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並非只靠空想就能達成 只因我們看不透靈性的鏡子
相信看過這篇文章的你會對「覺醒」有了新的定義,如果「佛學覺醒」並沒有消除或改變你對「覺醒」的迷思,那麼希望本篇文章能彌補以往其他文章的不足。
在入正題前,我們先簡略重溫一下《重新認識脈輪》的內容,並為這篇文章補上一個總結(也許因為結尾的筆拙所以導致《重新認識脈輪》的主旨不清晰)。
《重新認識脈輪——7個生命的階段》詮釋了人生各個階段與七個脈輪的關係:底輪象徵生命的誕生;臍輪象徵對生命的探索和接觸;太陽輪象徵對慾望的追求;心輪象徵自己與其他生命彼此間的聯繫,上心輪象徵「愛」;喉輪象徵「自覺」;眉心輪象徵「覺醒」;頂輪象徵「覺悟」;(第八輪象徵「大圓覺」,即脫離婆娑世界)。
文章除了介紹脈輪的基礎外,更重要的主旨是暗示脈輪提升必須透過體驗人生,並從生命中獲得智慧,靈性才得以成長。光是靠吐納坐禪和空想並不足以讓我們的「靈魂」在短時間內獲得飛躍性的改變。畢竟我們的身體是物質界的枷鎖,如果「覺醒」意味著「靈性進化」,那麼真正的「進化」,就需要我們帶著自己的身體跳出「現實的牢籠」。
然而,世人多是停留在太陽輪與「心輪」之間的「鏡」前,因此靈性層面的知識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神秘」的,因為無法看清「鏡中的真相」,所以靈性意識只能不斷輪迴於物質化的世界中。
《重新認識脈輪》提到的「鏡子」
鏡子前的物質世界——無法察覺「真相」的眾生
在《重新認識脈輪》中提到過第三脈輪與第四脈輪之間隱藏著一面「鏡子」,大部分靈魂正在體驗這面「鏡子」里的人生,也就是沒有太多「靈性滋潤」的階段。這面鏡子就是坊間描述位於乳間的「心輪」。其實「上心輪」才是真正代表「愛」的脈輪,「跨越」「心輪」這面鏡,我們才能看到「靈性」的真相。
什麼是「靈性」?
我們可以從大乘佛教《解深密經疏》推測「靈性」的定義。「九識義」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和阿摩羅識。「九識」可以分為兩部分,六識是來自「物理腦」的「反應」,即左腦的「五感」加上右腦的「情感」,這是大部分人正在體驗的階段;剩下的「三識」就是「靈性」的部分。
也許你會感到疑惑,為什麼「情感」不屬於靈性?因為「情感」是來自我們的「五感」:「意識(第六識)」緣發自前五識(對我們而言),因順意而生歡喜心,反之亦然。所以喜、怒、哀、樂並不包含在靈性層面。
那麼「三識」又是什麼呢?
在佛教中,末那識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識」,也就是「我」們的「思想」。「末那」在梵語中義指「思量」,是「我執」的根源,從而生成「四煩惱」(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也是我們能否斷輪迴的「關鍵」。
末那識和第六識(意)的不同之處是,前者受第八識(阿賴耶識)影響,後者則受意識(來自五感的「顯」意識)影響。舉個例子,「肚子餓了要吃東西」,這是儲存在於我們潛意識裡的「想法」,我們不需要學習如進食和何消化食物,因為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技能」,當我們肚子餓時就會知道要進食,因為我們的「天性」不允許我們「死亡」,所以末那識是我們無法在「今生」中找到原因的「思想」。
再舉個例子,「渴望愛」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思想」,嬰兒渴望父母親的愛,這是健康「心靈」的基本需要,許多內在問題或心理陰影的根本原因都是來自嬰兒期(包括童年),因為我們的「靈魂」知道「愛」是成長的能源,如果在生命初期得不到足夠的「愛」,那麼人生將會面臨許多不快,而靈魂就會率先體驗「思想扭曲」的歷程了。當然一切皆由因果定,所以末那識的根源是來自前世因果,也即派生自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在梵語中意譯為「藏識」,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我們的「潛意識」。阿賴耶識藏是一切「我識」的根源,它隱藏著靈魂的所有智慧,也就是千世間的「記憶」。它同時是靈性的種子,我們生命的起源被刻在這顆種子上,因此一切「意識」都是來自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保存了靈魂的記憶,我們的靈魂意識就是主導意識的「潛意識」,我們不能任意操控「潛意識」,因為它是建構「思想」和「生命」的「藍圖」。「生命藍圖」編寫了靈魂的開始和終結,跨越無數世紀,這個大輪迴里的一事、一物、一情、一願全都發自「因果」。因此,我們的「因果」早已刻在阿賴耶識中,我們不能直接解讀「潛意識的來源」,因為我們的生命意義就是要學會解讀它,透過人生獲得智慧,透過「覺醒」化解業力。當靈魂學會看清因果,靈性就得以成長,「阿摩羅識」便離我們不遠了。
