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李雪健〡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李雪健〡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點擊關注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





前言:




《少帥》中,

老帥「李雪健」有一句很經典的話:


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山走去。


世事無常,

某些時候我們會陷入困境,


遭遇不可測的危機。

這時,

一切的抱怨、悲傷都無濟於事。


唯有勇氣,唯有拼搏才能脫離厄運。


我們改變不了世界,


改變不了別人,


但能改變自己。


正如現實中的李雪健: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1』



李雪健人生的第一個角色是孫悟空。

在他十來歲的時候,和小夥伴們玩耍,


扮演《西遊記》中的角色。


有的演唐僧,有的演豬八戒,


李雪健瘦小,猴不拉嘰的,就演孫悟空。


演孫悟空呢,他不是單拿一根棍子了事,

會準備各種型號的「金箍棒」:


先舞動一根長棍,說一聲:「變!」


把木棍藏起來,從後腰裡抽出一根筷子,


再說一聲:「變!」把筷子插回腰間,


又從耳朵里取出半根火柴。

還「化妝」:找張大紅紙抹點水,


拿手指蹭幾下把臉頰塗紅。


無論對待什麼事,


李雪健都絕不含糊,認真而執拗。


1965年,為支援三線建設,


雪健隨父母從山東遷往貴州凱里縣。


沒多久,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捲而來。


父親在山東當過公社書記,


在凱里是宣傳部長,被打倒批鬥。


李雪健的生活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一個根正苗紅的子弟,


變成了一個「有問題」的孩子。


人們都喊他「狗崽子」,


常常打他一頓出氣。


世界拋棄了雪健,可他來不及憂傷,


父親的工資扣發,吃飯成了首要問題。


在火車道的旁邊,

雪健拾起別人扔的甘蔗頭;


到大山裡挖一種「雷公屎」的野菜;


采一些不知名的野果充饑;


游過小河,去對岸的發電廠撿煤渣;


就這樣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


受人欺辱和三餐不濟,


使少年心裡充滿著自卑和苦悶。


不過很快,改變他命運的機會來了。



當時有一些宣傳隊來縣裡演出,


很受大家歡迎。


李雪健羨慕不已,在他心裡,有了一個演員夢。


1970年,凱里210工廠業餘宣傳隊招人,


李雪健表演了山東快書,


因為山東話聽著像普通話,


他很幸運地被選上了。


李雪健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拚命展現著自己:


唱歌、跳舞、敲鈴、說相聲、說快書、翻跟頭。


在話劇《白毛女》中,

他扮演穆仁智出了名,


人們見了他都不叫李雪健,叫小穆。


因為他,父母覺得榮耀;


因為他,父母被人稱讚和羨慕,


李雪健為此感到滿足。


他說:「我為了尊嚴而演戲,

為了受人尊重,為了給父母爭光。」


這話雖然沉重,卻更加真切。





(李雪健跑龍套)




1976年,


李雪健被借調到二炮話劇隊,


隨部隊來到北京清河。


到了清河,

二炮和空政話劇團合排了話劇《千秋大業》,


李雪健跑龍套,打雜。


後來《千秋大業》劇組解散,


二炮話劇隊決定在借調來的人中留下幾個搞專業,


其中就有李雪健。


領導讓他先回貴州探親,並通知原所在部隊。


小兵李雪健心花怒放,

一路歡欣鼓舞回到貴州。


見了父老鄉親,

大家都誇:


「從小就看著這孩子會演戲,有出息,看看,進京啦。」



可待他再興沖沖回到北京時,


卻被告知計劃有變:


小兵兒李雪健還回你的業餘宣傳隊去吧。


李雪健一聽懵了:


「回不去了我,不能回去!回去沒法交代,太丟人了。」


在沒人的地方,他吧噠吧噠掉眼淚,


好多天都在借宿的地方看著一根晾衣裳的鐵絲髮呆,


有人甚至擔心他去尋死。


就在這時,

有個人「拯救」了李雪健,


他叫魯威,

是《渴望》導演魯曉威的父親。


魯威欣賞李雪健能吃苦耐勞,

推薦他去考空政文工團。


當時來考空政的還有一些人,


要麼有家庭背景,要麼有外形,

李雪健一無所有。


但他能幹,總是打掃考場,


端茶送水,給考官留下了印象。


考官說:

