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信本有機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卻因自己的「婦人之仁」而死

韓信本有機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卻因自己的「婦人之仁」而死


導語: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 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 未得到重用。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 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佔取了關中。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 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於是,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 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韓信本有機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卻因自己的「婦人之仁」而死


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 。


———————————————分割線—————————————————


也許你知道韓信受胯下之辱成將軍的典故,也知道韓信在歷史中的英勇,也知道韓信曾輔佐劉邦一躍成為帝王。


但你並不知道,如果當時不是韓信的「婦人之仁」,也許楚漢之爭就變成了三國之爭,而韓信將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


韓信自小貧窮,連吃飯都成問題,有一天,韓信在城下釣魚,其中有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便拿飯給韓信吃。韓信吃飽後,很感激這位大娘,並覺得大娘救了自己,此乃存一夫人。


韓信為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 韓信的母親死後,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家。


當時下鄉南昌亭長見韓信非凡夫俗子,韓信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閑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一早把飯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終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本有機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卻因自己的「婦人之仁」而死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於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也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此時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 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 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 劉邦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後來韓信坐法當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已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舉目仰視,看到了滕公夏侯嬰,說:「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麼殺掉壯士?」 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談,很欣賞他,於是進言劉邦。劉邦只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也十分賞識他。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實為排擠到漢中),從長安到達南鄭,就有數十位將領逃亡。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過自己而劉邦不用,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劉邦報告「丞相蕭何逃跑了。」劉邦大怒,如失左右手。



韓信本有機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卻因自己的「婦人之仁」而死



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劉邦,劉邦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麼?」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劉邦問道:」你去追回來的是誰?」 蕭何說:「韓信啊。」劉邦又罵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於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 劉邦說:「我也打算回東方去呀,哪裡能夠老悶在這個鬼地方呢?」蕭何說:「大王如果決計打回東方去,能夠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能重用他,那麼,韓信終究還是要跑掉的。」 劉邦說:「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個將軍吧。」蕭何說:「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劉邦說:「那麼,讓他做大將。」蕭何說:「太好了。」當下劉邦就想叫韓信來拜將。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無禮,如果任命一位大將,就象是呼喚一個小孩子一樣,這就是韓信離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啊!」劉邦答應了。那些軍官們聽說了,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


自韓信做了將軍之後,便屢建奇功,不久便與當時張良、蕭何齊名了。在楚漢之爭中,韓信發揮了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並且幫助劉邦平定了魏國。可以說,劉邦的天下基本上都是韓信打下來的,背水一戰擊敗代國和趙國、北上降服燕國。在短短几年時間,韓信的戰功就遍布了天下,韓信之後被劉邦立為齊王,也就是在這位齊王的帶領下,漢軍圍殲楚軍,最後逼得項羽江邊自刎。


其實,早在項羽還沒有玩兒完的時候,蒯徹就曾勸過韓信,讓韓信自立為王,一分天下。當時的韓信剛剛滅了項羽的龍且軍,兵力大增,正是自立為王的好時候。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來看,項羽和劉邦的兵力可謂是勢均力敵,而唯一能決定兩人命運的正是韓信,韓信幫劉邦,劉邦便可一統天下,幫項羽,項羽便可為王。於是,韓信成為了整場楚漢之爭的決定性因素。再有一點,蒯徹也曾提醒過韓信,韓信當時的功勞太大,甚至已經功高蓋主,劉邦這人心思太重,不能完全相信。


但是,這些都在韓信深思熟慮了幾天後給pass掉了,在韓信看來,劉邦是個知人善用的君主,不可能欺騙自己,況且自己兵力強盛,就算劉邦想要殺自己也未必能殺得了。就這樣,韓信輸在了自己的「婦人之仁」。

可韓信哪知道,自己的衷心為主,換來的卻是暗算。在韓信滅掉相遇之後,劉邦覺得韓信對於自己的威脅太大,於是想盡辦法想要出去韓信。再次之前,劉邦曾向韓信立誓「三不殺」,即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於是劉邦為不違反誓言,選擇了讓自己的女人動手。



