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何冰出生、上學和工作,全在北京,最長一次離家,就是拍《白鹿原》的八個多月。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黑娃、白孝文和鹿子霖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某一天起,何冰身上的標籤就成了「老戲骨」。


站遠一點看,好像的確如此。演藝圈這兩年歷經IP、流量擔當、摳像、文戲替身種種亂象,「小鮮肉」這個詞從最開始褒義,到現在褒貶不一,短短几年甚至就有了詞義的轉化。連帶地,「老戲骨」無意中成了「小鮮肉」對仗工整的反義詞。


50歲以上,演技好,好像就被會定義為老戲骨了。從這個角度,何冰早就是了,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幾乎就成了「老戲骨根據地」。


但站到北京人藝這個小範圍里,何冰只能算是中生代。他對自己的定義,恐怕也還沒到老戲骨的份兒上。因為在他眼裡,近的有濮存昕、吳剛和馮遠征,再往上還有楊立新,90歲的藍天野也仍活躍在舞台一線。但架不住這個神氣活現的時代,把他推到了這個標籤里。


何冰最新一個角色,是正在重啟播出的電視劇《白鹿原》里的鹿子霖,一個機關算盡的人物。鹿子霖這個角色,北京人藝版《白鹿原》從林兆華版開始扮演者就是郭達,直到今年還是。王全安2012年導演的電影版中,這個角色則是吳剛演的。說起來都屬於「老戲骨」這個派別。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何冰在北京798藝術區(於楚眾 攝)


「大導」林兆華復排《白鹿原》的2006年,何冰38歲。大導想把黑娃的角色給他,但何冰自己中意鹿子霖,「黑娃戲少嘛,不過癮」。但濮存昕演的白嘉軒,何冰比他小十來歲,往那一擱演對手戲就不太對,就沒演上。

沒想到若干年後,他還真演成了鹿子霖。這個角色,何冰理解的挺透徹,他覺得鹿子霖和白嘉軒,80%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20%。「鹿子霖這人,集中國人缺點之大成,其實也不叫缺點,就是很質樸一老農民,自私自利,沒什麼遠大理想,老婆孩子熱炕頭,能占點便宜就占點便宜,為了發家致富不擇手段。」


但到了自己能演鹿子霖的年紀了,他看上的角色又成了白孝文。因為現在何冰再去看鹿子霖這個角色,覺得又不夠複雜,不如白孝文,一個白家大少爺,後來成一個落魄要飯的,再後來又是軍官、縣長。犯過錯,當過官,瞧這人生起伏。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何冰(左)在《白鹿原》中飾演鹿子霖


對比來看,鹿子霖可不就是一輩子買房、賣房,人生就這麼簡單一個企圖。所以何冰為鹿子霖這個角色使勁的方向是「生動」。「什麼叫真正的生動呢?比如觀眾看了戲,發現說,現在我們廠長還跟他這樣呢,這就好玩了。他只是穿了這身兒衣服,放到了那個年代,其實這人離咱們一點都不遠。咱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鹿子霖的影子。」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當話劇演員的台詞編成Rap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在北京人藝這麼多年,何冰在舞台上的戲幾乎都從大導手裡出來。


濮存昕說到了2003年《北街南院》的時候,「何冰就到位了」——他在裡頭扮演一個的哥,典型的北京漢子形象。但何冰自己認為,他這個「到位」的時機比那要早。《鳥人》是大導1993年排的戲,講的是一個海歸醫生,說北京城裡頭那些遛鳥的人有病,要辦一個「鳥人康復中心」引發的故事。2012年這部戲復排的時候,何冰接替前輩大腕林連昆承擔了第一主角「三爺」。但最開始進這個戲,他接的是戲份只有七八分鐘的「黃毛」。這個角色對何冰最大的意義是「在台上確立了自信」。


