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讓我們來聊聊博物館的歷史
當你漫步在博物館中,著迷於藏品的精妙,順著歷史長河追溯人類的起源、社會的變遷、藝術的發展時,有沒有想過這座裝滿人類瑰寶的「大盒子」是如何建立、逐漸被裝滿的呢?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在這一天,讓我們將關注點從藏品上移開,聊聊今天的絕對主角——博物館。
公元前3世紀:繆斯神殿與「Museum」
繆斯不僅是藝術家的靈感之源,也是「博物館」名字的由來。
通常大家認為,「博物館」(拉丁語Museum,希臘語Mouseion)這個詞最早來源於埃及亞歷山大的繆斯神殿。
圖:wikipedia
《阿波羅與繆斯女神們》,Jan van Balen
「請問XX藝術家,誰是你的靈感繆斯呢?」
或許,你常常在藝術家的採訪、報道中聽到這個名字。是的,她就是繆斯神殿中供奉的那位,最初在希臘羅馬神話中只是詩人的保護神,後來職權擴大了,像是舞蹈、音樂、甚至是天文學、幾何學也統統歸她掌管,可以說是最文化范兒的女神了(雅典娜不要生我的氣~~)。一開始繆斯女神也沒有定數,有時候是一位,有時候三位,最後赫西俄德拍板,確定了最終的人數——九,也就是圖上的這九位啦。
在希臘不止有一座繆斯神廟,我們說的這座位於埃及亞歷山大,是由亞歷山大大帝的部下托勒密一世(Ptolemy I Soter)建造的。他雖然是一位武將,隨著亞歷山大東征西戰,功勛赫赫,征戰之餘收集了很多重要書籍、珍貴古物、美麗藝術品。
圖:wikipedia
亞歷山大圖書館內部的想像圖
舊主去世後,托勒密一世佔據了今天的埃及地區,在亞歷山大修建了繆斯神廟,將他多年的收藏放置於此,還招攬了歐幾里得(Euclid)、阿基米德(Archimedes)等大名鼎鼎的學者。只可惜,這個由圖書館、動植物園以及眾多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奇珍異寶所組成的學術中心在戰火中付之一炬,我們只能憑空想像當時的盛況了。
然而「繆斯神殿」這個名字卻沒有被遺忘,在之後的數百年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Museum」這個詞稱呼自己收納藏品的地方,「博物館」、「收藏的空間」漸漸與「Museum」等同起來。
文藝復興:小小奇珍室,內藏大世界
博物,舊時對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學科的統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自然科學。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在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研究中發現:原來數學、物理學、解剖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也那麼有趣呢!
圖:wikipedia@達芬奇的《維特魯威人》
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位全能人才不僅是畫家和雕塑家,還擁有數學家、解剖學家、工程師、植物學家、地質學家、發明家等多重身份。
於是,代表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古物與動物化石、生物標本、骷髏骨架等各種稀奇珍貴的物件進入貴族和學者的收藏視野,當然其中也不能缺少科學與美的結晶——藝術作品。
那麼這麼多藏品該如何放置展示呢?一種名為「奇珍室」 (Cabinet of Curiosities,也在德語中被稱為Kunstkammer、Wunderkammer等,前者偏向藝術範疇,後者更加側重於奇幻或奇珍)的空間隨之誕生了,或者應該更準確地翻譯為「好奇心的房間」。
圖:wikipedia
17時期末的奇珍室(櫃)
起初,這只是一個櫥櫃,就像我們平常在家一樣,他們將各種各樣心愛的有趣玩意兒擺放在柜子中,以便賞玩。然而隨著收藏的不斷擴大,小小的柜子已經無法容納下這麼多奇珍異寶,柜子的數量不斷增多,於是這些貴族們乾脆單獨辟出房間放置它們。直到今天,博物館的陳列仍然主要延續了這種方式。
圖:wikipedia
大英博物館最初的所在地蒙塔古大樓(Montagu House)
圖:wikipedia
漢斯·斯隆爵士(Hans Sloane)
以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館為例,它最初的館藏就是基於奇珍室建立的。漢斯·斯隆爵士(Hans Sloane)曾經遠赴牙買加,在旅途中收集了超過800多種生物標本帶回英國,除此之外,他還從詹姆斯·培迪弗(James Petiver)、威廉·查爾頓(William Charlton)等人手中購買奇珍異寶,豐富他的收藏。爵士去世後,這些收藏按照遺囑被捐贈給國家,成為建立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主要來源之一。
圖:wikipedia
以自然科學為主題的奇珍室
圖:wikipedia
1655年Ole Worm的奇珍室
這是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房間:四周牆壁上一幅挨一幅地懸掛著油畫作品,天花板上或許吊著一隻鱷魚標本。貝殼、礦石與來自遙遠地區、富有異域風情的手工藝品、代表當時先進科學的鐘錶、測量儀器、繪圖儀器等並置於櫥柜上,也許你還會看到一塊形狀奇特的石頭,當時的人認為是獨角獸的角。地上則放著一尊大理石雕像或是一個地球儀。
圖:wikipedia
Frans II Francken描繪的奇珍室一角
奇珍室彷彿是廣博世界的濃縮,將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零星物件匯聚在一起,折射出大千世界的無奇不有。這種看似無序的擺放卻暗示了主人的品味、見識與知識結構。
圖:wikipedia
18世紀初專門收藏珊瑚的奇珍室(櫃),現藏於柏林Naturkundenmuseum Berlin博物館
從16世紀開始,奇珍室的收藏從包羅萬象向更細、更專業的方向發展,醫生專門收藏骨骼或者器官標本用來研究,自然學家致力於收集動植物標本,而地質愛好者則擁有豐富多樣的礦石。與此同時,藝術與自然科學逐漸分野,例如1581年烏菲齊畫廊正式在佛羅倫薩建立,這就是後來烏菲齊美術館的前身。
18-19世紀:私人收藏的開放
然而,想一睹你的風采並不易
圖:wikipedia
17世紀中葉,小達維特·泰尼爾筆下的萊奧波迪·威廉大公畫廊
從文藝復興時期起,這些貴族或學者的收藏帶有明顯的私密性,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參觀的,通常只有在主人的邀請下才有機會一睹風采。儘管不乏學者慕名前往參觀交流、藝術家進入宮殿臨摹前輩大師作品的案例,但這與今天在博物館開放時間買票後即可大搖大擺地進入完全不同。
不過,世界上不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會有人願意將自己的藏品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大約17世紀上半葉,英國的崔生家族(Tredescant)首先打開自家大門,無論是否認識主人,參觀者只要付上六便士就能進入家中,一探神秘藏品,這種參觀方式打破了收藏的私人性質。之後,其家族的收藏輾轉至阿什莫林(Elias Ashmole)的手中,1677年他將藏品全部捐贈給牛津大學,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館終於誕生了!