阿摩羅識譯為清凈識、無垢識、真如識、白凈無垢識,也就是「覺悟」。(唐朝玄奘認為阿摩羅識是阿賴耶識的升華,故不應另立第九識,所以《唯識宗》里的「八識」並不包含阿摩羅識。反觀而言,阿摩羅識衍生八識,所以第九識同時是「八識」的根本)
簡而言之,「靈性」就是一切與靈魂性質相關的東西。我們的靈魂因為「迷茫」而被迫「墮落」,用佛學的概念詮釋,眾人曾經都是佛,只是受迷惘而生眾心,即使淪為塵世中的一顆塵埃,只要覺悟便能歸佛。所以「靈性」就是「佛性」,有「佛性」就是有「靈性」。
也許你會發現上述內容和某些西方New Age概念相似,這是因為「智慧」一直存在於我們的「靈魂記憶」中,所以不同的門派只是表達方法有異罷了。可見,「覺醒」對我們來說易如「開眼」,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
「看」得見的,只是「鏡」中幻影
把「九識」套用到脈輪系統,「五識」對應前三輪的「物質界」;「末那識」對應喉輪「來自經驗的智慧」;「阿賴耶識」對應眉心輪的「靈魂智慧」;「阿摩羅識」對應「頂輪」的「真智慧」;而對應「意識」的「情感智慧」——心輪,就是「物質界」與「靈性」之間的「鏡」。
我們目前生活在物質化的社會,大部分人只著力於追求金錢與權力。這是有原因的,但這不是此章的主題,我們暫且理解為人類追求物質的意念是「被設計」出來的,也就是阿賴耶識中包含著「欲」的種子。
其餘一部分人正追求著「靈性提升」,其中有不少是修行高深甚至是已經「覺醒」的「靈魂」,而剩下來的多半是止步於「鏡」前的靈魂,也是此章所表達的「我們」。(注意這裡並非要把「他們」和「我們」分裂成兩派靈魂,這種表達方式只是方便以簡短的文字詮釋此章內容。所有靈魂都無分別,覺醒與否也只是「遲早」的問題。)
有說法指我們生存在「第三維度」,這便是前三脈輪意識組成的「空間」。這個「空間」是虛妄的,因為它在「鏡中」,所以「第四維度」的說法也對。身處「第三空間」的我們只透過「五識」觀察這面「鏡」,「鏡花水月」只是「我執」顯化出來的幻像,這便是婆娑世界的特性:問題煩惱隨「我執」而生、隨「時間」而增、隨迷惘而長,兜轉流離始於「我執」。所以,「我執」就是這面「鏡」上的霧,要看清「第四維度」的「空間」,就要放下「我執」。
看清自己是看清真相的前提,當你發現自己的執念是迷惑自身的根源後,這面「鏡」就會不攻自「破」,你便能發現「上心輪」就是通往「覺醒」的道路。「上心輪」,或「愛」的定義,更直白的意思就是「慈悲」,慈悲讓我們學會放下「我執」,讓我們的「末那識」升華。「末那識」的升華意味著成就和智慧,這有助我們更清晰的觀察自己,體驗「靈性」。
「鏡」並非「物」與「靈」的隔膜
這面「鏡」的作用並非分隔靈性,而是幫助我們看清「虛妄」。人生就是學習看清這面「鏡」的過程,因為有了這面「鏡」,我們才能找到「開眼」的方法:「應姻緣而入胎、處世獲得經驗、眼看得到見聞、鼻聞感受心酸、談論得到知識、軀體感受痛苦」,累積了經驗,悟到了智慧,才能領悟「鏡」「後」的真相。
「鏡」生自心、立於心,它是我們迷惘的原因,因為我們自己創造了「鏡像」。世間萬物皆是發自心相,這面「鏡」是映射我們「心照」的世界,我們看到的只是它「虛妄」的一面,真實的一面需要我們「開眼」覺察。提升靈性目的為何?就是告訴自己的靈魂,是時候「覺醒」了。
※繼丹麥生蚝、加州螃蟹後 芬蘭邀請中國人消滅「泛濫野莓」
※美軍上校透露:我們試圖在月球上引爆核武 遭到外星人阻止
※我們一直在尋找外星人 但很可能找錯地方了
※平行宇宙新學說:「冷斑」可能是多元宇宙存在的第一個證據
※專家宣稱三角形UFO是美國政府用外星科技建造的
TAG:記錄頻道 |
※說都沒錯,好狗是有靈性的
※情感測試:憑感覺你覺得哪只喜鵲最有靈性,測你最近有什麼好運
※最有「靈性」的那些狗狗,主人再落魄都會陪伴,不離不棄!
※主人離世,狗狗深情陪伴:不是沒有靈性而是不善於表達
※學佛陀所說的法,就是讓我們的靈性覺醒
※dnf:說許願就許願,玩遊戲這麼靈性,別人不說你是托都不行
※都說挖人蔘要栓繩,因為它們有靈性會「跑」?這是怎麼個跑法?
※你在什麼時候感覺智商高很重要?神回復:那個阿姨很有靈性
※人蔘被認為極有靈性,發現後要系根紅線,不然會跑掉,真的如此嗎
※一種富有靈性的動物,最後卻被人們說是不吉利,很多人都害怕它
※心理測試:你覺得哪只鹿最有靈性?測你的另一半是怎樣的人!
※心理學:你覺得哪只小狗最有靈性?測出你最近需要提防身邊的誰?
※搞笑段子:這狗很有靈性的,是絕對不咬好人的!
※心理測試:哪棵大樹最有靈性?測你這輩子還能不能出人頭地!
※發脾氣會扼殺孩子的靈性,不發作又憋壞自己,其實家長這樣做更好
※黑狗有靈性,可以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我著實被嚇到了
※吸貓嗎?你可能不知道,黑貓是很有靈性的動物
※無論生活給了你怎樣的磨礪,請不要衝孩子發火,會破壞孩子的靈性
※小鹿真的是很有靈性的動物呀,路人餵食給它竟然還會鞠躬感謝!
※靈性成長隱蔽大坑:你不得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