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邦論,倘若成功了,後果無法估計
導讀:康有為很小的時候就以「聖人」自居了。 按照《康南海自編年譜》所記,康有為生於十三世書香門第,幼隨祖父讀書,4歲,外祖即「期以將來大器」。6歲,長輩皆稱譽「謂此子非池中物」。12歲,享有「神童」之名。20歲,徹底放棄詞章考據之學,效仿明朝大聖人王陽明,靜坐養心。
——————————分————割————線————————
如果現在有人提出中日合并的觀點,恐怕會被人噴。沒錯,抗日戰爭是一條艱苦的路,我們的同胞,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才將這些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國家。現在中日兩國雖然不再開戰,但有句話說得好,歷史是不能被遺忘的,遺忘等於背叛。如果在這個時候,提出什麼中日合并的觀點,那至我們曾經千千萬萬浴血奮戰的戰士們,又於何地?
而這個觀點,卻原來是在一百多年前就被提出了,提出它的還是戊戌變法的主要發起者,康有為。
在戊戌變法中,康有為曾經提出過一條重要的救亡之策,那就是中日合邦。
戊戌年,康有為及其黨徒積極推動光緒搞「中日合邦」
甲午之敗將「康(有為)黨」推上了改革前台。「康黨」名義上雖高舉「維新」旗幟,但其政治傾向「反滿反清」,其具體政治行為,更有濃重的「革命」嫌疑。
「維新」抑或「革命」,自然並無對錯可言。真正可議者,乃在其具體內容。如康有為意欲鼓動光緒設立「制度局」,以架空、取代清廷自中央到地方的現有各級官僚行政機構,即屬異想天開,斷難實現。而戊戌年最荒唐的政治構想,莫過於所謂的「中日合邦」。
關於「中日合邦」,康有為在《自編年譜》並不諱言:「(我當時)與日本使矢野文雄約兩國合邦大會議,定稿極詳,請矢野君行知總署答允,然後可以大會於各省。」同時,康還曾讓其心腹楊深秀向光緒上奏,建議「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誠天下蒼生之福矣」。
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曾要價一百萬兩,向張之洞、李鴻章等兜售救國「妙策」——「延請外國監管中國的外交和政治」。
較明確透露「合邦」之具體內容者,乃康黨骨幹宋伯魯之奏摺。奏摺稱:「英國教士李提摩太來京,往見工部主事康有為,道其來意,……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別練兵若干營,以資禦侮。……今擬請皇上速簡通達外務、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學士李鴻章者,往見該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與之商酌辦法,以工部主事康有為為參贊,必能轉禍為福,以保乂我宗社。」
所謂「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意即參與「合邦」之國,其現存政府架構完全作廢,須另由康有為、李提摩太、伊藤博文等人挑選百名外國顧問,全面接管中國的政治、軍事、財政、外交等一切事務。
維新喋血後,因其「排滿反清」立場,康黨仍未放棄「中日合邦」
上述材料,一方面證實康黨當日確曾積極運作「中日合邦」乃至「中日美英合邦」,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康黨意在誇張其辭以欺玩光緒。如茅海建先生披閱史料甚廣,亦坦承:「康稱與日本公使矢野文雄已『約兩國合邦大會議』,我卻尚未查到相關的史料」;至於楊深秀、宋伯魯之奏摺,稱美國亦涉入其中,則毫無史料可證;惟有英國傳教士、政治投機分子李提摩太,倒確實在「合邦」問題上與康有為一拍即合——事實上,早在與康黨合流之前,李提摩太就曾要價一百萬兩,向張之洞、李鴻章等人兜售其「延請外國監管中國的外交和政治」,以抵禦列強瓜分的「妙策」。
換言之,目下尚無任何材料,能夠證實康黨在攛掇光緒搞「中日(美英)合邦」之前,曾與各國官方人物有過任何實質性的接觸、達成過任何實質性的共識,其「挾洋自重」以欺玩光緒之意,至為明顯。但這是否意味著:康黨搞「合邦」,如某些學者所辯護的那般,僅系「挽救新政」的權宜之計?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早在1898年初,梁啟超就曾命康黨經營之「大同譯書局」翻刻、出版了日本人森本藤吉所著之《大東合邦論》,該書之主旨,乃是宣揚日本應該與朝鮮合并為「大東國」。梁氏並親撰序文為之宣傳。
其次,「合邦」之「邦」,在晚清翻譯語境中,明確系指美國之「state」(州)。如1868年張德彝出使美國,其遊記稱:「合眾國議事廳,……排座各邦紳士二百七十餘名」。因「state」擁有較高的自治權,故康黨骨幹洪汝沖,才敢在勸說光緒「合邦」時說:「此事若在歐西,即合為一國,亦不為怪。」