「演員也不能總是招好看的吧,


這孩子幹不了演員可以干舞美,搞道具。」



1977年,李雪健終於考入空政文工團。


他們那一屆學員班有濮存晰,王向明,王學圻,


個個都是帥哥,並且很快成了主角。


只有李雪健做演員的條件不好,


還是只能跑龍套,打雜。


李雪健脖子一揚:

「演員我做不了主角,那我就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當主角!」


他不惜力,臟活累活搶著干,


每年在部隊里評嘉獎,以此想留在北京。


但是掃帚有限,

有時起晚了掃帚被人拿光,


自己就沒活幹了。


李雪健想了個辦法:

把掃帚藏在自己床底下,


這樣就沒人能和自己搶了。


王向明為此總是抱怨:


「不是我們不積極啊,是李雪健太積極了。」


得,拿李雪健沒轍。


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不難,


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今天幹活不難,難的是一直干。


打掃衛生這件事,

李雪健幹了好幾年。




(李雪健飾演匪兵乙)





1979年,李雪健出演話劇《陳毅出山》,


還是跑龍套,演匪兵乙。


當時濮存晰演地主,給自己貼金牙,


李雪健一見急了,

趕快想辦法,就往臉上粘痦子,


爭取讓自己出場不多的角色,


在有限的時間裡豐富起來。


他因此得到了導演的喜歡,


從跑龍套的匪兵乙演到匪兵甲,


又演到主要角色交通員,


終於成了專業演員。


靠的無非就是一句:細節決定成敗。


後來北影要將《陳毅出山》改拍電影《山重水複》,


導演汪宜婉來選演員,最先定的就是李雪健。


結果試完戲,除了李雪健,其他人都去了。


李雪健生自己的氣,沒地發泄,就撕被子。


後來一琢磨:不行呀,我撕爛了,


我還得花錢買,算了算了,不撕了。


就好好想為啥沒去成。


翻來覆去把這事想明白了:


業餘的表演和專業的表演還是有區別的,


自己業餘出身,表演的痕迹很重。


撕被子沒用,得把勁用在正道上,要等機會。


一個成功的人,一生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堅持不懈的努力,


一部分是恰到好處的時機。


機會,


有時需要主動尋找,


有時需要靜心等待。


而我們唯一能做的,


就是做好當下的自己。


一旦時機到來,好好把握。



『2』





(李雪健飾演的林彪)




李雪健的機會,很快到來了。


1980年,


李雪健出演話劇《九●一三》裡邊的反派人物,林彪。


當時是怎麼輪上他的呢?


選演員的時候,

團里一個老領導說:


「我瞧李雪健挺像年輕時候的林彪,試試吧。」


機會難得,

李雪健又是個逮著機會不放的主。


為演好林彪,

他餓掉了二十斤肉,


每次上台前還要少吃,

只為一上台就有手冰涼的感覺。


同事說:「演林彪那會兒,李雪健走路的姿態都是林彪式的,


常見他在院子里來回遛,犯魔症,臉色陰沉沉的。」


李雪健的付出得到了肯定。


登台演出之後,當時的空政文化部長黃河就說:


「把這小子化妝後擱天安門上能把人嚇死。」


外媒記者報道:扮演林彪的演員與這位前國防部長非常像,


他刻畫的林彪是一個病態的有偏執狂的人,


用假嗓子念著晦澀的格言,引起觀眾一陣陣轟動。


而王光美同志一次上台慰問演員,


走到李雪健面前憤怒地不與這個「副統帥」握手。


李雪健先是一愣,


但馬上明白而且高興了:成功了。


憑藉「林彪」一角,

李雪健奪得首屆戲曲最高獎「梅花獎」。


李雪健紅了,

但這僅僅是他成功的開始。


人生如戲,


出場亮相併不能確定你一生的命運,


重頭戲還在後面:


