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日本首創、被原子彈團滅的陸軍海戰隊:舊日本陸軍船舶兵

二戰日本首創、被原子彈團滅的陸軍海戰隊:舊日本陸軍船舶兵

在建國前後的一段時期里,解放軍的海軍比較薄弱,所以總需要靠陸軍去打海戰,所以總喜歡戲稱「別人是海軍陸戰隊,我們是陸軍海戰隊」?但實際上,陸軍海戰隊不是解放軍的首創,二戰時期的舊日本軍就有。而且跟解放軍的陸軍海戰隊是臨時應急不同,舊日軍的陸軍海戰隊還是具有編製的,這就是舊日本陸軍「船舶兵」。


▲佩戴船舶兵胸章的陸軍大尉制服,陸軍在1943年取消了兵種色,除了憲兵還是黑色領章以外,其他兵科都是紅色領章。



其實,舊日本陸軍「船舶兵」是舊日本陸海軍對立下的產物之一。日本作為一個海島國家,自明治時代建軍以來,凡是對外侵略都要使用船舶向海外投送兵力。但是受到國力限制,日本海軍從沒有建設過兩棲登陸艦隊,日本陸軍歷次海外行動都是徵用民間船舶運輸與登陸的。但是隨著日本野心的越來越大,僅憑藉民間船舶已經滿足不了侵略胃口。於是舊日軍於1930年代初期,將工兵第5大隊第3中隊加以專門訓練,主要用途是在沒有港口的前提下,將人員與補給品從大型貨船上運至岸上。1932年1月的第一次上海事變(一·二八事變)中,工兵第3中隊在長江七了口的敵前登陸作戰中表現很不好,於是又從工兵第11、18大隊各抽調一個中隊,編成工兵中隊(丁型編製),並被正式命名為船舶工兵,這便是日本陸船舶工兵部隊的開端。




1937年8月,日本軍部為了進一步擴大第二次上海事變(淞滬會戰)的規模,決定在國軍防線後的杭州灣登陸。於是舊日軍在宇品港成立了陸軍第一船舶輸送司令部,全面調配陸軍兩棲作戰登陸行動。隨著獨立工兵第6聯隊改變為船舶工兵第1聯隊,日本陸軍開始改編和新建船舶工兵聯隊。為了統一協調船舶工兵的行動,1942年7月7日根據軍令甲52號成立了船舶輸送司令部,船舶工兵也從工兵科中獨立出來單獨成為了船舶兵科。1944年5月更是設立了船舶兵胸章,二戰日本陸軍只有飛行兵和船舶兵有此殊榮。截至二戰結束,船舶兵部隊共有船舶工兵聯隊57個、船舶炮兵聯隊3個、船舶機關炮聯隊2個、船舶情報聯隊1個、船舶通信聯隊2個。


登陸作戰中的日軍大型發動艇,全長14米,共有四種型號,其中丁型可以給中戰車、150毫米級別榴彈炮提供兩棲運輸,據說瓜島作戰中第2師團的兩門96式150毫米榴彈炮就是被大發動艇強行擱淺運上岸的,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蹟」。小型發動艇則是一種是10米長的純人員兩棲登陸艇,不做贅述。



船舶兵的主要任務是兩棲登陸和海上武裝輸送,裝備為登陸艇、裝甲艇、驅逐艇、三式潛航輸送艇(運輸潛艇)、護航航母(特2TL型山汐丸)等。大型艦隻駕駛員一般為軍屬身份的民間商船會社的船員,其他小船都是船舶兵自己駕駛。由於缺乏連絡設備(當時小型電台很貴),船隊中各艇一般以旗語聯繫。


四式艇,材質膠合板、長寬5.6X1.8米、排水量約1.5噸、最高速度25節、乘員1人(普通型) 2人(指揮型)、武器為掛在船尾掛架上的250公斤炸彈一枚(指揮型增加13毫米機關炮1門)、造價約1000日元、成品半成品成產了約3000艘。




至於自衛武器則全由船舶炮兵聯隊的士兵操作,對海武器為試製四式75毫米舟艇炮(Ⅰ型為41式山炮改裝而成、Ⅱ型為99式戰車炮改裝而成)、四式37毫米舟艇炮,防空武器為88式75毫米高射炮、98式20毫米機關炮(特型 舟艇用),反潛武器為深水炸彈、試製2式120毫米船舶用中迫擊炮、試製4式船載200毫米噴進炮(反潛火箭炮)等。