演員站台上有兩種,一種是拚命享受這個時間,一種是一直就想跑。正是「黃毛」讓何冰享受到了舞台時間。「笑聲有了,掌聲有了,然後你非常堅定地站在台上不再害怕。要知道這是非常苦和難的一件事,大多數演員這一輩子站在舞台上都是想跑的,不敢站那或者是麻木地站在那,他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反正沒有享受這個時間。我從那會兒開始就有幸享受這個。」


再往前追溯,還有跑龍套時期。人們特別願意反覆追問他剛進北京人藝那段「戳大槍」的日子。這一段,今天聽來的確有那麼點驚悚,因為無論是長達四年的龍套生涯,還是長期排不上戲卻從未想過改行,都足夠戲劇衝突。


這段往事久而久之,給大家造成一個既定印象,似乎那真是一段不堪的歲月。實際上呢,除了經濟上窘迫,和對未來迷茫之外,何冰說他每天過得都很快樂,每天看那些前輩藝術家排戲演戲,現在可沒有這麼好的學習機會了。


後來也演了不少電影電視劇,「最值」的一部,可能是十幾年前的《大宋提刑官》。這大概是央視除了《亮劍》外復播率最高的一部電視劇,有時候半夜三更打開電視,何冰會嚇一跳,「宋慈還在電視上破案呢」。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何冰在《大宋提刑官》中飾演宋慈

宋慈是一個高大全十分正面的形象,跟以往何冰的戲路反差挺大,他從前是演慣了街頭流氓胡同串子的,說白了,就是鹿子霖這類角色。「演個不一樣的,你可以說我是突破自己,開發內心正義的部分,但我其實只是逞能,又是大主角,特滿足虛榮心。」所以他就沒再接《大宋提刑官2》。


有一個ID叫「我是怪異君」的博主,做了八集關於該劇的「毀經典系列」,類似於流行於視頻網站的「五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用快速剪輯的方式講完一個故事。不過這個系列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宋慈在每個案件尾聲時的揭秘真相獨白,被後期製作成Rap。正義與輕快的流行質感在宋慈這個角色身上形成的反差,使得這個系列非常受歡迎,按B站的流行度評判標準,就是彈幕多到看不到畫面。


剪到最後一集時,怪異君想方設法,找到了何冰,向他要求為節目錄一段視頻。何冰就在家裡頭讓兒子拍了一段,在這之前,何冰都以為網路上根本沒人搭理他。換句話說,他覺得自己跟流行應該搭不上邊。但這集20分鐘的視頻,僅在B站上的點擊就有40多萬,彈幕有3000條。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何冰的同事、北京人藝的演員劉輝,聽說何冰現在有微信了,特別驚訝。也是直到這次開始宣傳電視劇《白鹿原》,工作人員私下都嘀咕:「跟何冰老師溝通,還得發簡訊,他還老說『要不你發郵箱』,可現在誰還發郵箱啊。」大家堅持一陣,何冰才終於妥協用上了微信。


劉輝說這是何冰低調,「藝術工作者和明星的區別,就在於他不需要經營」。但何冰說他只是不願跟人聯絡得過於緊密,「有必要知道那麼多資訊嗎?沒有它影響我的生活嗎?」

更廣闊的危機也有,譬如中年危機。何冰的太太是他「同桌的你」,倆人是初中同學,何冰說:「這樣一來我談戀愛的次數還多得了嗎?」結婚這事兒對何冰影響非常大,「我是那種非常因循守舊的人。有些人過得燦爛,但有相應的代價,為了不付這價錢,那顆櫻桃我不吃。那裡邊兒有很大的危險,但我是生活里的膽小鬼。」


所以他疏解中年危機的方式是跟自己聊天,或者跟人洋洋得意地聊幾句兒子。還不行,就去跟當年的同學聚聚,這時候會覺得大家並沒有變化,頂多長了兩道褶子。「我們這種手裡頭有點兒歲月的人,內心還是二三十歲。」