嚴肅認真者終會時來運轉成為真正的主角,


嬉戲人生者終究要淪落為跑龍套的角色。





(《

渴望》





1990年,李雪健人生和事業的轉折點,


一部電視劇《渴望》讓他走進了千家萬戶。


劇中,李雪健飾演的宋大成老實憨厚,


獲得觀眾好感,圈粉無數。


「嫁人要嫁宋大成,娶妻當娶劉慧芳。」


《渴望》造成了萬人空巷的局面。


當時北京公安局還給渴望劇組送了一塊匾,


說因為這個劇,犯罪率降低了,

大家都在家看電視呢。


李雪健憑藉出色的表演,


拿下兩個大獎:


第十一屆飛天獎最佳男配角獎、


第九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李雪健飾演焦裕祿)





同年,


李雪健接下電影《焦裕祿》,飾演焦書記。


可他一走進焦家大門,


焦裕祿的夫人徐俊雅就說:


「不像,他長得太胖了,還矮,老焦哪是這個樣子?」


李雪健聽到這話,有點打退堂鼓。


田冀刑導演很堅定:

「不換人,你要減肥。個矮我給你墊鞋,挖坑,別人站低你站高,你這胖啊,我幫不了你,得減肥。」


李雪健依言開始減肥,

不吃米飯不吃菜,


只喝一點白菜湯,

餓了就嗑瓜子。


生生的餓了一個多月,

減了20來斤。


終於《焦裕祿》上映,


這部電影130萬投資,換來1億多票房,


李雪健的付出獲得了觀眾認可。


就連徐俊雅看完之後,都直抹眼淚:


「雪健這孩子,也真難為他了。」


憑藉《焦裕祿》,李雪健又一次奪得雙料大獎:


「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在頒獎典禮上,

他發表獲獎感言:


「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


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場下頓時掌聲雷動。




(李雪健飾演宋江




1998年,李雪健參演《水滸傳》,飾演宋江。


有一個宋江在牆上題字的鏡頭,


為此李雪健反覆練習毛筆字,


拍這場戲的時候,他一氣呵成。


為了拍好劫法場的戲,

李雪健堅持不用替身,


親自上陣被捆得雙臂發麻雙膝腫痛,


反覆八天,只為了一句台詞。


沒想到這部劇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主要是因為劇中宋江的配音略顯猥瑣狡詐。


後來劇組澄清:

這不是李雪健的聲音,這是一個配音員後期配的。


李雪健為此也感到失望,

曾表示:


以後我演的戲,必須我自己配音,別人配音,我不演。


但當他看到趙老師(配音員)在劇本上的作業,


真誠地道歉:「我很後悔找這個茬兒,

如果大家認可宋江,我想說這是兩個人的功勞。」



憑藉《渴望》《焦裕祿》《水滸傳》等影視作品,


李雪健迅速紅遍全國。


是雄鷹終會長空翱翔,是猛虎終會威震四方,


傻小子李雪健,一躍成為大腕級的演員。


之後,


李雪健又出演了多部電影,電視劇。


2002年,《搭錯車》


2004年,《歷史的天空》《新上海灘》


2010年,《父愛如山》


2011年,《楊善洲》(電影)


2015年,《嘿老頭》


2016年,《少帥》


……



『3』




(李雪健飾演楊善洲)





拍攝電影《楊善洲》的時候,


李雪健說:

藝術,來源於生活。


演楊善洲這樣一個活生生的真人,


像焦裕祿一樣無私奉獻的人,不能來半點兒假。


為追求形象逼真,他跑去大涼山:


穿老爺子穿過的衣服,


睡老爺子睡過的床,


走老爺子走過的山路,


口袋裡究竟插幾隻筆……


然而,這部電影票房卻十分慘淡。


在北京放映時,

有個電影院中午安排了一場,


只有兩個觀眾,

其中一個是李雪健的妻子。


過幾天,晚飯時間又放了一場,


三個觀眾,

有一個是李雪健的兒子。


同期上映的《變形金剛3》,

上映當天票房過億。


李雪健的心一下子涼了:


到底為什麼?時代不同?觀念不同?


