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路志正治代謝綜合征經驗

路志正治代謝綜合征經驗

●路志正認為代謝綜合征要比肥胖病複雜得多,疾病涉及多個臟腑,與脾胃肝膽關係密切,且痰、濕、瘀、濁、虛互見,為本虛標實之證,屬全身性代謝性疾病。

●重視調理脾胃,恢復其升清降濁之正常生理功能,標本兼顧,是路志正治療代謝綜合征的寶貴經驗。

代謝綜合征是指與多種代謝異常相關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在個體內集結的狀態。其關鍵環節是肥胖和胰島素抵抗、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或糖調節受損、血脂異常以及高血壓,還包括脂肪肝病、高尿酸血症、微量白蛋白尿、血管內皮功能異常、低度炎症反應、血液凝固及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異常、神經內分泌異常及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可能還不斷有新的疾病狀態加入。西醫學對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缺乏針對性的有效治療。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臨證經驗宏富,被譽為雜病聖手,診治代謝綜合征療效頗佳,筆者侍診於側,獲益良多,不揣愚陋,管窺如下:

病機

肝鬱脾虛 痰濕瘀濁虛互見

多數中醫醫家認為代謝綜合征主要屬中醫學肥胖病範疇。肥胖病首見於《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民華食而脂肥。」《素問·通評虛實論》:「甘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素問·奇病論》:「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說明肥胖的發生與過食肥甘先天稟賦等因素有關。並提出養生注意形體的肥廋,《素問·八正神明論》:「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廋。」後世醫家如《景岳全書·雜證謨·非風》認為肥人多氣虛,《丹溪心法》、《醫門法律》認為肥人多痰濕。路志正根據該病的易患人群、臨床表現、客觀檢查、病程進展、並發病症、預後轉歸等特點,提出代謝綜合征不單歸屬中醫學肥胖病範疇,要比肥胖病複雜得多,對機體的危害也大得多。其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與消渴、眩暈、胸痹心痛、痹證、甚至中風、內傷虛勞等病症密切相關。其病因病機主要為現代飲食結構習慣改變,嗜酒肥甘,暴飲暴食,損肝傷脾,肝失疏泄,脾失運化,升降失常,水谷不化精微而異化為痰濕膏脂,壅滯儲存體內;其次為現代工作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激烈,緊張抑鬱,肝鬱氣滯,血運不暢,血液瘀滯,郁久化火,耗氣傷陰,虛火內擾,氣陰兩傷。加之該病多為青年始病,中年病成,中氣已虛,陰氣為半,臟腑已虛。因先天稟賦或地理環境之異,其多為在肥胖病的基礎上或以消渴為主,或以眩暈為主,或以胸痹心痛為主,或以痹證為主,或以中風為主,或幾病並見,病因病機錯綜複雜,互為因果,與脾胃肝膽關係密切,涉及心腎肺等臟器,痰、濕、瘀、濁、虛等互見,為本虛標實之證,疾病涉及多個臟腑,屬全身性代謝性疾病。

治療

重視調理脾胃 虛實兼顧

路志正認為代謝綜合征病因病機複雜,互為因果,與脾胃肝膽關係密切,痰、濕、瘀、濁、郁、虛等互見,疾病涉及多個臟腑。中醫治療代謝綜合征有其優勢,治療宜整體調控,虛實兼顧,重視調理脾胃,恢復其升清降濁之正常生理功能,為治病求本之法。李東垣創立了脾胃論學說,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觀點,在《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中說:「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說明脾胃是元氣之本,元氣是健康之本,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諸多疾病所由生也。治法如健脾和胃、疏肝理氣、芳香化濁、祛痰化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等均為常用之法,臨證時辨證論治,圓機活法,隨證加減,同時要持之以恆,守法守方,注意配合適量運動,合理膳食,調節情志,才能扭轉病勢,病退向愈,恢復健康。

典型病案

郭某某,男,47歲,2009年8月25日初診。患高血壓病及高脂血症10餘年,7年前發現糖尿病,5年前發現頸、腰椎及雙膝關節骨質增生,3年前發現血尿酸升高,為610μmol/L,血壓130/100毫米汞柱,身高174厘米,體重89公斤。患者現形體肥胖,神疲乏力,心悸短氣,面色晦暗,寐差,易醒多夢,納可,口苦口黏,大便稍干,尿黃,頸肩部疼痛,晨起腰部僵硬,雙下肢沉重,舌暗苔黃膩,舌下脈絡青紫,脈沉細小弦。

西醫診斷:代謝綜合征,中醫診斷:肥胖病、消渴病。

此為心脾兩虛、濕熱內蘊、肝腎不足。治以調理心脾,滋補肝腎,兼清熱利濕。

處方:五爪龍30克,西洋參10克,丹參15克,炒白朮20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厚朴花12克,石見穿15克,土茯苓30克,鬱金12克,內金12克,僵蠶12克,制首烏12克,豨薟草20克,澤瀉15克,懷牛膝12克,生龍牡各30克(先下),14劑,每日一劑。

茶飲方:竹節參12克,麥冬12克,玫瑰花12克,荷葉15克,天麻12克,玉米須30克,夜交藤18克,7劑,水煎代茶飲2日1劑。痹消散浴足,每晚1次。同時要調情志,適勞逸,忌辛辣油膩海鮮煙酒。

