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為什麼古稱豫章?和大象有什麼關係?
豫章,古代區劃名稱。最初為漢高帝初年(約於公元前202年)江西建制後的第一個名稱,即豫章郡(治南昌縣)。後在東漢、三國、兩晉以及南朝時期,豫章郡、豫章國為大致相當於今江西省北部(吉安以北)地區的地理單元。
這片土地,商周時期,文獻不曾載及,《禹貢》記載為九州之一的揚州之域,實際上應是「荊揚二州之境也」(《太平御覽》17031梁載言《十道志》),大體鄱陽湖以東屬揚州,西北一隅為荊州。(《太平寰宇記》)。
東漢末,揚州豫章郡的一部分屬交州 ,隋開皇九年(589)罷豫章郡置洪州,大業二年(公元606)又改南昌縣為豫章縣,「豫章」所指從南昌地區變為南昌一縣。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因避代宗李豫名諱,豫章縣改名鍾陵縣,「豫章」不再為正式區劃名稱,而作為南昌的別稱。
今天,豫章指南昌地區,是為南昌的別稱、古稱。
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擁有的第一個名字就是「豫章」,後來區划上的「豫章」範圍縮小,逐漸成為大致等同於今江西省南昌市的區劃範圍,再後來「豫章」在正式區劃名稱上消失而作為南昌的別稱。
關於「豫章」一詞緣起, 史有三說:
一、據應劭《漢官儀》:「豫章城之南門,曰松陽門,門有樟樹,高五丈五尺,大二十五圍,枝葉扶疏,垂蔭數畝」,「樹生挺中,故以名郡」。章即樟樹,「豫,樂也」《爾雅,釋祜》,以之名郡,意謂樂有此大樟也。
二、據漢志記載,「贛有豫章水」,《水經注》云:「似因此水為其地名,雖十川均流,而北源最遠,故獨受名焉」。
三、豫章之名,六見於《左傅》,據杜預註:春秋時的豫章,皆在江北淮水南,「漢移其名於江南,置郡」。
「豫」,是中國河南的簡稱。出自《周禮·職方》:「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又云: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故云豫也。」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說河南原來稱為豫州,就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的形象。《說文解字》中解釋豫為象之大者。
這就模糊了,這個象是大象還是氣象?《辭源》中對「豫」的解釋就更加清晰了,這裡的大象為一切事物的本源,後引為封建帝王的一統天下。由此可見,大禹把自己都城所在的州稱為豫州,就是把這裡看作天下的中心了。另外,河南省內還出土過大象的化石,這說明在古代河南有很多大象。豫字在甲骨文中,便是人牽著大象。
江西位於河南以南,河南古代有大象,那麼不出意外,江西肯定也有大象。豫章就是大象拴在樟樹上。
黎傳緒曾解釋說:「豫」是「大象」的意思。所以「豫章樹」也就是「大樟樹」的意思。
《左傳》杜預注一作「在江北淮水南」(昭公十三年),一作「漢東、江北地名」(定公四年)。後人解釋不一:或以為古豫章不止一處,又有淮南、漢東二處,淮南、江南二處,和淮南、漢東、江南三處等說;或以為西起豫鄂間的淮南、漢東,東至皖西的淮南,南包贛北的鄱陽湖一帶都在豫章範圍之內;或以為專指令安徽壽縣、合肥一帶,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亦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之說。
※南人北相者貴,盤點歷史上南人北相的名人
※江西老表是什麼意思?揭秘歷史上的江西填湖廣!
※同為偏安的西晉和南宋王朝,究竟哪個更為強大?
※風雨飄搖的南宋,卻誕生了世界法醫學的鼻祖!
※周遊列國的孔夫子,為什麼沒有進入後來一統天下的秦國?
TAG:三十二 |
※【豫章酥鴨】江西人做鴨子,不輸南京和北京!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昆明池與豫章船
※清朝時期: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任泰安知府,修治泰山石路,青壁丹崖題刻,「一門兩進士」之豫章梅啟熙
※從這部電影,聊聊豫章書院
※水凈湖清家園美 河湖環繞潤豫章
※諸葛亮與孫權見面的地點是在豫章郡的柴桑城中
※梁豫章王蕭棟簡介 南朝梁朝的第三代皇帝
※孝武帝下詔書,追封生袁皇后的誰,為豫章郡新淦平樂鄉君
※江西最得意的城市,實力超九江碾壓吉安,被譽為「豫章第一門戶」
※鄧濤:豫章人家
※程韻書院清,燕聲豫章縈
※豫章故人王勃
※千尋豫章干,九萬大鵬歇
※豫章朗讀者︱雷靈琳: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豫章散人宗九奇
※全國網媒探訪自然博物館 憶歷史品文化 感受豫章故郡魅力
※豫章黃先生黃庭堅
※抓住夏天的尾巴,記錄豫章城的夏日
※此人是孫吳第一名嘴,不費一兵一卒奪取豫章,也因這張嘴不得善終
※孫策的輕取豫章及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