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偉大科學家之偉大在於赤子情懷

偉大科學家之偉大在於赤子情懷

長沙晚報評論員 文峰


近日,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各大媒體報道了國際知名的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先進事迹,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人們在無限的緬懷和惋惜中,表達著對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崇敬之情。


「作為中國人,無論你在國外取得多大成績,若你所研究的領域在自己的祖國卻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剛剛起步,那你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這是黃大年先生生前說過的一句話。它無疑讓人動容。回顧黃大年先生58年的人生,他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赤子中國心和拳拳愛國情。

在大學,他以「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書寫著愛國報國之志;在海外深造的18年里,他密切關注祖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情感上從未和祖國分開過;在放棄一切回國後,他更是夜以繼日、忘我工作,成為眾人眼中的「拚命黃郎」。「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這是他人生的寫照,更是他不變的初心。他用自己的一生,為實施國家地球探測計劃奠定了技術經驗和人才儲備,全面提高了我國在地球深部探測重型裝備方面的自主研發能力,加速了我國地球深部探測進程。其領導和參與的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項目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有外國媒體報道說:「他的回國,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後退100海里。」


其實,自2008年開始,我國開始實施「千人計劃」即「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許多如黃大年這樣的高端人才回到祖國的懷抱,為中國改革開放發展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既是中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濃厚氛圍的體現,也是偉大科學家報效祖國的生動告白。


科學家和偉大科學家的區別是什麼?情懷。一方面,板凳甘坐十年冷,妙手丹心更護花,是他們最終被普遍尊重的根源。他們所秉承的知識分子的修養,他們的學術風標,以及由此引領的學界進步帶給公眾的不同體悟,正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強大動因。另一方面,他們詮釋著,人當如樹,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要扎在土裡。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都有祖國。即使走得再遠,偉大的科學家也不會忘記自己對祖國的初心。


前不久,在央視《朗讀者》節目中,潘際鑾院士作為最後一位嘉賓出場,攜十餘位清華大學以及西南聯大的功勛級校友共讀清華大學救國會撰寫的《告全國民眾書》,他們的年齡加起來超過1000歲。潘老說要朗讀這篇文章獻給母校、獻給祖國,震撼全場。在節目中,潘老說:「我們念書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國、回家。」而今,潘老的科研成果累計價值上千億,但是老人家卻生活儉樸、淡泊名利,已經身為「90後」的他,仍然在為中國的科研事業發光發熱。這些前輩學人讓我們看到了大師風骨、克己為人、民族脊樑。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偶像,這些偉大的科學家理應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偶像。這些年,姚期智、楊振寧、陳十一、施一公等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歸國,從「海漂」到「海歸」,他們是浪花,而他們引領的是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海歸」洋流。當年,一首《我的中國心》掠雲越波,傳遍宇內,歌聲一下子打動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心,引起了四海中華同胞的強烈共鳴。無論時光穿越多少年,中國人身上始終烙著中國印。我們應該相信,即便現在有優秀的年輕中國科學家出國深造,但他們流在心裡的血,仍然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 的精彩文章:

履帶「蜘蛛俠」垂直爬上爬下
動物網紅賺錢清單
從「一滴血查癌」說起
定了!孔蒂下賽季繼續執教藍軍
用腦電波打字,速度有多快?

TAG:中國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