不久之後有了答案:


《楊善洲》主演李雪健,


獲得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第十四屆華表獎影帝,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


總會有人認可你的付出和努力,


總會有人懷著和你一樣的赤子之心。





(李雪健飾演張作霖)





2016年1月,《少帥》開播。


李雪健飾演的張作霖精明老道,霸氣十足,


有網友評價:「這老頭太逗了,鬍子都是戲!」


「張作霖演的夠帶勁!」


導演張黎則用四個字形容:格外飛揚。


其實,在飾演張作霖之前,

李雪健曾在1988年飾演過李大釗。


當時的結局很慘烈,

李大釗被人抓住上了絞刑。


而這個人,就是張作霖。


李雪健曾說:


「演李大釗時恨死張作霖了。」


接了《少帥》之後,

李雪健即使心中懷「恨」,


但還是跑去東北張作霖故居研究去了。


最終成功賦予「東北王」這個角色萬丈光輝。





(《搭錯車》劇照)




李雪健說:

「我希望觀眾忘掉我,記住角色。貼『李雪健』標籤的人物,我不演。」


他演過李大釗,演過宋江,


演過李鴻章,演過秦始皇;


演過北京胡同里的好人宋大成,


演過心狠手辣的馮敬堯;


演過鞠躬盡瘁的楊善洲、焦裕祿,


演過樸實善良的啞巴父親。


他「因戲而生」,

演誰就是誰,完全沒有自己的影子。


李雪健所追求的,也正是這樣一個:

不像演員的演員。


有的路,是腳去走。


有的路,要心去走。


人生不能虛度,


堅持自己的信念,


堅持自己的追求,


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才是最好的人生。







2016年10月舉辦的「金鷹節」頒獎典禮上,


憑藉《琅琊榜》獲得「視帝」的胡歌,


發表獲獎感言時說:

「飛機上,我有幸碰到李雪健老師,他德高望重,


只帶了一個隨行人員。我很慚愧,我帶了三個。」


他還走到了李雪健面前,


在他耳邊說了四個字:「受之有愧」。


與一些愛耍大牌的新秀相比,


胡歌的謙恭令人尊重,

但從另一個角度講,


在現場也只有李雪健這樣的大咖能獲得這份應有的尊重。



像李雪健這樣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在一次採訪中,坦言自己也有「墮落」的時候。


當年憑藉《渴望》《焦裕祿》《水滸傳》等影視作品走紅以後,


李雪健身邊的誘惑也越來越多,漸漸驕傲起來。


有那麼兩三年,參加方方面面的活動,精力不放在角色上。


抽煙,喝酒,吃辣火鍋,搞得自己肥頭大耳,膀大腰圓。


拍攝《中國軌道》時,他體重一度接近160斤,


李雪健很懊悔:


「我在戲中扮演的是為中國航天事業辛勤操勞的政委,


我當時為什麼就不能為這個角色減點肥呢?」


回想起往日時光,他嘆息:


「太墮落了,不敬業,不追求,很放縱。」


就在李雪健洋洋自得的時候,


妻子于海丹送來了一盤西瓜。


他一看就懂了:

這是讓我敗火呢,


熱鬧不要把腦子給熱糊塗了。


于海丹用這種特殊的方式,

讓李雪健頭腦清醒。


李雪健呢,也想明白了:


一輩子不可能每個角色都成功啊,


一個角色不成功,觀眾不買你的帳,


不管現在擁有什麼都會成過眼雲煙。





(于海丹和李雪健)





于海丹出生演藝世家,


姑姑是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


表哥是著名導演田壯壯。


當李雪健還在空政話劇團跑龍套時,


她已經出演女主角了。


那麼,是什麼讓于海丹選擇了李雪健呢?


李雪健為了她,甘願犯錯誤。



1983年,于海丹出演電視劇《暖流》,


劇組在北京站,拍攝一個抓小偷的鏡頭。


結果那天,演小偷的群眾演員沒來,


導演就說:「海丹,你從空政話劇團找個人過來幫忙吧。」


于海丹便給李雪健打了個電話,


那時李雪健已經很有名氣了。


可他二話沒說,騎個自行車就來了。


可把導演嚇了一跳:

這可是剛獲得梅花獎的李雪健啊。


李雪健呢,

上來就演,而且演的惟妙惟肖。


等他回到空政院,太晚了,


門都關了,只好翻牆而入。


沒想到,第二天這事被一個記者報道出來,


李雪健因此還受到了處分。


于海丹後來才聽說此事,她知道,自己不追問,


李雪健是永遠不會對她提起的。


于海丹十分感動,從此認定了這個男人。


李雪健說:


