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叔本華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一、獨處,可以讓你擺脫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


社交,我們並不陌生。從早上睜眼開始,拿起手機瀏覽信息,出門逢人打招呼,一起吃飯、聊天...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社交。


「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因為這些話廣交朋友,為了社交而社交,不願意麵對獨自一人的時光。


太多人給社交貼上了一個崇高的標籤,卻給孤單下了一個不堪的定義,所以就給了太多年輕人錯的引導,總是讓他們覺得,寧可在失敗的社交里哭,也不在成功的獨處中笑。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我們可以這樣想: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聊了一天並沒有帶來任何有用的價值,這樣低品質的社交有何意義?


生活中,很多社交是無用的,看似有別人的聯繫方式,但當你需要幫助時,也不過是白打了一通電話。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不就是這樣嗎?作為資深人事,號稱手上有很多人脈,然而,在她的父親病倒急需借一大筆錢時,那些所謂的大老闆、追她的人都找各種借口拒絕了,到頭來沒有一個人能幫上忙。


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說到底也是一種等價交換,別人不願意幫你,因為他知道跟你的社交並沒有那麼高價值,不足以讓他掏心掏肺,傾囊相助。


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去結交那麼多無關痛癢的「朋友」,倒不如多花點時間學學如何更好地獨處,豐富自己的生活。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如果想衡量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強大,就看他能不能一個人獨處。


獨處能幫我們守住內心,讓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諦,用心去總結癲狂嘈雜的生活帶給我們的啟示,這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個人變得強大自立的標誌。


這時的我們,更多的是憑信念在關照自己的內心,只要相信自己就會無比堅定,這時我們也是孤獨的,但只有耐得住孤獨和非議,才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二、獨處,是最好的增值期


在中國功夫裡面,有一門獨特的修鍊方法叫「閉關」,在一段時間內與外界隔絕,潛心修鍊武學。


而在功夫的世界裡,絕頂的武學都是在獨處的時候創造出來的。


張三丰隱身山林、閉關修鍊,悟出太極拳,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終成一代宗師;


楊過與小龍女在絕情谷後分手,孜然孤身,行銷骨立,內心的思念無法排遣,卻讓他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沉潛修鍊,於是內功漸進,武功日長,終於創出黯然銷魂掌,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


而作為詠春拳乃至中國武術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師葉問,最喜歡的就是與木人樁獨處,也許正是在這種孤獨與靜寂中,才探索出一套最權威的中國傳統武術實戰套路,最後載譽全球。


只有樂於獨處的人,才懂得在靜寂中觀察、分析、思考,才能從平凡中看到獨特,從麻亂中理出頭緒。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三、獨處,讓你遇見更優秀的人


諸葛亮十五歲時,跟隨叔父到荊州襄陽去依附劉表。但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既不懂軍事,又不能知人善用,不是命世之主。於是選擇了隱居獨處,躬耕苦讀。


隱居的十年間,他廣交江南名士,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所以對天下形勢了如指掌。「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智謀、才志皆不輸給任何人。後來,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由此他也得以大展抱負,匡扶天下。


人在獨處之下,反而能摒除一切雜念,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全面地觀察周圍環境變幻,讓自己獲得更優質的提升和機會。


當你足夠優秀時,自然會吸引同樣優秀甚至更優秀的人。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四、優秀的人,往往不合群


韓寒在松江二中讀書期間,班上沒有人睬他,沒有人和他說話。因為他乾的事和別人不一樣。別人在上數學課,學數學,韓寒在寫小說;別人在上外語課,在學英語,韓寒在寫小說。然後下了課,拿著小說對別人說:「你看,這是我上課寫的小說,寫的很好的。你看一下。」同學們一頭霧水,大哥,你這樣能考上大學嗎?於是大家都不理韓寒。


和韓寒相比,韓寒的同學,已經被社會所塑造,成為了生活中的普通人。合群的人,大多數都最終成為了普通人。

大多數人走的道路並不會使你出類拔萃,他們最終成為了另一個路人,而不合群使韓寒成為了自己。


其實,一個優秀的人往往更有逆流而上的勇氣,更耐得住寂寞,而且優秀的人不是不合群,只是比起跟話不投機的談話對象瞎扯,孤獨更像是一種享受。人,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人要有群處的技藝,更要有獨處的勇氣,但值得一說的是:那種能成就自我的孤獨,才是區別平庸的最直接途徑。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編輯整理


轉載須授權,侵權必究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外聘作者計劃


——誠意招募——

文章題材為中國傳統文化類,各方向均可


不限地區,簽訂合同,有償約稿,穩定合作


有意者請將簡歷及代表作發送至郵箱:


期待你的加入

古訓: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最萌孔子「阿丘」,祝你幸福滿滿
曾國藩:最好人生是「小滿」,花未全開月未圓
莊子:順其自然,你將開花
政、校、企聯合強勢出擊 京博搭建博興與國家重點城市合作橋樑
健康是一種責任!牢記256歲老中醫的一句話

TAG:京博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聰明的人,喜歡獨處!
聰明人更喜歡獨處?
真正優秀的人,都喜歡獨處
聽說,喜歡獨處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不合群,而是喜歡獨處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喜歡獨處
喜歡獨處的人,都是完美主義者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讀《聰明的人往往喜歡獨處》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喜歡獨處(深度好文)
心理學家:孤獨的人很聰明,獨處的人很優秀!
聰明的人,往往喜歡獨處(深度好文)
喜歡獨處的人,也會喜歡一個人跑步!
梭羅:我喜歡獨處
優秀的人,往往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人都喜歡獨處?你獨處的能力,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
大愛獨處的時光!自己在練瑜伽又靜又幸福,你也會喜歡的!
娛樂:王菲這些該傷心了,謝霆鋒和張柏芝獨處四天,網友:這還能和好嗎?
獨處,亦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