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養生與修道的必然方法
養生與修道的必然方法
本文摘錄自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如果要說靜坐的姿態有多少種?那麼,它大約有96種之多。可是所有方法的共通目的,都是在求「靜」。那麼「靜」便是道嗎?否則,何以必須要求「靜」呢?這是兩個問題,同時,也是兩個不同的觀念,包括三個要點,不可混為一談。
(一)靜與動,是兩個對立的名詞,這兩個對立名詞的觀念,大而言之,是表示自然界物理現象中兩種對立的狀態,小而言之,它是指人生的活動與靜止、行動與休息的兩種狀態。道非動靜,動與靜,都是道的功用。道在一動一靜之間,亦可以說便在動靜之中。所以認為「靜」便是道,那就大有問題。
(二)求「靜」,那是養生與修道的必然方法,也可以說是基本的方法。在養生(包括要求健康長壽——長生不老)方面來說:一切生命功能的泉源,都從「靜」中生長,那是自然的功用。在自然界中,任何動物、植物、礦物的成長,都從「靜」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尤其是植物——一朵花、一粒穀子、麥子等等的種子,都在靜態中成長,在動態中凋謝。人的生命,經常需要與活動對等的便是休息。睡眠,是人要休息的一種慣性姿態,人生往複不絕的生命動能,也都靠充分的休息而得到日新又新的生機。
所以老子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靜為躁君。」以及後來所出的道家《清靜經》等道理,乃至曾子著《大學》,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等等觀念,都是觀察自然的結果,效法自然的法則而作此說。甚至,佛家的禪定(中國後期佛學,又譯為靜慮)也不例外。
(三)在精神狀態而言,靜是培養接近於先天「智慧」的溫床。人類的知識,都從後天生命的本能,利用聰明,動腦筋而來。「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所以佛家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也是以靜慮——「禪定」為中心,然後達到「般若」智慧的成就。
那麼,用什麼方法去求「靜」呢?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而人們都是那樣輕易地問出來。「靜」便是「靜」,用心去求「靜」,求「靜」又加上方法,那豈不是愈來愈多一番動亂嗎?若在禪宗來說,便可直截了當地答:「君心正在鬧,且自休去。」這樣說來,「求靜」根本便錯了,或者說:可以不必求「靜」啰!那也未必盡然。不必陳義太高,但卑之而毋高論地說,一般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經常習慣於動態;在心理方面,如意識、思想、知覺、情感等,好比多頭的瀑布、澎湃的江河。真有「無盡長江滾滾來」的趨勢;在生理方面,血液的通行、神經的感受、氣息的運行,時時刻刻都會發生苦樂的覺受,尤其在靜坐的時候,如果身體早已潛伏有病根,它可能會發生酸、痛、冷、熱、脹、麻、癢等感覺,比起不靜的時候還要強烈。「樹欲靜而風不止」,心欲靜而動亂愈多,所以一般初學靜坐的人,往往發現自己的思慮營營,非常雜亂,甚至,比起不靜坐的時候,反而更加煩燥、不安;因而更加恐慌,認為自己不應該「靜坐」,或者加上武俠小說與民俗神話等的傳說,恐怕「靜坐」會「走火入魔」。其實,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頭上安頭,錯加誤會,構成心理上的陰影。
※南懷瑾老師:這「六字真言」把修道的方法、境界、層次都說完了
※智世名言:情最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宗性法師:智慧護生
※南懷瑾先生側記:陰陽五行
TAG:傳承網 |
※南懷瑾老師:修道先學笑(神仙別無法,只生歡喜不生愁)
※南懷瑾老師講述男女的生理特點與修道
※南懷瑾老師:這是道家修道的原則和方法,離開此原則都不對!
※南懷瑾老師:學佛修道是求無為之福
※藥王孫思邈祖師的修道故事!
※南懷瑾:「老子」教你修道!
※南懷瑾老師:修道成佛的最好方法就是以觀世音菩薩音聲而入道
※打假南懷瑾之《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南懷瑾老師】修道先學笑
※這都是修道德最佳的方法
※養育孩子,父母一生的修道院
※廣欽老和尚:人若知道信佛,回頭念佛修道,則定業可轉
※南懷瑾老師:列子修道九年的經驗報告
※清和宗師尹志平談修道之方
※邱祖教導弟子修道的上乘法門是怎樣的?
※「修道要心堅」仙師魏伯陽的故事
※老子,無為而治,道法自然,修道行德
※修道築基的方法
※聲聞乘、菩薩乘和金剛乘各是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其見地與修道的方法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
※《道德經》的修道思想和方法被總結成了三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