「我們倆走到一起是緣分。


你看名字,她叫海丹,我叫雪健。


二十年前結婚時,劇作家王培公送給我們一幅字:


『梅花雪中見,珊瑚海之丹。』

我以前的名字是雪見,


簡單十個字,不光有我倆的名字,


還有我們的追求和做人的準則。」



『4』



李雪健剛出生的時候,

父親給他起名「雪見」。


只是小雪見總是體弱多病,


父親便給他改名「雪健」,希望他能健康長大。


可命運似乎和他開了個玩笑。


1999年,李雪健拍攝《橫空出世》電影,


在四十多度的大漠中,

他穿著棉襖,將沙子一把一把往臉上揚。


拍完橫空出世,李雪健又拍《中國軌道》。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

這部戲剛拍完一半,


一個意想不到的厄運降臨在自己頭上。


他得了鼻咽癌。






(李雪健)




起初,脖子上起了個小疙瘩,


李雪健沒有在意,


甚至在查出是癌症的時候,


他還有點不信:

「我能吃能喝,我能得這病?」


在最終確定病情之後,

醫生建議立即住院治療。


李雪健沉默了一會說:

「我不能住院,我還要拍戲。」


于海丹著急了:

「你命重要,還是戲重要?!」


李雪健的執拗勁上來了:

「錢也花了,部隊的人都調動起來了,


要是我活了,戲沒拍成,

那我丟人啊,丟死了。」


「不讓我拍戲,那還不如死了好。」


于海丹雖然生氣,

但是拗不過他,


只好進行保守治療。


在那之後半年的時間裡,


李雪健扮演了兩個角色:


上午化療,是重症病房的患者,


下午拍戲,又成了片場里敬業的演員。


他只對導演提了一個請求:


「把我的戲往前提一提,儘快拍完。」


導演眼眶紅了,

他懂李雪健的意思:我怕來不及了。



李雪健一天天消瘦,眉毛,頭髮一天天掉光。


說話越來越吃力,嗓子整個都爛掉了。


《中國軌道》的製片人伍獻軍後來回憶說:


「每次我到拍攝現場,

都會看到李雪健在認真地拍戲,


而工作人員則在一旁默默地流淚。

在拍最後一場戲時,


李雪健說話已經非常困難,

但他仍聲情並茂、一氣呵成地說完大段台詞,


在場的劇組人員都聽得熱淚盈眶。」


戲終於拍完了。


而疾病最痛苦的時候也到來了。


化療那時候,

李雪健連口水都咽不下去,


胳膊上血管都黑了,就坐著不能動,


一動就想吐。


他全身的毛髮也都掉光了,

就剩了一根眉毛。


有時候看著鏡子,

李雪健就想:


我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再也別想演戲了。


疾病的折磨讓他痛不欲生,


李雪健甚至想要放棄,死了比活著好。



在他最絕望的日子裡,

是親人的支持和鼓勵,


給了李雪健生的希望和勇氣。


一次田壯壯打電話問:「情況怎麼樣了?」


李雪健哭了,說不出話來。


他的痛苦田壯壯感覺到了,


他說:「你別動,放下電話,你等著我。」


然後發來一個電子郵件:


你是個男人,


你現在缺精氣神。


你從一個業餘的走向專業,


難不難,挺難的。


如果說是把我們創業這個難,


和你現在的這個難相比,哪個難?


當然創業的那個更難,


那個難你能夠克服,


這個難你怎麼就克服不了?


兒子李亘得知父親的病情之後,


寫信鼓勵他:


我們要有勇氣去面對病情。


有媽媽和我陪著您走這條艱難的路,


雖然路會很難走,


但別忘了,路的那邊是陽光。







(于海丹和李雪健)





妻子于海丹則全力扛起了照顧他的責任,


她表現得十分堅強,再難受在痛苦,


也不會讓李雪健看見,總是一個人偷偷的哭。


李雪健最虛弱的時候,抵抗力嚴重下降,


醫生囑咐:一定要注意感冒,


如果感冒了,會引發很多別的問題。


那段時間,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于海丹頂住了壓力,

所有送來的請柬、信件都被她攔下了。


因為拒絕,她得罪了很多人。


于海丹曾說:


「我願意用我的生命換取雪健的生命。」


李雪健十分感謝妻子:


「沒有她,我早已化成一縷煙。」


記者問李雪健:


「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


他說:


「有機會,想和海丹演一對熒幕夫妻。」


什麼才是真的愛情?


