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現代京劇《沙家浜》里,


阿慶嫂有幾句唱:


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

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


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涼。


這最有名的唱段,


就是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先生所寫。


丁酉年


四月廿二


編輯: 雲上文化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現代京劇《沙家浜》里,阿慶嫂有幾句唱:


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


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


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涼。

汪曾祺先生寫的這幾句,是《沙家浜》里最有名的唱段,對仗之工,才情之妙,酣暢淋漓,五十歲以上那個年代過來的中國人,大概十有八九都能唱兩句。


二十年前的5月16日,汪曾祺先生去世。


汪曾祺活了七十七歲,年紀不算大——他一輩子感念的老師沈從文,活了八十六;沈從文的侄子黃永玉,跟汪曾祺是同輩人,今年九十三了,依然生龍活虎。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對汪先生來說,不僅沒有「人走茶涼」,相反,二十年來,他這壺釅茶小火慢煮,從未涼薄。二十年來,汪曾祺不僅沒有離開文學界的視野,相反,他的知情識趣、他的淡泊襟懷、他的茶酒人生、他的詩書畫意,正在獲得越來越多讀者的鐘情。


我們今天還在懷念的汪曾祺,不僅是蘇北小城高郵的汪曾祺,不僅是昆明茶館裡的汪曾祺,也不僅是「京味作家」汪曾祺,更是漢語文學大家的汪曾祺。汪曾祺不僅打動了某個特定地域人們的心靈,更用他的筆溝通了整個漢語讀者的心靈,用恬淡優美的文字為我們營造了共同的故鄉。這正是汪曾祺文字的魔力所在。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鄉紳兼中醫家庭,師從聞一多、沈從文等民國大家,一生能吃會做,能寫會畫,有志趣又有才情,他被稱為:


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最後一個士大夫。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他就是汪曾祺,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在北京因病醫治無效逝世。


20年過去了,人走茶未涼。


賈平凹說他:汪是一文狐,修鍊成老精。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汪老是「情不知所起,一汪而深」,覺得翻閱摩挲他的作品乃是一大享受。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唯一一部汪曾祺電視紀錄片《夢故鄉》上篇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唯一一部汪曾祺電視紀錄片《夢故鄉》下篇


一想起汪曾祺的文章,就忍不住流口水,他晚年的自娛是做菜,也愛寫吃食。當時北京城中文化人物宴聚,王世襄的燜蔥固然讓人眼前一亮,汪曾祺的乾貝吊小蘿蔔,也讓遠道而來的聶華苓連湯底都喝了個乾淨。


而他筆下的高郵鹹鴨蛋,昆明糖炒栗子,北京豆汁,淮安獅子頭……讀起來更是意猶未盡,說起這舌尖上的人情世事,他可能比陳曉卿還懂。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汪曾祺把吃變成了自己的長板,成了作家裡最會吃的,廚師里最會寫的,對他來說,吃進去的儘是生活百態,寫出來的全是人生況味。就像我們常說的,一個人對於吃的態度,也是他對生活的態度。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汪先生的小女兒汪朝曾說過一件趣事:


過去她工廠的同事來,汪先生給人家開了門,朝裡屋一聲喊:「汪朝,找你的!」之後就再也不露面了。汪朝警告老爺子,下次要同人家打招呼。第二次她的同事又來了,汪先生這次不但打了招呼,還在廚房忙活了半天。結果端出一盤蜂蜜小蘿蔔來。


蘿蔔削了皮,切成滾刀塊,上面插了牙籤,邊上配了一碟蜂蜜。結果同事一個沒吃。汪朝抱怨說,還不如削幾個蘋果,小蘿蔔也太不值錢了。老頭還挺奇怪,不服氣地說:「蘋果有什麼意思,這個多雅。」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這個多雅。」也許這就是汪曾祺對待生活的方式。食物,你得烹調它,它才會給你真滋味,哪怕是盤蘿蔔,花心思去削切擺盤,它也能別出心裁,散發雅緻。而生活也如是,你要去經營,它才會給你大意趣。


汪曾祺寫過一個醫生,他六十多歲,酷愛吃肘子,到飯店要一盤水晶肘子,用筷子從中間劃開,呼哧呼哧三口兩口吸完。旁人問,你是醫生,不知道這高脂肪的東西對你身體不好嗎?!他答:「不明兒個才死么」,意思是,後果還沒來之前,這場生命還是要及時享受。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禪里說,人生就是掛在將斷掉的樹枝上,墜下就入翹首待食的蟒蛇口中,不墜時又有餓虎眈眈將要撲來,那此時就享受樹枝上滴下來的一滴蜜糖吧。


汪曾祺就像這個醫生,處世豁達,享受生命的本真。無論是快樂還是困苦,與其枉自嗟呀,空勞牽掛,不如順遂,讓要來的來,畢竟這世上,除卻生死,沒什麼過不去的。也唯有這般修為,人才容易活得實在,幹得漂亮,走得瀟洒。


汪老曾說:「寫字,畫畫,都要把心沉下來。」


但凡能把心沉下來的人,日子都過得踏實。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年少的時候,汪曾祺不遠萬里奔赴昆明,考取西南聯大,投在沈從文、聞一多、朱自清、金岳霖等門下,接受各位大師的諄諄教誨。求學艱苦,衣衫鞋襪常破爛,師生們卻都安之若素,視若平常。


日機常來騷擾。聯大師生跑警報成了常事。汪老先生跑警報,也不忘看看風景——「有一片碧綠的馬尾松,樹下一層厚厚的幹了的松毛,很軟和,空氣好」,先生在松樹下撿到成熟的松子,嘎嘣嘎嘣地咬著吃。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不跑警報的時候,他們也泡茶館。窮學生點一杯茶,白天黑夜地泡在茶館裡,就這樣寫出了先生早期的幾篇小說。及至後來,先生被打成右派到了沽源。此地盛產馬鈴薯。老先生天天去掐馬鈴薯花,上午畫花,下午畫葉子,畫出了一部《《中國馬鈴薯圖譜》》。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這些往事,在汪老筆下,都奇趣喜人。唯有心安若常,方能如此苦中作樂,視崎嶇為坦途。沈從文評價這個得意門生:「最可愛還是態度,『寵辱不驚』!」


能把苦日子過成尋常,過成詩。關鍵啊,還是在心境。老爺子一輩子吃尋常吃食,觀尋常草木,最難得是心境開闊,在尋常中見風雅,人生趣味溫暖而充實。

這個有味道的「老頭兒」,人走茶未涼


「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鮮雨水菜、碧綠的黃瓜、通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其實,汪老先生是最懂人生況味的。最為尋常之物,往往才蘊含著妙不可言的生之樂趣。擁有一顆時時刻刻對生活興緻盎然的心靈,對圍繞身邊的尋常事物施以關注,則趣味常有,人生常樂。


綜合來源 | 群學書院


灼見、極物


編輯排版 | 雲上文化


雲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奶茶妹妹章澤天深夜曬照,低胸深V美翻了!
桃花百合檸檬茶,好喝又提神,四季必備!
從頭到腳的呵護,不敢相信這都是茶賜予的
脂流茶可以減肥嗎?脂流茶減肥效果怎麼樣?
服藥期間不可飲用的一種茶葉,葉片鮮艷非常易辨認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