圖:1836年的阿什莫林博物館
圖:wikipedia@Sarah Casey
今天的阿什莫林博物館
這算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座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它所屬牛津大學這個公共機構,不再為個人擁有;擁有獨立的建築,不再是宮殿私宅的一部分;無論是誰,只要購票就有權利參觀。
17世紀末,法蘭西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遷入盧浮宮,不過不僅僅是藝術家可以在這裡觀賞、臨摹法國皇室的收藏,普通人也只需簡單的申請即可一飽眼福。接下來,這種私人收藏向普通人開放參觀的風潮逐漸在全歐洲流行開來。
然而,你以為這樣就可以像今天一樣隨意進出博物館了?
太天真了!想要參觀這些「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可沒有那麼容易,需要姿勢正確才可以。一旦不符合要求,是很可能被拒絕入內的。
圖:British Museum官網@Michael Angelo Rooke
圖:wikipedia
大英博物館的珍貴門票(1790年版)
首先,你需要有足夠多的耐心,比如大英博物館。參觀者需要遞交書面申請,之後可能會等上一兩個星期才能拿到門票,之後跟隨小型參觀團遊覽。
圖: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官網@Luigi Premazzi
其次,需要盛裝出席,比如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盛裝標準?參考被沙皇召見時的穿著,難怪有人說:「人們訪問的是沙皇,而不是博物館。」
圖:wikipedia@High Contrast
再次,有勇氣穿過重兵守衛,如慕尼黑藝術館。門口衛兵那華麗麗的服飾可能會讓你望而卻步。
總而言之,這一時期大多數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只是為了顯示皇室的權利、家族的榮耀、個人的財富,與今天以典藏、展示、普及、研究為主要功能的博物館並不相同,它只為一個家族所有,而不屬於所有民眾。
1793年:第一座公共博物館的誕生
從皇權象徵到國家紀念碑
圖:wikipedia@Benh LIEU SONG
其實早在法國王室尚存的時候,就有人試圖把國王的私人收藏變為「國家的收藏」,在盧浮宮進行展示,「照亮」公眾的頭腦。這個大膽的人就是狄德羅(Denis Diderot)。
之後法國大革命爆發並取得勝利,統治法國數百年的波旁王朝終於覆滅了。在新政府的領導下,盧浮宮在1793年8月10日對外開放,這次開放完全割斷了與皇室的聯繫,博物館裡那些珍貴的藝術品屬於公眾,屬於法國人民了。
圖:窮游er@pandanicole
《蒙娜麗莎》畫前拍照的遊客,這件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珍藏的作品如今成為遊客參觀盧浮宮必看的作品之一
在法國內政部長羅蘭寫給畫家大衛的信中,他曾經描述了對於盧浮宮博物館的構想:「按照我的構想,它(盧浮宮博物館)應該起到吸引外國人的作用,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應該培養人們對美術的興趣,滿足藝術愛好者的需求,成為藝術家學習大師技法的一所學校。它應該對所有人開放,成為一座國家的紀念碑。任何人都有權利去欣賞它。它應該陶冶心靈、提升靈魂、激發志氣,成為宣傳法蘭西共和國之偉大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圖:窮游er@欲窮千里目
圖:窮游er@qfan2
在1793年盧浮宮開放的同一天,還有另一件大事發生:摧毀聖德尼教堂中的王家陵墓。從此以後,儘管這些藏品仍然懸掛在金碧輝煌的殿宇當中,但當參觀者再次步入其內時,不必再戰戰兢兢、謹小慎微,因為正如政府宣布清點文物時所說:「這些國有物受到公眾高度的推崇,它們不屬於任何個人,而是屬於所有人的財產。」
後記
圖:wikipedia@Petar Milos?evic?
自此之後,越來越多的公共博物館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正如博物館協會定義的那樣,它成為「一個不追求營利,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公開的永久機構。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關人類及其環境見證物當做自己的基本職責,以便展出,公諸於眾,提供學習、教育、欣賞的機會。」
※戛納:電影之名,山海之間
※巴黎博物館本季「撞車」的那些特展
TAG:窮游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