何冰在《見字如面》讀路遙寫給弟弟王天樂的信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何冰從上大學時開始抽煙。當時看到阿蘭·德隆以及一幫美國演員,演戲的時候煙都掛嘴上,他指了指嘴唇說:「還不影響說台詞,我就模仿,帥是沒帥成,煙就沒再擱下。」台詞功力倒真的積攢下來了。比如《見字如面》這個節目,很多觀眾尤其喜歡何冰讀信,總感慨他作為話劇演員的台詞功底。實際上倘若何冰不是演員,也是一特能貧的北京爺們兒。劉輝跟我總結說,跟何冰聊天兒,你只要開個頭就行了,剩下的90%可以全歸他。


劉輝進北京人藝也有七八年了,但第一次跟何冰合作還是2014年徐昂導演的《十二公民》。他們找了個地兒,一口氣排了20天。緊接著是復排《小井胡同》。劉輝得以在半年時間裡密集地跟何冰交流。他比何冰小十幾歲,現在是北京人藝青年演員里十分出挑的一位,今年又在藍天野新排的《大訟師》里擔任主角。但他說起何冰還是一副親密又敬畏的神色:「那會兒聽他講對劇本的理解,我都懷疑我們看的是不是同一個劇本。」

何冰:手裡頭有點兒歲月,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電影《十二公民》劇照,何冰飾演8號陪審員


大部分前輩指導晚輩,都是「這事兒很難,你要努力」。何冰不,他覺得這樣說客觀上起到的是唬人的效果,他永遠告訴年輕演員的是「不難」。「所有的扣都在心裡,解開的時候是『砰』的一聲,但只有自己能幫得了自己啊,所以,最好就是告訴你這事兒不難。」所以劉輝說那半年時間裡何冰簡直是他的一盞明燈:「他讀書很多,經常思考,同一個故事,聽他講完之後是不一樣的。如果劇本有十層皮,何冰就是要挖到最裡面那層最本真的東西,這是他創作之所以有魅力的地方。


我在跟何冰交流的時候,發現他的確擅用比喻,很多觀點不僅邏輯嚴密,表述方式也很精彩。甚至,用劉輝的話說,何冰的語言感染力和煽動性大到即使他說的是錯的,你都願意相信他。這個時候直接看他應對一個問題的邏輯和語言,就是挺有意思的選擇。


舞台上的當局者迷


——專訪何冰


三聯生活周刊:前一陣林兆華戲劇邀請展的《兄弟姐妹》,你也去看了,覺得怎麼樣?


何冰:那個戲怎麼說呀,這傢伙太有名了。列夫·朵金,如雷貫耳。但是作為演員,如果是排《兄弟姐妹》,坦率地說我可能不太樂意。唯一可以原諒的,是這是他80年代排的戲。它指向了社會問題和時代變遷。在我個人概念里,戲劇當然可以表達這個主題,但這不是好戲要表達的東西。


三聯生活周刊:好戲要表達的是什麼?


何冰:好戲只面對一個東西,就是人,人心和慾望,由此跟外力產生一個衝突,這應該是所有戲劇的驅動力。人無非是有這麼幾個矛盾:跟社會的矛盾,跟他人的矛盾,最重要的是我們跟自己的矛盾,最談不妥的就是這個。但你看《兄弟姐妹》,除了愛情那段和醉酒慶祝那段能打動我們,還有其他打動人心的嗎?

三聯生活周刊:舞台上的歷史,無法吸引人?


何冰:看對象是誰。這段歷史本身,在歐洲人看起來覺得特棒,他們覺著怎麼會有這樣的社會體制,怎麼會有這樣的年代。但是你知道咱們中國人不會覺得奇怪,我們有過相同的歷史階段。所以這塊就不吸引我了。那我要看的是什麼?我要看的是人,在那個痛苦的年代裡,他們做了什麼,他的歡樂是什麼,他的痛苦是什麼,他跟自己的矛盾是什麼。


三聯生活周刊:會覺得它太長嗎?下午和晚上,加上中場休息,八個小時。


何冰:這就是我說它平庸的地方,我認為沒必要演這麼長。下半場完全在說時代往後怎麼發展,只在說這一件事。但所有的人物消失了,這讓人看得不滿足。說實在的,這部戲是偉大的下午,平庸的晚上。很棒的調度,而且那幫演員太玩兒命。但我不太喜歡這種沒有劇本的運作方式——我斷定它原本是沒有劇本的;就算有,也是通過演員排練之後總結成的劇本,這個我覺得就有點問題。這種方式我不認為是最好的,因為如果可以這樣排戲的話,那咱們要編劇幹嗎使,要莎士比亞幹嗎用。


三聯生活周刊:沒有劇本,演員會不會更自由?