無需寶馬香車,


無需轟轟烈烈。


兩個人,


從年紀輕輕到白髮蒼蒼,


柴米油鹽,相依相守,


無論貧富貴賤,無論生老病死,


從此相濡以沫,一生不分不離。



在家人的陪伴支持下,


李雪健終於戰勝了病魔,於2002年重回熒幕。


他認真地說:


「一場大病讓我感覺到生命的短暫、珍貴。


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活著就是美麗的。」


「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愛人的,朋友的,


大家的,珍惜情感,珍惜人生的每一次機會。」


正如冰心所言:


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來生;


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滿足。


不要為已經打翻的牛奶哭泣,


不要為即將落下的葉子擔憂,


人生無常,


下一秒是什麼樣我們猜不到。


我們唯一能夠做的,


就是把握現在,珍惜擁有。


因為只有這樣,


面對過去,我們才不會感到遺憾,


面對未來,我們才能夠心存坦然。



『5』








李雪健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會拿獎,


他是中國唯一的大滿貫影帝。


但在生活中,

他為人低調,默默無聞。


史鐵生寫過這麼一段:


李雪健已經成了名人,


有一天傍晚他騎著車急急忙忙去幼兒園接孩子。


迎面碰見個老街坊,


老街坊喊:「嘿,哥們兒哪兒去?」


李雪健的時間排得挺緊,


隨便應了一聲,腳下沒放鬆蹬車。


老街坊不樂意了,


在背後叨咕了一句:「怎麼著哥們兒,牛啦?」


李雪健一聽,連忙調頭回來作一番解釋:


「我他媽有什麼牛的?我得接孩子去,這都快晚了。」


老街坊轉怒為喜,一揮手:「快去快去。」


李雪健說:「人家把你當哥們兒,


不能傷了人家的心。


我要不解釋一下,心裡老是彆扭。」


只有成熟的麥穗才會低頭,


靈魂高貴的人,從來都平易近人。





(《歷史的天空》劇照)




有教養的人,


從不給別人添麻煩。


拍《歷史的天空》時,


有一次拍過了點,

李雪健就一直靜靜地等著。


後來得知他當時還有事,

導演高希希問他怎麼不說一聲,


他說:「我不能給你找麻煩。」


一場大病留下了後遺症,李雪健聽力下降得厲害。


那拍戲的時候怎麼辦呢?


為了不給劇組增加負擔,


他就把對方的台詞也背下來,

對戲時看著口型,


就知道對方在說什麼了。



有教養的人,


能尊重規定,約束自我。


接戲的時候,


編劇:「一個詞兒不能動。」


李雪健:「好,不動。」


演戲40年,

李雪健只做過一次廣告代言,


是一款類似潤喉糖的產品,


廣告詞是:


沒有聲音再好的演技也發揮不出來。


後來,

他在《搭錯車》里演了個啞巴父親,


硬是將一個沒有台詞的角色演得精彩紛呈,


將觀眾感動得稀里嘩啦。


然而記者告訴他:演技太好也是有錯的。


記者問:

你在廣告里不是說


『沒有聲音再好的演技也發揮不出來』嗎?


你在《搭錯車》里就沒有聲音,


那你在廣告里算不算說了假話?


李雪健無言以對,

從此以後,


他就真的再也不接廣告代言了。



李雪健的座佑銘是:


好有好報,一生這麼走過來,


恩人們,貴人們,我的親朋好友不能忘。


他合作過的導演、演員不計其數,


卻收穫「零差評」。


這在口水橫飛的娛樂圈,堪屬罕見。


這便是李雪健的做人哲學:


永遠心存善意,永遠懷抱感恩。


我以真心待人,


何懼人不以真心待我?







一次採訪中,


主持人問:您如何看待演員這個職業?


