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驅張運動」與吳瀛家族
毛澤東「驅張運動」新發現
――革命領袖與吳氏姻親家族的一段往事
作者:謝喆平
一.吳氏畫展享譽聯合國
2007年3用20日下午六點,莊嚴肅穆的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忽然響起徐緩悠揚的中國傳統絲竹音樂。由中國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共同主辦的「吳氏三代書畫藝術展」隆重開幕。
故宮博物院長鄭欣淼在序言中寫道「百年中國風雲激蕩,由清朝而民國而共和國。以吳瀛、吳祖光、新鳳霞、吳祖強、吳歡為代表的吳氏家族是一個對中國革命歷史和文化藝術進程,都有傑出貢獻並受過無數磨難的家族,這是一個值得尊敬與紀念的家族,一個值得世界了解的家族。」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破例為畫展剪綵並發表熱情講話,高度讚揚了這個家族。如此殊榮,在當代藝術史上都是頗為鮮見的。
2007年吳歡夫婦與潘基文夫婦在紐約聯合國大廈頂層大廳,吳氏三代畫展上
塵世滄桑,百年一瞬,由於種種原因歷史的真實常常會風流雲散,需要後人續寫已成慣例。世人有所不知,90年前,毛澤東與這個吳氏家族曾有過一段很深的緣。
1919年五·四運動浪潮席捲全國,12月18日,26歲的青年毛澤東做為「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赴京請願團」的學生代表,肩負湖南人民重託進京。張敬堯畢竟是執掌湖南的一方神聖。即使來到北京,想要撼動他的統治,又談何容易。往何處?見何人?怎樣開展工作實現驅張目標?對於毛澤東這個年輕人而言,都是巨大難題。倘若萬一驅張不成,固然無顏見家鄉父老,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受到威脅。毛澤東深知所謂革命,正是把項上人頭托在掌心的事業,此番也是他第一次的重大革命行動,已經抱定了捨生取義,殺身成人的決心。
但是毛澤東畢竟偉人天相,以一介普通學生之身首戰功成,居然完成了驅張大任,為他日後改變中國歷史奠定了重要基礎。而在北京接待毛澤東,並鼎力支持他完成此大任的,正是吳歡的祖父,故宮博物院創辦人吳瀛和他的姻親家族。
晚清湖北新軍首領練兵照(二排正中吳祖光曾祖父吳殿英、二排左一祖父吳琳)
吳祖光祖父吳琳、祖母庄還全家福(後排右二吳瀛、右三吳琴清)
二.吳家與毛澤東緣自「李氏芋園」。
這裡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吳瀛的背景情況。吳瀛出生江蘇常州著名世代書香官宦人家,直系祖上出過十八位文武進士,著名的有吳宗達做到大學士即宰相,吳中行執掌過翰林院,其先人吳殿英在浙江任錢塘知府加鹽運使 銜,是兩江總督張之洞的部下。後因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吳隨張來到湖北創建湖北新軍,具體執行軍隊改革。正是這支軍隊打響了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敲響清王朝喪鐘。史載甲午戰爭後,1898年清朝派出首批赴日本軍事6人考察團,吳殿英在成員中排名第三,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的直接上司,因其支持「戊戌變法」和革命黨,被滿族人打擊排擠撤職後病逝。
青年吳瀛成了革命遺孤,1913年隨母親 庄還女士到北京投奔大總統黎元洪和舅父都肅政史庄蘊寬,被任命為京都市政督辦公署坐辦時年23歲(相當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具體主管著大量北京市政方面的工作,包括監管住在清宮尚未搬走的遜帝溥儀,與民國北洋政府高層關係密切,人脈豐沛。
吳瀛之所以接待毛澤東,有雙重原因,一則 「驅張運動請願團」 總代表、毛澤東的班主任,湖南長沙師範教員易培基是他早年在湖北方言學堂英文系的同班同學;二則更重要的是,學生代表毛澤東帶來了一份重要托請――長沙李氏芋園女主人吳琴清和丈夫李青崖的重託。
