃疸,風濕疼痛,腮腺炎,淋巴結結核,疥癩,跌打損傷。

  英文名:Herb of Pilosella-leaved Drymoglossum。

  始載於:《聲草藥性備要》。

  歸經:肺經、肝經。

  藥性:涼。

  藥味:甘、淡。

  藥材簡介

  科屬分類:水龍骨科。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滲濕利尿葯。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採收,洗凈,晒乾或鮮用。

  資源分布

  分布於廣東、海南、雲南等地。

  藥材基源

  為水龍骨科植物抱樹蓮的全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血。

  濕熱黃疸目赤腫痛化膿性中耳炎腮腺炎淋巴結炎疥癩跌打損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疥癩,殺蟲。

  2、《嶺南採藥錄》:煎服治眼熱,跌打損傷瘀痛。

  3、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消炎解毒,祛風止咳。治黃疸,淋巴腺結核,腮腺炎,咳嗽咳血,風濕骨痛,乳癌,大便燥結。

  動植物形態

  植株高2-12cm。根莖細長,橫生,密被中部深棕色邊緣淡棕色、近圓形至卵形細小鱗片,盾狀著生,邊緣有睫毛。葉遠生或疏生,二型,無柄營養葉肉質,近圓形或為寬橢圓形,長5-6cm,寬約2cm,先端闊圓形,基部漸狹,疏被貼生的星芒狀毛中脈僅下部可見孢子葉有長達1cm的短柄葉片線形,長3-12cm,寬5-8mm,先端闊圓形,基部漸狹,背面貼生星芒狀毛葉脈隱沒於葉肉中,連結成網眼,有內藏小脈。孢子囊群貼近葉緣延長成狹帶狀,寬約2.5mm,孢子葉寬圓的先端也能育,向下同達基部孢子兩面型,有粗疣突或刺狀突起,隔絲星芒狀。

  藥材鑒定

  根莖圓柱形,細長,直徑約1mm,棕色或深棕色密被細小鱗片,鱗片近圓形至卵形,邊緣生眾多長睫毛。葉二型,營養葉近圓形,直徑約1cm,或闊橢圓形,長5-6cm,寬2cm,全緣,厚肉質,對光視之可見網狀脈,表面疏被星狀毛孢子葉線形,全緣,長3-12cm,寬5-8mm,厚肉質,孢子囊群長線形,生於下表面葉緣處,孢子兩面型。氣微,味淡。

  結語:上面三九養生堂詳細的為大家講解了有關抱樹蓮的作用以及功效,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的識別抱樹蓮的形態特徵,並且結合上面的藥方,對症治病。外用可以能智聯跌打損傷,內服能夠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因此,這樣的好藥材藥方一定要保存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