李雪健說:


「我們當演員最先聽到的話是:『靈魂工程師』,


說明演員這個職業很神聖,你要尊重這個職業。」


他講了兩個故事:


在他20來歲時,有一次昆明軍區雜技隊來演出,


一幫傻小子揣著瓜子、花生就去看。


那是臨時搭的舞台,雜技隊表演「高台定車」。


山風吹來,一個25歲的女孩,從兩三層樓高的地方掉下來,


雖然拉著繩,但還是摔在地上。 大家都說:趕緊送衛生隊檢查。


這個女孩搖搖頭,弄點涼水漱漱口,吐出來全是鮮紅的血,


完了繼續上台,直到演完。


這個人對藝術的敬業、堅持,


深深震撼了李雪健。


從此他發誓要當一名好演員,


向那位影響了他一輩子的演員那樣,為藝術而獻身。


還有一次,

剛到北京,看了曹景陽演的戲後,


李雪健兩個禮拜吃不下飯,


睡不著覺,做夢都想見到這個人。後來終於有機會見著了,


看到曹景陽和他的太太一起坐在車上,穿著破棉襖,縮著身子。


李雪健的心一瞬間就激動了:


這是不像演員的大演員啊。以後的我,一定也要這樣。


後來,李雪健成了家喻戶曉的演員,


但生活中平易近人沒有一點架子。


這便是李雪健的做事哲學:


常懷赤子之心,讓本色長存。


善待自己,也善待別人。





(《嘿老頭》劇照)





在電視劇《嘿老頭》中,


李雪健飾演了一位患老年痴呆症的父親,


打動了無數觀眾,

被視為他演藝生涯中塑造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但是,一直隱於幕後的妻子于海丹


卻突然發表了一封公開信,

將素有電視領域「專業獎」之稱的「白玉蘭獎」,


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原來,這部作品口碑很好,


可作為主演的李雪健甚至連提名都沒有獲得。


名單一經出爐,觀眾愕然,就連眾多業內人士也替李雪健鳴不平。


在信中於海丹說:


「老頭有了這麼一個觀眾喜歡的硬氣作品


怎麼會連個提名都不給他呢?

我發這信息的目的不是要獎,


是要對他的尊重! 他看重這份尊重!


他不爭不說,但我要說。」


李雪健知道後只說了四個字:「寵辱不驚」。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際雲捲雲舒。


人生縱然繁華三千,看淡即是雲煙,


任憑煩惱無數,想開便是晴天。


經歷過生死苦難,很多事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曾因為別人的認可而拚命努力,


現在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旁人無關。


凡事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面對如今娛樂圈的惡習,


李雪健擲地有聲:


我沒有能力去改變整個演員行業,但我能約束自我。


不給演員這個行業加污點,這也是一種責任。


選擇了演員這個職業,

就要對得起「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我們改變不了世界,


改變不了別人,


但我們能改變自己。


堅守這樣一種信念,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者簡介】


青語,資深自媒體編輯。


不嬌柔,不做作,一個風風火火的女漢子,以文會友。


個人公眾號:傾心青語(ID:qingxinqy)。你來,我煮酒等候。




國粹團隊招募? 原創散文小說詩歌攝影作者

&

朗誦主播



期待? 您的加入


報名投稿郵箱:gxjcshys@163.com


國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1249期,主編微信gxjc03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合作QQ1511332864


長按二維碼

關注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gxjhshys)



▼ 點擊

閱讀原文

,收藏「

國粹美尚精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的精彩文章:

我愛你,才把最好的,都給你
人生何必太清醒,偶有微醺又何妨
520:我愛你,願用一生守候你
520:恰好你來,恰好我在!
520,我喚你的名字

TAG: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生如戲,那狗生呢?
馬連良如葉飄零,鬚生泰斗人生亦如戲
人生如茶,茶既人生
人生驛站:人生如歌
人生如茶,人亦如茶!
人生如戲,紅塵似夢
人生如茶 王元
人生如夢,四季如歌
人生如此,如此便是人生!
人生如車,或長途,或短途;人生如戲
遊戲感情,淡漠生活,人生如戲?
被稱為80年代的「悲劇女皇」她的經歷就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京劇第一女老生王佩瑜,風骨天成,戲如人生
人生不如貓生系列
人生苦,人生累,人生煩,人生難!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教你如何把握人生,品味人生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勵志人生,人生感悟
人生如夢,夢如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