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史料摘譯——


原文:

舊制,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殺之。汴梁將下,大將速不台遣使來言:「金人抗拒持久,師多死傷,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馳入奏曰:「將士暴露數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時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萬人。——《元史·耶律楚材傳》


譯文:


舊有的規矩,只要在攻城的時候,敵人用弓箭石塊守衛城牆的,就是抗拒天命,等城池被攻克之後,必定大殺特殺。汴梁即將攻破,大將速不台派人來彙報:「金國人抗拒了很久,軍隊死傷很多,攻下城池的時候,應當屠城。」耶律楚材騎馬飛馳入奏說:「將士征戰在外數十年,想要的無非是土地和百姓。得到土地,沒有百姓,該怎麼辦?」當時躲避兵荒,居住在汴梁的有一百四十七萬人。


1


他是耶律阿保機的子孫,卻先後為金國人和蒙古人服務。


他被成吉思汗器重,被窩闊台信任,卻最終被窩闊台的老婆氣死。


他一心漢化,希望用儒家治國。


他拯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


他就是元朝初期最優秀的宰相耶律楚材。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2


耶律楚材,字晉卿。


他的名和字都取自《春秋左氏傳》中的「楚雖有材,晉實用之」的典故。


這個典故的意思就是:自己國家的人才不任用,就會被敵國所用。


身為耶律阿保機九世孫的耶律楚材從爺爺輩開始就開始在金國做官了。


1190年,金國宰相耶律履抱著剛剛出生的兒子說:「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


這是耶律家的宿命。


給孩子起這個名字,是希望孩子有出息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契丹血統。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3


耶律楚材是一個學霸級的人物。


他精通契丹語、女真語、漢語,後來又學會了蒙古語。


他的書法、詩歌都有相當高的水準。


他「博及群書」,對天文、地理、律歷、術數也有研究。


要寫篇爆文,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耶律楚材的爸爸當過金國的尚書右丞,按規矩是可以直接當官的。但耶律楚材不拼爸爸,靠實力說話,在一場只有17個人參加的高考中,毫無懸念地勝出,獲得了金國皇帝的青睞,從此步入官場。


17個人參加的高考?沒錯!


全國哭暈在廁所的高考學生以百萬計。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4


耶律楚材從政的時候,金國已經走向沒落,他就算渾身是鐵,也擋不住蒙古人的鐵蹄。


他從小生長在北京,在金國皇帝倉皇南逃的時候,他依然留在北京。


當蒙古人破城的時候,耶律楚材因為自己的才華以及契丹血統,被成吉思汗看中。


成吉思汗的本意也就是扶植一個親近蒙古的本地貴族,但耶律楚材憑藉這兩段對話真正贏得了一代天驕的重視。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第一段對話是鐵木真和耶律楚材的對話。

鐵木真說:「契丹和女真世代仇恨,我幫你報仇。」耶律楚材回答說:「我的爺爺和爸爸就已經當了完顏家的臣子,臣子不能報復君王。」


言下之意是我現在既然為蒙古人服務,就會盡心儘力,鐵木真很滿意。


第二段對話是耶律楚材和制弓大師常八斤的對話。


常八斤說:「國家還在戰爭中,耶律家的書生有啥用處?」


耶律楚材回答說:「造弓要專門的技師,那麼一統天下的人怎麼可以不用治理國家的人才呢?」


自信的耶律楚材認為自己就是治理國家的人才。


5


不久,成吉思汗西征,耶律楚材隨行。


耶律楚材的工作無非是充當書記員和算卦師,成吉思汗熱衷於無休無止的軍事征服,這和耶律楚材以儒治國的願望南轅北轍。


在蒙古人還沒有佔領北京的時候,耶律楚材就已經是一個佛教徒了。

在西征途中,他碰到了一個道士,這個道士就是長春子丘處機。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一個是正當壯歲的佛教居士,一個是年已垂暮的道教真人,但兩人還是有共同點的,那就是希望成吉思汗不要成天打打殺殺,要建立正常的統治秩序和社會生活。


所以,兩人相遇後,一度很有共同語言,還一起寫了不少詩。


但是,佛道畢竟不是一家,尤其在佛消道漲的大環境下,兩人的友誼很快就破裂了。


耶律楚材很生氣,所以後來讓二兒子耶律齊拜師周伯通,和丘處機同輩,他自己的輩分也就上去了,算是出了一口惡氣。(此自然段純屬胡說八道,呵呵!)


