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的戰爭歷史遺迹——窨子
陝北,地處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的過渡地帶,成為中原王朝的額領,也是少數民族的腳墊。歷史上,烽火連天,兵燮不斷,從秦至清戰爭幾乎是一種生活的常態。陝北自然條件較差,天災也是無朝不有,以明代最烈,以至於達到人相食的慘烈境地。兵災天災肆虐下陝北又產生了另一個災難,那就是匪患。匪患是禍害陝北人民最多最重的災禍,陝北地處荒僻,朝廷鞭長莫及,戰爭十分頻繁,疆界時常變化,主宰不時易主,這就是產生匪患的主要原因。
對於陝北百姓,天災好防,匪患難御。天災的防禦只要豐年常懷災年之心,時常儲備,便可安度饑饉。人禍之中,兵災戰爭倒也可以預知,戰爭往往在摩擦之中爆發。唯獨匪患使人防不勝防,匪徒時常就在身邊,亦匪亦民,難於識別。如果說戰爭是洪水,可以預知,匪患就是猛獸,無法偵防。最好的辦法就是修建窨子。
我們先看窨子是什麼。《說文》:「窨,地室也,從穴音聲,于禁切。」徐鍇曰:「今舊京謂地窖臧酒為窨」;窨井(為便於檢查、疏通地下管線而設置的井狀構築物); 藏在地窨里。可見,窨字的意思是,隱蔽的山洞。陝北人所說的窨子,就是修在懸崖上的窯洞群,有藏身、儲物、生活、防禦等設施,用作逃匪避禍。
陝北窨子修建於哪個朝代無從稽考,宋代這裡是宋夏交兵之地;明代這裡是防止套寇(北元蒙人)的戰略要地。清朝,捻軍轉戰陝北、同治光緒年間的回民起義都在此激戰廝殺。陝北鬧紅,劉志丹曾經在這裡長期戰鬥。
陝北的窨子,為取水方便,一般建在河岸邊的山崖上,河流的環繞恰好成為天然的護城河。窨子開鑿的在懸崖上,懸崖高二三十米或五六十米。從下到上,有僅容一人上下的暗道,暗道上有腳窩台階,甚至有轆轤協助升降。山崖上有一組窯洞群,可以提供數十人或數百人居住生活。一般土匪,只有冷兵器和少量的火器,根本無法攻上窨子。不出五六天土匪自然退去,百姓性命得以保全。窨子鑿建於形勝之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為保守性的防禦建築,並不擔任進攻功能。陝北的窨子幾乎各縣都有,數目眾多。(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