韓信本有機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卻因自己的「婦人之仁」而死



項羽兵敗後,他的逃亡將領鍾離眛因素來與韓信關係很好,就投奔了韓信。劉邦記恨鍾離眛,聽說他在楚國,就下令楚王逮捕他。那時韓信初到楚國,到各縣鄉邑巡察進出都派軍隊戒嚴。 漢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策,說天子要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說:「我要遊覽雲夢澤。」其實是想要襲擊韓信,韓信卻不知道。劉邦將到楚國時,韓信打算起兵謀反,但又認為自己無罪;想去謁見劉邦,又怕被擒。這時有人向韓信建議:「殺 了鍾離眛去謁見漢高祖,高祖必定高興,也就不用擔心禍患了。」於是韓信把此事與鍾離眛商議,鍾離眛說:「劉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你這裡,如果想逮捕我去討好劉邦,我今天死,隨後亡的定是你韓信。看來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結果鍾離眛自殺而亡 韓信持鍾離眛首級去陳謁見劉邦。劉邦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後面的副車上。韓信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就給韓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陽,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他為淮陰侯。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深知高祖劉邦畏懼他的才能,所以從此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韓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悶悶不樂。對於和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等處在同等地位感到羞恥。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韓信出門後,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


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境地,於是有任何的聚會都不參加,但是韓信卻錯信了自己的老知己蕭何。其實,要殺死韓信的計謀是呂后和蕭何共同想出來的,呂后請韓信參加自己的宴會被拒絕,於是派蕭何前往充當說客,自己的知己怎能不相信?於是韓信來到了聚會,就這樣被呂后殺死了,呂后為了不違背劉邦的諾言,將韓信吊於鐘樓大鐘下,頭為大鐘所罩,腳懸空於地面,無法頂天立地,並使用竹刀將韓信殺死。此乃死一知己、亡一夫人。


而韓信在死後的最後一句話便是:「我真後悔自己當初沒有採納蒯徹的建議!」。


一代千古名將韓信本可以取代劉邦成為一代帝王,卻因為自己的「婦人之仁」失去了最好的機會,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位大將軍,在世時為西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死後的墓志銘上卻寥寥刻下了十個字: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夫人。

短短的十個字,卻蘊含了韓信的一生。



韓信本有機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卻因自己的「婦人之仁」而死



軍事成就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


《咸豐·清河縣誌》第十三卷「藝文」中記載:「韓信三篇」其小注云:「漢成帝令任宏論次兵書,為四種,其權謀中有韓信三篇。前後漢書藝文志皆載之。且雲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一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諸呂用事而盜取之。蓋淮陰人著書之最古者。」由此得知,韓信曾有三篇軍事著作,這是淮陰人著書立說的最早記載。


韓信在被軟禁的時間裡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書整理,為中國軍事學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同時還收集、補訂了軍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默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真的有可能嗎?大詞人辛棄疾竟然做到了
傳說中的偉大帝王「平皇帝」冉閔,到底是英雄還是叛徒?
漢武帝比秦始皇還折騰,為何沒有亡國?
諸葛亮的一個決定,導致劉備千百來年遭世人唾棄、鄙視

TAG:默默知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馬雲都佩服的人王衛是怎麼成功成為千億富豪的 他說機會是人把握的
他本有機會成為千古一帝,奈何生錯了時代
古代宮廷之中為何會有女官的存在?她們除了處理宮廷瑣事之外,還有機會和皇帝做這件事
他們原本有機會成為傳奇,卻因被封殺而變成平凡人!
精靈夢葉羅麗,王默曾有機會成為仙境的王妃,但她拒絕了
他是劉備最喜歡的謀士,卻為了信守諾言放棄了名垂千古的機會
該成語說的是曹魏一名臣,若不早逝,司馬懿未必有機會
他本有機會成為皇帝,卻對老師說一句兇狠的話,被道光帝一腳踢死
他本有機會流傳千古,卻因跟錯了人而慘死
此人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只因他早逝趙匡胤才有機會黃袍加身
沒有這個豬隊友,慕容復或許會成功復國,還有機會和王語嫣結婚
唐代隱逸詩人孟浩然曾經也想當官,可惜因為激動錯過了機會
中國古代社會,冒充皇帝私生子,有沒有機會成功?
秦末農民起義,最被忽視的領袖,此人若不死,劉邦沒有機會當皇帝
朱元璋之所以選朱允文當皇帝,而死活不給朱棣機會,因為一個女人
水滸中除了宋江,這兩人最有機會成梁山之主,可惜沒有把握住!
你眼中的「麻煩」,卻是別人成功的機會
不把自己當成灰姑娘的女人,才有機會做真正的女王
中國古代社會,如果冒充皇帝私生子,到底有沒有機會成功?
父親是超越李嘉誠的華人首富,她本有機會成世界女首富卻輸給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