6


蒙古鐵蹄所到之處,一片血雨腥風。


蒙古人一貫執行殘酷的屠城政策,只要有反抗,破城之後就是屠殺。

作為一個還算比較受重用的降臣,耶律楚材儘力的勸說,雖然說杯水車薪,但畢竟還是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引文所描述的,蒙古人在攻破前宋朝首都、現金國首都汴梁的時候,曾經有屠城的動議,耶律楚材說服了當時掌權的窩闊台,147萬人逃過一劫。


如果沒有耶律楚材,這147萬人最少也要被殺掉三分之二吧。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有這樣一個統計數字,北宋末年的1122年,全國人口9300萬,而到了元朝初年的1274年,全國人口只有1000萬不到了。


像耶律楚材這樣一心止殺的人還是太少了。


7


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戰鬥民族,對治國之類的系統工程完全是一竅不通。


窩闊台即位後的第三年,耶律楚材被任命為宰相,成為最高行政機構中書省的中書令,總算有了實現自己理想,大顯身手的機會。

在朝廷層面,耶律楚材倡導朝廷的禮節,不能因為是兄弟,就成天摟摟抱抱,皇帝就是皇帝,大臣就是大臣,要顯現出上下尊卑。


在法律層面,蒙古人起先只有很簡陋很幼稚的、適用於草原的「札撒黑」,耶律楚材制定出《便宜十八事》作為臨時法律,逐漸穩定了社會秩序。


在行政方面,蒙古人實行軍政合一,只有萬戶、千戶等軍隊的將領,沒有治理民事的官員,攻下城鎮後也不派人管理,因為基本上都被屠殺光了。耶律楚材設置了管民政的官吏,軍政分開,這下管民政的官吏會遏制軍隊的屠殺,要不然他們就沒人可管了。


在稅收方面,耶律楚材也制定了一系列臨時的辦法,改變了蒙古人撲買的習俗。(說白了就是承包,花一筆錢承包某個地方的稅收。)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8


耶律楚材是促進蒙古貴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一人。


耶律楚材用孔孟之道作為治國之民的原則,還用書生來擔任各級官吏,使得只會打打殺殺的的蒙古人逐漸放棄了落後的游牧生活方式,開始逐漸漢化。


雖說,耶律楚材幫助蒙古人鞏固了統治,但從客觀上也保全了漢族文明。

雖說,耶律楚材的諸多政策一直到後來的忽必烈時期才真正得以落實,他的政治理想在實際操作中受到極大的阻力,執行得並不好,但至少為後來指明了方向,做好了鋪墊。


而在後來忽必烈執政期間,在蒙古人進一步的漢化中,基本上走的還是耶律楚材設計的老路。


蒙古人對耶律楚材還是很佩服的,用當年他和常八斤的對話,說他不愧為「治天下匠」。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9


耶律楚材畢竟不是一個蒙古人,在蒙古人的圈子裡受到排擠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耶律楚材擔任宰相期間,作為「漢法派」的領頭人,與「國俗派」的爭鬥一刻也沒有消停過,如果不是有窩闊台的支持,耶律楚材早就死了十遍八遍了。


窩闊台死後,皇后掌握大權。


當時有一個皇后十分寵信的蒙古大臣胡作非為,耶律楚材經常說他壞話,皇后開始不待見耶律楚材,逐漸把他排除出了核心領導層。


沒過多久,眼看著自己儒家治國的理想被蒙古人折騰得支離破碎,耶律楚材在悲憤中去世,年僅54歲。


說耶律楚材是被皇后氣死的,也不為過。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10


耶律楚材的二兒子叫耶律鑄,並不叫耶律齊,耶律楚材的親家也不是郭靖黃蓉。


耶律鑄在後來蒙古汗位的爭鬥中,拋妻棄子毅然決然投奔忽必烈,站對了陣營,以後也做到了中書左丞相的高位。


耶律鑄雖然打心底支持老爸的儒家治國理念,但已經不再堅持,而是獨善其身,逍遙處世。


11


大嘴覺得——


爭,固然是值得稱頌的豪傑。


不爭,也未必就是應該受到指責的懦夫。



宰相系列:一心想用儒家治國的元朝宰相是個契丹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太監系列:劉克明是假太監嗎?
刺客系列:斬衣三躍 國士不二之心
把姜維嚇得不敢回成都的太監(太監系列)
太監系列:一手害死明末戰神的「知兵」太監
周亞夫冤死的五大伏筆(八卦史記74)

TAG:大嘴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對於宰相、丞相和相國,三者有什麼不一樣?
洞察人心的宰相
相邦、相國、丞相、宰相我咋有點懵?
丞相、宰相、相國,有什麼區別?專家:天壤之別!
「宰相」不是丞相,歷代宰相稱謂的變遷
朝廷宰相宋璟一心為國,你喜歡這樣的他嗎,對他有怎樣的認識
「齊國治家的鄉間宰相」——瞻謁曾國藩故居
丞相、宰相、相國,有什麼區別?
宰相放走殺人犯後向國君請罪,國君原諒了宰相,宰相卻堅持要死
宰相和丞相是一回事嗎?宰相只是稱呼,丞相是最高的官職
相國、丞相和宰相這三者有何區別?
大胃的宰相,小心眼的臣
為啥秦相范睢會舉薦一個「窮屌絲」做秦國宰相?
巾幗宰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宰相
他是貞觀之治的締造者,歷代宰相的榜樣,卻因這個賞賜家破人亡
丞相、宰相、相國,這三者有什麼區別呢?
宰相、丞相和相國是一種官職?都看過古裝劇,但沒有多少人能分清!
皇帝宴請群臣時閑聊家常,宰相卻憂心忡忡,對兒子說:國家要亡了
他官至宰相更是中國科學家的鼻祖,讓聯合國也為之讚歎
張居正:書生宰相和一個國家的財政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