總的來說船舶兵的作戰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船舶工兵必須冒著空襲和岸上火力開著大、小型發動艇運送物資,船舶炮兵即要防空、也要對艦對潛。特別是防空炮部隊,因為人手不夠,只能以中隊為單位機動分配,才完成某船團的護航任務,馬上就拆走火炮裝在即將出發的新船團的船上接著出港,每天都處於精神極度緊張之中。


正在船舶上操縱88式75毫米高射炮的陸軍船舶炮兵




隨著戰局的逐漸不利,在「一億總玉碎」的特攻口號下,船舶兵部隊也開始特別攻擊化,其實就是自殺性攻擊,催生了特攻兵器---四式肉搏特攻艇(機密代號聯絡艇レ型 以下簡稱四式艇)的出現。四式艇類似海軍的「震洋」特攻艇,也是膠合板的艇身,1-2名乘員,攜帶250公斤炸彈,直接衝撞敵艦與其同歸於盡。截至日本投降前,陸軍船舶練習部第十教育隊在香川縣豐島的船舶特別幹部隊已經初級培訓出大約1500名特攻隊員,這些隊員從1944年9月3日後取消一切休假進行訓練,就等待著美軍在日本登陸然後以身殉國的那一天。為鼓舞士氣,指揮官許諾這些隊員在發動特攻前給所有隊員授予曹長(相當於上士)軍銜,只要特攻成功撞上敵艦,一律再二階級特晉為陸軍少尉,不過人都死了軍銜再高也沒啥用了。


海軍特攻艇「震洋」材質膠合板、長寬5.1X1.7米、排水量約1.3噸、最高速度23節、乘員1人(普通型) 2人(指揮型)、武器為掛在船尾掛架上的250公斤炸彈一枚、四式120毫米火箭燃燒彈2枚(指揮型增加13毫米機關炮1門)、造價約1100日元、成品半成品成產了約6197艘。




1945年8月6日,美軍B29轟炸機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廣島市瞬間被摧毀大半。原子彈爆炸時,僅廣島東西兩個練兵場上就有超過2.3萬名日本軍人在出操,這些軍人絕大部分非死即傷,民眾損失更是不可計數。陸軍船舶兵司令部就在這個狀態下參與了爆炸後的救災,光是船舶兵部隊掩埋的屍體就超過1萬具,在這種混亂下迎來了8月15日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他們的特攻作戰使命也不了了之。





本文為築壘地域

與文匯報聯合創作

,主編原廓瑪琳道夫,作者。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一戰、二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築壘地域:

zhulei194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壘地域 的精彩文章:

讓革命導師恩格斯慘遭打臉!普奧戰爭里的普魯士參謀部

TAG:築壘地域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帝國主義的兵營、戰犯的搖籃——舊日本陸軍大學校
曾被稱為日本海軍軍官的搖籃,二戰時期日本海軍「三大學校」
舊日本軍艦史 三:早期 風帆戰船
窮兵黷武的日本 中途島戰役之前的海軍艦艇
二戰中日本海軍的十艘主力航母結局
野戰高手間的對決——三方原之戰與日本戰國軍隊編製
國羽青年軍戰團體亞錦賽 日本全員出戰劍指冠軍
二、國民革命軍六次用槍擊落日本飛機:湖北沙洋擊落日本巨型飛機
舊日本軍艦史 四:蒸汽時代 荷蘭是舊日本海軍的啟蒙老師
再出鐵拳,美全面促力日本組建海軍陸戰隊
十張歷史照片揭示二戰時期日本陸軍新兵的軍營生活
成功擊落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座機的戰機
二戰時,日本陸軍和海軍既然打起來了,小坦克和大戰列艦是為何
章魚形日本煙花,二戰日軍的白磷防空彈
侵華日軍上海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司令部舊址(內外景詳盡版)
二戰中日本特有的軍隊文化,源於天皇、政府、軍部的妥協式鬥爭
它是二戰美國海軍航空兵最強戰機,太平洋上將日本飛機花式吊打!
日本侵華戰犯評二戰士兵:日本兵第一,中國兵第二,印度兵第四
舊日本軍艦史 一:中古年代 朱印船
戰爭場景:清軍狙擊日本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