吳琴清何許人也?她是吳瀛大姐、其丈夫李青崖是長沙一位器重毛澤東的法文老師。
據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毛澤東與他的二十四位老師》作者尹高朝,第260頁所載,「李氏芋園論讀書」「清明時節陽光明媚……。毛澤東匆匆往李氏芋園趕路,走進南門口,通過大古道巷,到了天心閣腳下,再往北走,就到了瀏陽門正街。來到一個黑漆的院門前,門頂上有「李氏芋園」四個字,毛澤東走了進去。這是一個很大的花園,幾棟樓台館舍,頗為精巧,園內亭閣花榭,池塘假山,顯得十分玲瓏雅緻。前些年這裡建了一個『衡萃』女校,(註:此衡萃乃吳瀛母親妹妹的女兒,吳瀛表妹陳衡萃,中國話劇奠基人余上沅夫人,史載余上沅曾由陳獨秀介紹給胡適。)如今學校遷出去了,這裡就做了第一師範和別的幾個學校教師的公寓。毛澤東知道,住在這裡有這樣幾位先生,修身教師楊昌濟,歷史教師黎錦熙,國文教師袁仲謙,數學教師王立庵,以及校長張干,學監主任方維夏和教育實習主任徐特立等。」
毛澤東正是在這裡初識楊開慧。史載:1919年徐特立,李青崖等人在李氏芋園成立湖南健學會,毛澤東當時即在《湘江評論》上發表長文。《健學會之成立及進行》用「東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這樣熱烈語言來為它造勢。正是在該年底12月毛為驅張趕赴北京。
這個「李氏芋園」佔地兩萬平米,後擴至四萬,是清朝湖南名臣,兩江總督,兵部尚書,太子太保,都察院右都御史,並接替林則徐任欽差大臣的李星沅私宅。李死後另一位湖南名臣曾國藩撰聯紀念「八州作督,一笑還山,寸草心頭春日永,五嶺出師三冬別母,斷藤峽外大星沉。」李青崖是李星沅的直系孫輩,正主持著「芋園」。他支持蔡和森,毛澤東,蕭瑜等在園內組成哲學小組,又為新民學會主辦留法預備班自任法語教員,連徐特立都來聽課。建國後,,李青崖是毛澤東欽點的上海文獻委員會主任和上海文史館常務副館長。吳琴清任上海文史館館員。
毛澤東與楊開慧
李氏芋園主人李青崖、吳琴清(吳祖光大姑)全家福
三.庄蘊寬搬請徐世昌
接到姐姐和姐夫的重託,吳瀛此時在北海團城辦公,便把毛澤東等人的食宿安置在團城對面一箭之遙的北京北長街20號(原北長街99號)的福佑寺內。不僅如此,吳瀛更把毛澤東引見給在政府中擔任要職的舅舅庄蘊寬。
庄蘊寬出身名門,祖上庄培因曾是乾隆狀元,庄存輿曾是乾隆榜眼,兩榜進士也出過十幾位。其本人清末在廣州任常備軍統領,又調廣西創建新軍,繼鄭孝胥之後任廣西龍州邊防督辦,廣西武備學堂總辦,因反清被撤職。是反袁英雄蔡鍔的上司,並救過黃興的命,對辛亥革命走向共和,以及反對袁世凱稱帝功勛卓著。曾被孫中山任命為江蘇都督,該時正擔任北洋政府審計院長,並一度代理平政院院長(約為中央政法委書記),以辦案嚴明而留名青史。
庄蘊寬喜歡提攜晚輩,對其姐庄還之子,故宮博物院創辦人,書畫大家吳瀛;其妹庄曜孚之女中國第一位留美女教授陳衡哲(註:周恩來的老師,胡適敬重的中國第一位女作家,五四運動女將。其夫任鴻雋曾任孫中山秘書,也是中國科學的奠基人。)的人生道路起過重大作用。著名劇作家吳祖光小名韶韶就出生在莊家,被舅公庄蘊寬以孫兒相待,並專為吳祖光作詩曰「韶歌清澈又鈴園,此是新生雛鳳緣,寄取初三天上月,一彎眉似我參禪。」吳祖光生日是陰曆三月初三,而「此是新生雛鳳緣」竟然預示了吳祖光後來娶了評劇皇后新鳳霞。
青年毛澤東以其出眾的才華和滔滔乎如長江大河的口才,痛陳了張敬堯在湖南種種惡行,給庄蘊寬留下深刻印象。庄即刻去找了與自己關係甚好並時常有詩詞唱和的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以及國務代總理靳雲鵬。作為掩護過黃興、提攜過蔡鍔,首先反袁的辛亥革命功臣,庄蘊寬的介紹與推薦自然分量很重。
民國總統徐世昌
吳祖光舅公民國都肅政史、審計院長(代理平政院長)庄蘊寬
這期間,庄蘊寬姻親外甥,吳瀛表兄,時任徐世昌秘書的湖南人陳雲明也在關鍵時刻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陳雲明的父親陳嘉言(其外孫便是大名鼎鼎的革命先烈毛澤東同學夏明翰)當時任國會議員,給予了毛澤東積極的支持,他領銜簽名與數十位社會名流,從北京向全國發出了聲援驅張的通電。
