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逢戰必敗,毀了建文帝百萬大軍,卻位列朱棣群臣之首
朱元璋稱帝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殺了很多功臣。以至於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旗號揮軍南下時,朱允炆(建文帝)竟無將可用。
無奈之下,建文帝啟用倖存老將耿炳文,率十三萬大軍與燕軍交戰。但另人失望的是,耿炳文的軍隊被燕軍突襲,大敗。建文帝知道後,十分憤怒,在親信黃子澄的建議下,讓李景隆頂替耿炳文。
李景隆是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李文忠驍勇善戰、智勇雙全,跟隨朱元璋(舅舅)四處征戰,成為開國功臣,被賜曹國公。所以說,李景隆又是朱元璋的外甥孫。李文忠死後,李景隆繼承父親爵位,並得到建文帝重用。
都說將門虎子,但李景隆並沒有繼承父親的軍事才能。朱棣得知李景隆率兵五十萬來攻打自己時,不由得笑出了聲。朱棣抓住李景隆求勝心切的心理,讓手下只守不攻,把李景隆誘到北平。李景隆一到北平,便中了理伏,大敗。
李景隆打了敗仗,但黃子澄在建文帝面前說李景隆打了勝仗。建文帝一高興,還加封李景隆為太子太師。建文帝讓李景隆率兵六十萬再次討伐燕軍,之前吃了一次敗仗的李景隆終於長了點記性,白溝河一戰,大挫燕軍。
但勝利並不長久,由於南軍政令不一,沒能趁勝追機,導致朱棣反敗為勝。李景隆的接連失敗,讓建文帝忍無可忍,撤免了他的大將職務,派盛庸抵抗燕軍。盛庸一出馬,戰績較為明顯,殺死了朱棣的親信將領張玉,朱棣自己也被包圍,朱棣在援軍的救助下才得以突圍。
公元1402年,燕軍突破淮河防線,渡過淮水,攻下揚州、高郵、通州、泰州等戰略要地,直逼京師。建文帝見朱棣馬上打到家門口了,十分恐懼。由於百萬大軍毀於李景隆之手,方孝儒上書建文帝,讓建文帝立即處死李景隆,以正視聽。
但建文帝並不同意,還派李景隆、茹瑺、王佐到燕軍營地向朱棣求和。朱棣見天下即將到手,跟你劃江而治,不是傻嗎,一口將其回絕。同年六月,燕軍直趨南京,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開城投降,南京陷落,宮中大火四起,建文帝不知所終。
關於建文帝的去向,有人說他在宮中自焚而死;也有人說他出家為僧,雲遊天下;更有說人他逃到了東南亞,鄭和下西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尋找他。
朱棣入城後,在群臣的擁戴下稱帝,即明成祖,次年改元永樂。李景隆因「棄暗投明」,被朱棣封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並增歲祿一千石,位列群臣之首。李景隆本來沒什麼功勞,卻位居靖難之役其他功臣之上,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滿。
公元1404年,周王朱橚揭發他在建文年間受賄,刑部尚書鄭賜揭發他蓄養亡命之徒,有謀反之心。明成祖覺得他們的證據都不充分,沒有責罰李景隆。沒多久,成國公周能、吏部尚書蹇義、六科給事中張信等人連番彈劾李景隆。
這一次,成祖信以為真,削去他功臣的勛號,讓他不再上朝,賦閑家中。但禮部尚書李至剛仍然不願放過他,說他在家中接受跪拜,如君臣之禮,大逆不道。他的弟弟李增枝還蓄養了數百家奴,待它日造反。
成祖聽後,削去了李景隆的爵位,抄其家產,還將他和李增枝一家人軟禁在家中。李景隆受此大辱,絕食十日,以示抵抗,但未能死去。直到永樂末年,他才去世。
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史來史去
※歷史上真實的王重陽,真如金庸小說中那麼厲害嗎?
※歷史上真實的王重陽:抗金失敗,憤然辭官,穴居活死人墓七年
※靖難之役後,朱棣誅殺了很多人,卻唯獨不敢殺他
※朱棣稱帝後,誅殺了很多建文帝舊臣,卻唯獨不敢殺他
※朱允炆皇后:在朱棣攻破南京後,不堪受辱,自焚而亡
TAG:小史來了 |
※此人只會紙上談兵,建文帝卻給他百萬兵權,朱棣將他列為群臣之首
※朱棣封的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竟然是一位常敗將軍,敗光五十萬大軍
※朱棣四大功臣:一位靖難之役斬兩萬,兩位不倒戈,朱棣想當皇帝難
※此人死忠建文帝,靖難之役重挫燕軍,朱棣稱帝後卻沒殺他
※朱元璋大殺功臣,卻沒殺此人,他多年後幫朱棣造反奪皇位
※靖難之役後朱棣論功行賞,敗軍之將李景隆為何會名列功臣第一?
※明朝第一草包,損失幾十萬大軍,卻成朱棣靖難之役的最大功臣
※此人僅會紙上談兵,朱允炆卻給他百萬兵權,朱棣也讓他做群臣之首
※株連九族?歷史最慘之人判十族,屠殺持續八天!罪魁禍首竟是朱棣
※朱元璋殺功臣,漏掉一人,此人多年後幫朱棣奪皇位
※建文帝特批的全軍靖難統帥, 朱棣繼位後,他更位列諸功臣之上
※明朝最厲害皇帝,並非朱元璋,朱棣等人,而是這個被罵成昏君之人
※朱元璋大殺功臣,卻漏掉一個人,多年後此人反而幫朱棣奪下皇位
※朱棣奪位登基,一人功不可沒,此人以一群婦孺殘兵打退五十萬敵軍
※靖難之役時,此人僅用一塊小小木牌,直接擋住朱棣十萬大軍
※朱棣奪位幕後幹將:秘密幹掉朱允炆數十萬大軍,沒他朱棣當皇帝難
※朱棣奪皇位,此人功第一,多年後,朱棣毫不客氣奪其爵,全家發配
※鄰國侵犯朱棣權威,朱棣調集八十萬大軍,直接把鄰國變成了一個省
※朱棣首席酷吏,殺建文帝舊臣揚名,朱棣嫌他比自己還狠於是殺了他
※朱棣時期蒙古大軍曾派兵攻打明朝,百萬大軍卻因一人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