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貝聿銘:把建築融進生命里
4月26日,是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先生的百歲壽誕。貝聿銘於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貝聿銘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其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
最特別的生日禮物
2017年3月26日,首個記錄、展示貝聿銘一生設計成就的「貝聿銘文獻展」在蘇州美術館正式開幕。由蘇州美術館、蘇州市名人館主辦的這個展覽,展出了大量之前從未公開的草圖、影像和文獻資料,幫助人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貝聿銘為現代建築黃金時代所做的重要貢獻。展覽分為六大部分:家源、治學、建樹、榮譽、祖國和回家,以圖片和模型的形式展示了貝聿銘的求學經歷和一生創作的重要作品。
貝聿銘為家鄉設計的蘇州博物館
為了表達對貝聿銘的生日祝福,蘇州美術館、蘇州市名人館特別在展覽的「回家」單元設置了「給貝老書寫賀卡」的環節,這個充滿了溫暖情感的活動受到了觀眾的熱情參與,書寫的賀卡數量達到1525張。工作人員從中挑選出100張具有代表者,放入蘇州美術館和蘇州市名人館精心製作的錦盒內,這100張賀卡將於貝聿銘生日當天由策展人同時也是他的學生林兵親自帶往美國紐約,轉交給百歲壽星貝聿銘。
心系建築 作品遍布世界
從哈佛畢業後,貝聿銘開始了自己的建築職業生涯。70多年來,這位建築界的華裔奇才為世界帶來了各種精彩絕倫的作品。包括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圖書館、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和蘇州博物館等。他的建築作品散布全球,包括中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盧森堡、甚至遠至卡達。
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
據粗略統計,貝聿銘設計的大型建築在百項以上,獲獎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國設計的近五十項大型建築中就有二十四項獲獎。貝聿銘1979年榮獲了美國建築學會金質獎章,美國建築學會還把當年定為「貝聿銘年」。
約翰肯尼迪圖書館
此外,他還於1981年獲得法國建築學金獎,1983年獲得建築界的諾貝爾獎——第五屆普利茲克獎,1989年獲得日本帝賞獎,並於1986年獲得里根總統頒發的自由獎章等。
1983年,貝聿銘成為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第5位獲得者,頒獎評語認為他「給與了我們本世紀最優美的室內空間和建築形體,他作品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此。他始終關注他的建築周邊的環境。……通過他的敏銳和耐心,他將不同興趣和領域的人們吸引在一起去創造出和諧的環境。」
貝聿銘在盧浮宮
1979年,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中國政府邀請貝聿銘設計香山飯店。貝聿銘根據自己的一貫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辭勞苦地走訪了北京、南京、揚州、蘇州、承德等地,尋找靈感,搜集素材,最後採取了建築一系列不規則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飯店與周圍的水光山色,參天古樹融為一體,成為具有濃郁中國風格的建築。香山飯店的規模不算大,但「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
香山飯店
生活和事業相輔相成
事業上取得輝煌成就的貝聿銘在家庭教育上也同樣成果顯著,貝聿銘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分別取名定中、建中、禮中,又給唯一的女兒取名「蓮」。貝聿銘的三個兒子都算是「子承父業」,去世的長子貝定中是城市規劃師,貝建中與貝禮中都成為建築師,也在早期參與過父親的很多大項目,直至1992年兄弟二人創立「貝氏建築事務所」。從蘇州到紐約,兩代人演繹了一個家族的故事,也成為近代中國故事的一個縮影,而故事還在延續。
貝聿銘的兒子貝禮中(左)和貝建中
在兒子心中,他們認為父親是 「天才」。在兒子眼裡,父親貝聿銘是這樣的:他總是很有好奇心,又很有自制力,同時又很努力。他具有從現象中抽取本質的能力。有很多建築師能想出奇妙的點子,但是切入核心,將想法提純,這是特殊的才能,並不是每個建築師都能做到。他也許是唯一一個。很多人並不能像我父親一樣欣賞歷史的妙處,他們認為新潮時尚才是建築的核心。這不是我父親的設計理念。他非常想理解建築如何成為一個延續的整體的一部分,一個建築成為永恆的、持續的歷史的一部分,才是好作品。我們總是注意永恆的(timeless)、持久的(enduring)、必需的(inevitable),這些是我總會遇到的詞語。作品的力量基本卻又強大,才是持久的本質。這些詞我用過太多次,但它們真的適用於我父親的作品。
也許他的能量來自於他的好奇心,只要你對生活好奇,你看到一件事,就想理解它的本源。如果你抱有這樣的好奇心,做任何事情,你都會想找到更好的辦法,也許是這種特性使父親更年輕了。
貝聿銘全家在歐洲旅遊
貝聿銘的確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綜合能力。這一部分是由於他的文化背景,一部分是因為他總是對歷史、文化和人們都非常感興趣,他為了理解這些背景,沉浸其中。在他開始設計之前,他必須了解這些背景知識。我也能感受到這些,但我並沒有他這樣的能力。
貝聿銘設計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就是可以解釋這種能力的完美案例。除此之外還有法國的盧浮宮、日本的美秀博物館……這些都要求他必須理解一種不同文化的本質和精髓。所以他旅行,閱讀,學習,研究詢問專家,向別人尋求意見,然後再去實地勘察。他曾經去閱歷許多方面的事情,然後提煉其中的要素。他將建築看作一種提煉的過程,它應該非常純潔、清晰,這是他的追求。
貝聿銘無疑是幸運的,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客戶都是非常棒的人,他們總能給他很大的空間和自由。比如肯尼迪的項目、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還有德國總理科爾、卡達酋長……他們都願意讓父親可以獨立工作,父親也總能交出很棒的作品。
幾十年來,貝聿銘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築的傳統,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從不自己執筆闡釋解析作品觀念,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出自貝聿銘之手的建築代表作正是他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的最有力的證明,他也無愧被認為是「創造了本世紀最美麗的內部空間和外部造型。」
- END -
▎世紀人物雜誌(微信號:sjrwzz) ▎
追蹤世紀精英人物、呈現事件台前幕後
※汪曾祺原來也是一個吃貨
※京劇大師徐玉蘭逝世,世間再無寶哥哥
※成功迎上市 仍需更努力——訪廣東精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新建
TAG:世紀人物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