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對於2000年的電影《花樣年華》,許多人印象最深的大概莫過於張曼玉在裡面所穿的一件又一件的旗袍了。在當時,這可是興起了一陣旗袍熱,很多人去訂製旗袍,就要求做張曼玉那樣的。然而旗袍之下張曼玉玲瓏纖細的身材,卻和當時真實的社會多少有些出入。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洛梅笙

自由撰稿人

尤其關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

與西方時裝史

摯愛明朝及民國服飾

以及新藝術主義和Art Deco風格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電影《花樣年華》張曼玉劇照

如果看看這部電影的服裝設計張叔平的電影摘要,你一定會覺得很有意思——「以前的上海人愛面子,不管家境多不好,出去見人總要打扮得風風光光。蘇麗珍就是這樣的,化好妝、梳好頭、穿好衣完全是一個打扮俗艷的女人。此外,考慮過電影的意念,人物的外表誇張虛飾,心裡實有許多的weaknesses(弱點)和conflicts(衝突),這些旗袍更加要做得花哩花碌。每一場戲都準備多件旗袍,一試走位,我便決定哪一件感覺恰當。總括而言,我要的是一種俗氣難耐的不漂亮,結果卻人人說漂亮。」其言下之意就是說,「我真沒想讓張曼玉顯得漂亮,是後來觀眾覺得她美而已」。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電影《花樣年華》劇照

當然拋開這個問題,也許好多人會覺得,張曼玉在裡面的造型夠凹凸有致了。可是真放在電影背景六十年代的香港,其實當時真正理想的身材,是象張仲文那樣——胸大、腰細,號稱噴火女郎。重回到20世紀初,與服裝同步進行的,是華人女性的一部身體進化史。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五六十年代的性感女明星 張仲文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麗人行》 1961年 邱良攝於香港

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女性的服裝,事實上都是做給平胸的女性穿著的。不僅在做衣服的時候要將胸圍做小,還要配搭小馬甲,就是現在的平胸內衣。當時的女性並不認為豐滿的胸部是美的,而是盡量壓縮胸量以求得服裝外形上平直的效果。就好像今天日本的和服,也依然需要平胸補正一樣,這事實上算是傳統東亞服飾本身的特點。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1910年代中國女性的衣著線條,穿緊身小馬甲,壓住胸部線條,讓上身顯得平直

這一點對於當時醉心於西方文明的新勢力來說,絕對是腐朽保守且必需被打破的舊思想。但其實,在追逐西方潮流的二十年代,那種寬鬆如童衣的長裙非常受歡迎,在當時最時髦的上海,平胸十分流行。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當時與陸小曼齊名,號稱南唐北陸的唐瑛在二十年代晚期的留影

轉折出現在二十年代晚期到三十年代初,當流行逐漸過渡到更有身線的長裙時,大家終於開始重視乳房的存在了。比如當時報紙評論女明星,認為阮玲玉的乳峰最高,符合健美的標準。西式內衣的風行,也幫助女性可以托高胸部。不過當時的內衣很簡單,也很薄,大概就類似今天的少女內衣,要真正起到怎樣誇張的效果也是不大可能的。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阮玲玉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二十年代晚期的女士內衣 (大都會博物館收藏)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三十年代 女士內衣 (V&A博物館藏)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薄紗夏衣

到了四十年代後期,塑形內衣出現了。而到了五十年代,DIOR的NEW LOOK使得旗袍也開始向沙漏形發展。所以豐乳肥臀,再加上一握纖腰成了女性美的標準。當時最有名的內衣就是子彈頭內衣,十分尖銳突起的雙鋒,使得這時的旗袍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子彈頭內衣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1963年《寶石之音》唱片封面上的南洋歌舞皇后庄雪芳,她所穿的搭配子彈頭胸衣的旗袍

中國服飾專欄|旗袍下的身體革命

60年代的邵氏女星 范麗與杜娟

不過早在六十年代,就有人開始反胸衣了。比如當時的鬼才設計師Rudi Gernreich就認為這是一種穿著理念上的倒退,主張女性應該燒掉胸罩。在當代,據調查顯示,那些過份花哨、充塞大量海綿等填充物的內衣在銷路上也開始日漸蕭條,理由是許多女性認為穿著這樣的內衣是一種很不舒適的體驗。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進步呢?也許對於時裝而言, 物極必反,過猶不及這句話大概也是很合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范爺你可真爭氣,35歲變成「范評委」!
7款低卡零食拯救你,強勢解饞還能不發胖!
有烤餅乾特製,也有脫衣舞娘私人訂製?那些年的「腮紅風流史」!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