有了吳瀛的上下串聯,經過庄蘊寬和陳雲明的斡旋,更由於易培基,毛澤東等人領導的「驅張運動請願團」在北京的多方奔走呼號,徐世昌終於同意親自出面譴責張敬堯,並命令對張敬堯褫奪軍職、撤職查辦。北洋政府總理靳雲鵬則表態說「政府愧對湖南」,對張敬堯謊報政況請求增兵的說法直接予以駁斥。經過徐、靳二人的官方表態之後,庄蘊寬立即派人通知他在廣西督辦武備學堂時的舊部趙恆惕出兵驅張。於是趙率領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入湖南,張敬堯望風而逃,並遭北洋政府全國通緝,驅張運動獲得勝利。
四.革命母親陳雲鳳之子夏明翰
此外,毛澤東在湖南領導這場驅張運動時,還有一個後來在中國革命史上名垂千古的青年人熱情地參與其中,他就是寫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湖南人夏明翰。夏明翰積極地擔任了驅張運動大會的組織者,並在大會上高聲宣讀了毛澤東起草的《快郵代電》、《張毒一日不出湘,學生一日不返校》。
但世人想不到的是,吳瀛之母江蘇常州庄還女士的妹妹庄曜孚所下嫁的湖南陳韜家,也是清朝湖南的官宦望族,陳毓光、陳嘉言、陳鼎、陳范、陳韜五兄弟都聲名赫赫。其中陳鼎從翰林做到「軍機處行走」是輔佐光緒的中央軍機重臣。由於支持康有為,梁啟超戊戌變法而犯案入獄,與譚嗣同等六君子同被綁赴菜市口刑場,被觀刑警示後又壓回監房,不久亡故。陳范乃是清末著名「蘇報」館主,曾聘章士釗為主筆,章太炎、蔡元培為撰稿人,宣傳革命思想後遭清政府鎮壓,逃亡日本。夏明翰的媽媽陳雲鳳正是陳嘉言的大女兒,她二弟就是陳雲明;五弟陳雲彰字少梅後來成了著名國畫大師,他們與吳瀛是姨表兄弟;夏明翰則跟吳祖光是姨表兄弟。陳雲鳳後來又有三個兒女為革命犧牲。毛澤東曾頗為動情地稱「革命母親陳雲鳳。」
吳祖光姨表兄夏明翰
歷史看起來浩浩蕩蕩,但它的每個片段卻非常之細,直接把相距遙遠的人,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聯繫起來。有誰能想到吳瀛家族竟然從毛澤東一直聯繫到李氏芋園的主人李青崖,又接上審計院長庄蘊寬,再到大總統徐世昌的秘書陳雲明。然而,這正是歷史的真實面貌。
驅張運動最終以軍閥張敬堯的下台為結局。但共產黨與吳家的關聯,卻遠未就此結束。毛澤東的共產主義思想啟蒙老師李大釗死後,他的女兒處境孤苦,正是吳瀛冒著風險收留了他的長女李星華。魯迅在北京打贏與教育部長的官司也是吳瀛幫的忙。吳瀛身為國民黨,他的十一個兒女,有七個加入共產黨。吳瀛長子吳祖光冒著生命危險,1945年在重慶首先發表毛澤東詞《沁園春· 雪》,為改善共產黨的文化形象貢獻巨大,卻遭蔣介石通緝追殺,被迫亡命香港,在周恩來的安排下藏到了如今澳門特首何厚鏵家中,得到了其父港澳著名愛國人士何賢先生的掩護。
如今,他們的後代,「有京城才子」,「香江神筆」之稱的全國政協委員吳歡先生繼承了先人遺範,用一支筆縱橫來去,立足於北京,奔走於國際和港澳台三地,歌頌著祖國的進步與繁榮。這些都是後話了。
辛亥革命老人、紫禁城接受代表、故宮博物院創始人之一吳瀛
從吳氏家族又引出庄,陳、李三個姻親家族。舊時聯姻都是門當戶對,亦屬國際流行的所謂貴族文化。這四個姻親家族,歷史上都是書香巨宦,門庭顯赫,榮辱株連,相互影響,沉浮與共。在兩江、兩湖、兩廣、直到北京,支持變法推動新政,一代接一代,前仆後繼,不惜做出犧牲,其事迹可歌可泣,可贊可嘆。是清末官宦族群中最早覺悟者,對中國近現代早期革命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應該被我們後人忘記的。他們幾代人中還有大量精彩故事,隨便舉出二、三十位,個個都是人物,有革命家,軍事家、戲劇家、文學家、科學家、音樂家、書畫家、但是命運都很悲涼。
民國時期的傳記作者們大概是因為連年戰亂,或有意無意地把這批人忽略不記,顯然是不夠負責的。筆者是在讀了很多資料後,又找到當事人的後代查證才搞懂他們之間的關係。歲月如流,前朝不遠,再有兩年就要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對這些前輩們的故事只有留待另寫一部大書詳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