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朝創建泰國土司制度,中泰土司一脈相承

元朝創建泰國土司制度,中泰土司一脈相承

在今天泰國疆域內,南部地區曾經建立過羅斛國,中部地區曾經建立過暹國,13世紀中葉以後合建暹羅國;北部地區曾經建立過八百媳婦國。泰國的泰族,寮國的老族,緬甸的撣族,我國雲南省的傣族,語言相通,文化相同,居住地相連,自古以來是一個族群的各個部族分屬不同的國家。

13世紀中葉元朝建立之時,在今雲南西雙版納傣族地區,設徹里路軍民總管府。元朝時期暹國和羅斛國都從海路經由我國沿海地區與元朝交往,進行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八百媳婦則從陸路經雲南與元朝交往,元朝於其地先後建立蒙慶宣慰司和八百宣慰司,歸雲南省管轄。這兩個宣慰司的建立,不是元朝用武力征服,而是傣、泰民族密切交往聯繫的結果。

元朝創建泰國土司制度,中泰土司一脈相承

元朝時期,八百就分為兩大區域,元初設兩個宣慰司,後來統設一個八百等處宣慰司,仍有北部的兩個府,也是適應內部不統一的狀況。明朝永樂二年設置的兩個宣慰司。然而明代兩個宣慰司的地域範圍與元代兩個宣慰司已經不同,在原八百媳婦國境內,明永樂年間分化成八百大甸(今泰國清邁地區)、八百者乃(今泰國清萊地區)、孟艮(今緬甸景棟地區)三個區域,都是明朝雲南省管轄的土司區。這三個區域形成後,兼并仍在繼續。

明朝時期,由於雲南西南部的緬甸各地區、泰國北部地區、寮國北部地區都是臣屬於明朝的土司區,這些地區都以「朝貢」的形式與明朝進行官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這些地區都盛產大象,幾乎每次「朝貢」的貢品中都有馴象,「朝貢」又很頻繁,形成的交往通道便稱為「貢象道路」。

元朝創建泰國土司制度,中泰土司一脈相承

17世紀中葉.在明清交替時期,八百地區被緬甸佔領,但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八百酋長曾依附暹羅,反抗緬甸的統治。乾隆三十一年,清軍進入孟艮,孟艮撣族土司投向清朝,八百泰族土司主動歸附;清朝在原八百土司區設置了整賣(今清邁)宣撫司、景線(今昌盛)宣撫司、六本(今南奔)土守備、景海(今清萊)土守備4個土司,歸雲南省管轄。

乾隆三十一年,清朝在今緬甸東北部景棟地區設置了「孟艮土指揮使」、「整欠土指揮使」、「勐勇土千總」,此時雲南省的西南統轄地域擴大至今西雙版納之外,包括了今泰國清萊、清邁、南奔三府。但云南省對這些地方的管轄,只維持了6年左右,就發生了變化。

元朝創建泰國土司制度,中泰土司一脈相承

清邁、清萊等地歸屬暹羅之後,清朝與暹羅各王朝也沒有發生過武裝衝突。清邁等地與清朝的官方交往沒有了,但民間的經濟文化交往依然延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 的精彩文章:

從蒙古帝國到元朝,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發展歷史特點
古代滿漢文化衝突,從這幾點看出滿族文化的霸道與征服
古代讀書人,不明白這些道理很難在官場上自保
法國總統選舉歷經幾個世紀的歷史變革,如今誕生小鮮肉總統
中國古代平民女性之美,如今任然流傳四方

TAG:歷史百家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家七口倒在國民黨槍口下 楊土司成了紅土司
盈說歷史:明朝的土司制度,聖地拉薩來麥琪土司下轄的土地
文化傳承:恩施土司城
中國目前最大的土司城,隱藏湖北西部城市
緬甸撣邦的土司府,要火!
中國唯一:建在絕壁上的土司宮殿,規模宏大,王宮氣派,六關雄踞
連城魯土司系列:魯土司聯姻阿拉善親王,受到皇帝嚴厲斥責
孜然蔥香土司條 獨家
湖北省恩施土司城
此人戰苗疆準噶爾都大勝,為何卻敗給金川土司,原來土司有一法寶
邪惡的熔岩烤土司
直接法超軟土司
文史|世界遺產與土司遺址的制度價值
英屬緬甸北部土司罕見老照片:愛穿中國式服裝,猶如明清時期人物
驚為天人的「土司夫人」,卓克基土司官寨里的一張照片傾倒遊人
探雲龍地縫 訪土司新城
懋勤軒三迤掌故:石屏哈尼族思陀土司
札薩克制:清朝管理西北少數民族的有效手段,另類的土司制度
從元明清土司制度的演變來看改土歸流
穿越土司秘境,探訪中國仙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