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方子是冠以玄武之名,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玄武,是代表北方的神獸。在四季中對應冬季,五行屬水,與人體當中的腎臟相對應。「真武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根據宋代趙彥衛「祥符間,避聖祖諱,始改玄武為真武」的說法,現今所存世的《傷寒論》真武湯,是宋本316條的原文,當時已經為了真宗改玄為真。趙羽皇在《名醫方論》中說:「真武一方為北方行水而設。」真武,北方之水神,「其德惟水」,取鎮水的意思,所以用「真武」命名。所以,可以肯定真武湯其實就是《傷寒雜病論》當中的玄武湯。
玄武湯的組成包括:茯苓、芍藥、生薑(切)、附子(炮,去皮,破八片)各9g,白朮6g 等藥物。主要作用是溫陽利水。主治陽虛水泛證。這個病證的臨床表現有: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動不寧,頭目眩暈,身體筋肉瞤動,站立不穩,四肢沉重疼痛,浮腫,腰以下為甚;或腹痛,泄瀉;或咳喘嘔逆。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細等。
陽虛水泛,主要是脾陽虛和腎陽虛。脾陽虛弱,水濕不能正常運化,腎陽虛弱,水液不能正常氣化,兩者共同導致水濕內停。腎中陽氣虛弱,溫煦作用不足,寒水內停,小便不利。水濕在體內停聚,泛溢到肌膚,則出現四肢沉重疼痛;內生的濕濁邪氣,流走到腸腑,則出現腹痛瀉下;水濕上逆到肺胃,胃氣不能正常向下傳到,胃氣上逆為噁心嘔吐,肺氣不能正常肅降,肺氣上逆為咳嗽。
還有就是太陽病發汗過度,在傷及人體陽氣的同時,陰陽失調,陰氣不能收斂陽氣,陽氣外越,還是可以看到發熱。耗傷津液,津液枯竭,陽氣大虛,肢體經脈得不到陰液濡養,出現全身肌肉掣動,站立困難。陽虛水泛,水氣上凌到心,則出現心悸不寧;阻遏清陽,導致清陽不能正常傳送到頭面部,出現頭目眩暈。
這兩種情況的病機是基本相同的。主要的治療方法都是溫腎助陽,健脾利水。玄武湯用附子作為君葯,附子味辛甘性熱,用它來溫腎助陽,以化氣行水,同時可以溫煦脾土,幫助脾陽運化水濕。臣葯選用的是茯苓與白朮,茯苓甘淡而平,可利水滲濕,白朮甘苦而溫,可健脾燥濕,兩葯合用,是脾氣恢復健運,使水邪從小便排除。佐藥用生薑,能溫能散,既可以幫助附子溫陽散寒,又配合茯苓、白朮宣散水濕。配伍酸收的白芍作為佐葯,有四個意義:其一、利小便以行水氣,《本經》認為可以「利小便」,《名醫別錄》也稱白芍可以「去水氣,利膀胱」;其二、柔肝緩急,可以止腹痛;其三、斂陰舒筋以解筋肉瞤動;其四、可防止附子燥熱傷陰,以利於久服緩治。
真武湯是後世溫陽利水的基礎方子,「蓋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腎」,這個方子五味葯中,用辛溫葯附子為主,配伍苦燥滲利的白朮、茯苓,輔佐少量酸柔收斂的白芍,瀉中有補,標本兼治。
(本文為原創作品,作者授權發表。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欲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悄悄告訴你,幾種有益「身心」的食物!
※這個方子在幾千年前就妙不可言,只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蟲子的退殼,竟然有這麼好的藥效!
※這種樹勾起不少故鄉情懷,沒想到它的花卻是治療痔瘡的良藥!
※聽說茱萸和重陽更配,可是你知道是哪個茱萸么?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