再次,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戊戌喋血之後,康黨仍未放棄「中日合邦」的構想。如1899年11月,康黨「自立軍」領袖唐才常在《亞東時報》上刊文,宣稱:「日人保支,而有異於英、美各國用心……斯乃天所以成將來二國合邦之局。」
簡而言之,戊戌年前後康黨運作「中日合邦」,乃是其固有「排滿反清」之政治立場的產物。在該立場下,康黨之舉措,往往不擇手段,乃至於除「制度局」、「中日合邦」之外,尚有「盡賣西藏於英吉利」、「可得善價供新政用」等等荒唐想法。
這是之前發生的,那時,康有為還沒有得到光緒的召見;1898年7月,刑部主事汝洪衝上書光緒皇帝,提出了遷都,借才,聯邦三條建議,他的建議中,除了遷都荊襄之外,他的借才/聯邦二策,都和康有為的中日合邦友異曲同工之處,據史學家孔祥吉先生考證,這份奏摺應該是康有為代擬的。
當然,康有為沒有讓這個中日合邦的理念,僅僅停留在口號上,他和光緒碰上面後,也極力促進光緒見日本前首相伊藤。然而,引入外國人進入中國官員系統執政,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引起了很多官員的恐慌。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在無形中吞併國家的行為。
不過後來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戊戌變法失敗中日合邦自然也成了泡影,但中日合邦的流毒,卻一直延續了下來,到後來,日本入侵中國,建立的大東亞東榮圈,乃至汪精衛政權的建立,都是中日合邦的變種。
想像,如果當時這個中日合邦的提議被付諸實踐,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恐怕更是愈加囂張,無異於賣國。就像是抗日時的一句口號:談中日合邦者,均按漢奸罪處置。
結束語
台灣學者雷家聖對康黨的「合邦」計劃有過一段議論:
「戊戌變法期間,尤其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來華之後,伊藤博文與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遊說康有為等變法派官員,接受其『借才』之提議,並利用變法派官員掌握決策核心的便利, 意圖實行其『合邦』的陰謀。對於可能阻礙『借才』、『合邦』計劃的慈禧太后與榮祿,康有為、譚嗣同等人則打算利用袁世凱的軍隊『殺榮祿、兵圍頤和園。』慈禧太后是在明了情勢險峻之後,才當機立斷髮動政變,挽救了此一危局。」
此論是否中肯,不妨見仁見智。筆者亦有一種「見仁見智」——戊戌年慈禧之所以不經過任何審訊、匆忙殺掉「六君子」,背後即有恐公開審訊引出「外國干涉」的隱憂。慈禧對「合邦」一事很可能判斷為光緒不惜借外力與其爭權,故而在1899年有廢除光緒的計劃;這一計劃卻又被外力所阻。次年,慈禧鼓動義和團驅逐洋人,與戊戌年的這條線索顯然有密切聯繫。
後事姑且不論,1899年,中日沒有合邦,已實乃莫大之幸事。
※諸葛亮的一個決定,導致劉備千百來年遭世人唾棄、鄙視
※揭秘孫悟空能騙鐵扇公主的原因
※魯迅一生只見過袁世凱一面,一向毒舌的他,卻這樣評價袁世凱
※純軍事角度分析:百萬秦軍消失,至秦國滅亡的主要原因
TAG:默默知天下 |
※張之洞反對遷都,後提出一個計劃,50年後出效果
※曹真大權在握後,提出一奇計,如果實現,滅亡蜀漢可提前30年
※再次確認幾年前提出的三線合一,如今已經確認消失了
※400多年前,一官員提出一想法,皇帝大喜,卻愁壞了如今的上班族
※60年前他就提出了雄安新區構想,至今有人還欠他一句道歉!
※此人能力比肩袁天罡,死前提出三個要求,最後一個讓人百思不解
※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什麼沒有向日本提出索要賠償金?真相令人感到後怕!
※一百年前孫中山提出四大預言,如今已實現三個,還有一個需要努力
※這個人對中國提出一思想,影響後世兩千餘年,今天依舊影響著我們
※早年有名的「毒梟」,居然都是女子,最後一人死前提出奇葩要求
※陰謀論者提出3個觀點,證實霍金已死多年,那麼輪椅上的又是誰?
※「多金未婚夫提出婚前合約,每生一個娃給一筆錢,生完一年必須減肥」
※二戰後期,日軍提出「一億玉碎」計劃有多瘋狂?看完這組圖就懂了
※92年鄧穎超去世前,罕見的向中央提出了一請求,但卻無人敢答應
※早在全面抗戰爆發前十年就有人提出了「不抵抗主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有人說,夏朝是匈奴的前身,而且還提出了證據?
※這首詞提出的問題,幾百年來世人都無法給出答案
※董卓公開談論廢帝,此人第一個提出反對,最終下場凄慘,不是袁紹
※91年鄧穎超病危,曾向中央提出一請求,卻無人能應,這是為何?
※日本又有大計劃,但一提出就遭到唱衰與質疑,或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