何冰:你知道什麼叫自由啊?自由是在規範里才有的。沒有規範何談自由。那劇本就是規範,就像往筐裡頭裝雞蛋,五個雞蛋怎麼裝?比方說弄一地方,弄七十個足球八十個大門,五百個人往裡一放,說你們隨便踢吧,進了算得分,這有意思嗎?還就得十個人對十個人,加倆守門員,玩兒命去踢,這才叫好玩,那才會好看。我是這麼看。


三聯生活周刊:那你自己怎麼判斷自己演沒演好?


何冰:在舞台上,好比是在跟觀眾打牌。我這個歲數,我不僅知道我手裡有什麼牌,觀眾手裡有什麼牌也清楚得很,這樣就好打了,對嗎?年輕的時候不是,年輕的時候,連自己的牌都看不懂。我指的是看不懂劇本,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寫。現在好了,比方說,我都知道你喜歡吃甜的了,我還不知道做個咕咾肉,做個糖拌西紅柿?


三聯生活周刊:這個聽起來好像有點小聰明?


何冰:不是的,這是個秘密。這是演員跟觀眾之間,今天晚上發生這場觀劇行為的秘密。話劇,是演員和觀眾說好,一起來在這兩個鐘頭里做一場夢。話劇表演不像魔術,魔術的要點是「看,我做了什麼,你不知道吧」,話劇是「來,我做點什麼,你感受到了嗎」。

三聯生活周刊:你是說,是演員對觀眾單向輸出?


何冰:正好相反。在我看來,真正好的話劇演出是這樣,儘管你作為觀眾,看似冷靜地坐在台下,而我們演員在亮處。實際上,觀眾內心澎湃,那個澎湃我能感覺到。實際上你的每一次呼吸,你的每一次笑聲跟每一次掌聲,每一次你心裡一涼,我都清清楚楚地知道,並且,它們都在調整舞台的節奏。


三聯生活周刊:但其實你離開話劇舞台也有不少時間了,最近一次是2013年《窩頭會館》?


何冰:對,今年會再排《窩頭會館》,但真是新戲好幾年不排了。《喜劇的憂傷》是最後一個。你要仔細去看我參加人藝演出的工作表,你會發現我跟抽風一樣,經常某幾年裡拚命演,也有兩三年,幾乎零演出。


三聯生活周刊:這是為什麼?


何冰:一個原因是,沒什麼好的合適的劇本,再一個,人藝的安排就是這樣。我其實自己特別願意服從這個節奏。因為現在再演《窩頭會館》跟《喜劇的憂傷》,興許也就那會兒的水平,所以其實停一下挺好,我特別願意服從這節奏。停一下,到有一個時間再重新啟動。因為什麼事兒干熟了,就麻煩了。比如說緊張的問題,它對於上舞台的演員來說,特別微妙。你不緊張不行,今兒個台下一千人,我跟沒事兒人似的我就上去了,這真的不行。畢竟你是當眾表演,得有恭敬心。所以你都不緊張,這不太好。緊張了也不行。


三聯生活周刊:不緊張不行?


何冰:對,也不行,它非常微妙。話劇表演裡面很重要的一個詞叫陌生。其實我們只是在干這一件叫作保持陌生的事。為什麼呢?你看他整個操作過程是,我看過劇本,我分明知道我到第三幕得發脾氣,到第四幕得哈哈大笑。如果我演的時候「旁觀者清」,我就完了。得回到當局者迷,這是我跟角色的關係。另一重陌生,是每天觀眾都不一樣的,你自己也不一樣。這個陌生對於話劇表演來說特別重要,甚至於我覺著應該有意地陌生一下,要不然那個新鮮感就沒了。我們演《窩頭會館》的時候第一輪演了64場,你能想像嗎?那是多大的工作量。現在已經沒有這麼乾的了。


三聯生活周刊:有兩種演員,一種演什麼都像自己,一種演什麼像什麼,你傾向於哪種?


何冰:我個人更傾向於演什麼像什麼。但是我絕不說演什麼都像自己不好,因為這話不公正。如果一個演員有足夠的魅力,並且這個魅力足夠強大,我覺著他可以這麼干。

三聯生活周刊:兩者沒有高下之分?


何冰: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第一種更好,你會發現這也是一種神化。編出一個理論,大家就跪倒這個理論面前?完全沒必要。因為演戲首先要給人帶來娛樂,好戲帶來的是高級的精神娛樂,那也是娛樂。我不認為應該讓瑪麗蓮·夢露去扮成丑婆子,如果她足夠美麗,我們看她美麗就好了。當然,如果說她真的有一次變了一個人,那我們更要為她喝彩。為什麼?因為從演員的職業角度來說,她進步了,她突然崇高了。可是如果她不往前走這步,我覺著也可以,因為她已經給觀眾帶來足夠多的歡愉和娛樂。


三聯生活周刊:那你對自己的期許呢?


何冰:我對我自己,應該是演什麼像什麼。因為我不認為我是一個靠這張臉就能混一輩子的人。在演員這個陣容裡頭,我不是條件非常好的。當然,很多人都說你看葛優長得也不好看。可是我們有幾個葛優?所以不能這麼講。我們不能說庫里個兒矮,就說籃球是矮子的運動吧。基本上,演戲還是很吃條件的,而像我,想在這行里混下去,想養家糊口,那我就得不停地變換。我的可能性多,我的機會才會多。我就演自己這一路,自己也覺著沒勁是吧。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三聯生活周刊》加入知識付費賽道,閱讀社交App「中讀」長了張知識付費的「網紅臉」?
她推薦的繪本是媽媽們的必藏書單,現在她來告訴你為什麼人生需要童書
推薦你一個讀書會,讓科幻帶你飛
為什麼北京春天的飛絮治不好?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同是16歲奪首冠,何冰嬌仍在掙扎,而她20歲就成為世界冠軍!
吳秀波50歲了,韓磊50歲了,何冰50歲了,而他一點兒都不像50歲!
從不在乎片酬是多少,是好戲才出演,何冰上榜,個個都值得敬佩!
「嚴振聲」的真身何冰老師:結婚20年,從第一天起我就放棄了
不被看好:21歲的何冰嬌爆冷,世錦賽上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
世錦賽高光時刻盤點,何冰嬌排第二,第一是她?
「誰能想到,有一天,我看著何冰,想起了我奶奶」
50歲何冰近照,比李雪健更令人敬佩的影帝,一生沒有經紀人
有些幾塊錢水果隨手一凍,就比任何冰淇凌都好吃,第2種吃一口上癮
國家一級演員何冰,曾跑龍套10年,一個完全被低估的實力派老戲骨
日本人身高和我們差不多,為何冰箱「插座」要裝在1.95米高?
何冰沒有對手,這很遺憾,也很悲哀
大器晚成的演員何冰,剛剛年過五十卻花白了頭髮
五十歲何冰遭遇「年齡危機」,決定離開《茶館》自己做戲
「0」爭議的6位實力派影星,李連杰墊底,何冰僅第二,第一絕對的厲害角色!
盤點中戲87表演班的知名演員,讓人意外的不是胡軍何冰而是第一位
爆冷!何冰嬌不敵18歲小將,國羽女隊尤杯首場失利!
50歲何冰近照,比李雪健更令人敬佩的影帝,一生沒有經紀人,不接廣告
最有可能獲視帝的男星:何冰墊底,雷佳音第三,最大可能是他
女單新星何冰嬌2:0輕鬆晉級:今天表現88分 沒想到觀眾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