2009年9月8日二診,葯後睡眠好轉,9月4日下午曾突然出現胸悶,左肩胛下疼痛持續4小時後緩解,心電圖示:下壁心肌缺血,納可,二便尚調,面色晦暗,腰僵硬好轉,舌質暗紅苔黃膩,舌下脈絡青紫,脈弦細滑。治以芳香化濁,和胃降逆,理氣活血。

處方:藿荷梗各12克,竹節參15克,厚朴12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竹半夏10克,白蔻仁6克(後下),菖蒲12克,鬱金12克,茵陳12克,茯苓30克,炒枳實15克,苦參10克,醋元胡12克,川楝子10克,六一散20克(包),14劑。

茶飲方:西洋參10克,炒麥冬12克,五味子5克,玫瑰花10克,天麻10克,玉米須30克,夜交藤18克,荷葉15克,佛手10克,7劑。煎服法同前。水蛭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溫水送服。痹消散浴足如前。

三診:葯後睡眠改善,有夢,胸悶太息方舒,時有頭暈,神疲乏力,血壓120/85毫米汞柱,面暗減輕,上方加減服28劑。茶飲方及水蛭膠囊,繼服。痹消散浴足同前。

2009年11月3日四診,精神好轉,寐欠安,有時胸悶,血壓平穩,納可,下肢乏力,血脂血糖接近正常,血尿酸稍高,面黯減輕,大便黏滯不爽,舌質稍暗,舌下脈絡青紫稍好轉,苔根部黃灰膩,脈弦滑。治以和胃降逆,芳香化濁。

處方:藿荷梗各12克,金雀根30克,炒蒼朮12克,鬱金12克,菖蒲12克,葛根20克,炒薏苡仁30克,炒杏仁9克,茵陳12克,砂仁10克(後下),黃連10克,醋香附10克,茯苓30克,廣木香10克(後下),紫石英30克(先下),生薑2片,14劑。茶飲方:照服。水蛭膠囊,繼服。痹消散浴足同前。

2009年12月22日五診,精神好,停葯一月,有時胸悶,血壓平穩,納可,下肢乏力,大便轉調,鼻準布紅絲色暗紅,舌脈如前。宗前法,上方進退。

處方:西洋參10克,炒蒼朮15克,炒白朮15克,鬱金12克,玄參12克,厚朴花12克,炒薏苡仁30克,炒杏仁9克,竹半夏10克,新會皮12克,黃連8克,地錦草20克,土茯苓30克,鹽知柏各10克,川懷牛膝各15克,夜交藤15克,雞血藤30克,肉桂3克(後下),14劑。

茶飲方:金雀根30克,生炒薏苡仁各20克,虎杖15克,澤瀉12克,佛手8克,六一散20克(包),7劑。水蛭膠囊,繼服。痹消散浴足。

2010年1月9日六診,寐轉安,胸悶未作,納可,面黯減輕,大便轉調,尿黃,舌脈均減。血脂血糖基本正常,血尿酸460μmol/L,血壓120/80毫米汞柱,體重78公斤。

宗前法上方加減,處方:上方去夜交藤,黃連改為10克,20劑。茶飲方:上方去六一散,加玉米須30克,蘆根30克,澤瀉改15克,10劑。痹消散浴足。

三月後回訪仍在鞏固中。

按本案為中年男性,10年內陸續發現患有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多種等病症,患者表現為形體肥胖,神疲乏力,心悸短氣,面暗寐差,路志正診為肥胖病兼消渴病,辨證為心脾兩虛、濕熱內蘊、肝腎不足,進一步發展有胸痹、中風之虞,治以調理心脾,滋補肝腎兼清利濕熱,標本兼顧。

以炒杏仁、炒薏苡仁、厚朴花、僵蠶、石見穿、土茯苓、豨薟草、澤瀉清上﹑暢中﹑滲下,清熱利濕治其標,以內金、炒白朮、懷牛膝、 制首烏、生龍牡、五爪龍、西洋參、麥冬、丹參、鬱金調理心脾,滋補肝腎顧其本,兼化其瘀。其中五爪龍味甘﹑微苦﹑性平,祛風除濕,散瘀消腫,並有黃芪補氣之功而無黃芪壅滯之弊。茶飲方中玉米須清熱利濕,路志正說:「此物平常易得,甘淡無異味,有利尿﹑降壓﹑利膽﹑降糖之功,每日30~50克煎湯代茶飲或加入湯劑中,肝膽疾患﹑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腎炎等均可應用,惟常用效顯。」

二診時根據患者曾有胸痹心痛癥狀,路志正治以芳香化濁,和胃降逆,理氣活血,並加水蛭膠囊加強活血通絡之力。《本經》曰:「水蛭,味咸,平,……,主逐惡血,瘀血。」近代名醫張錫純說「凡破血之葯,多傷氣分,惟水蛭味咸專入血分,於氣分絲毫無損。且服後腹不覺痛,並不覺開破,而瘀血默消於無形,真良藥也。」並曰「此物生於水中,而色黑味咸氣腐,原得水之精氣而生,炙之,則傷水之精氣,故用之無效」。

三診時病情改善,血壓穩定,宗前法加減治療,緩緩圖功。四、五診時精神逐漸好轉,下肢乏力減輕,睡眠漸安,血壓平穩,血脂血糖接近正常,血尿酸稍高,面黯減輕,大便轉調,舌脈均改善。為正氣漸復、瘀血漸活、濕熱漸化、病勢得扭之象。路志正以和胃降逆、芳香化濁法遣方用藥,以期恢復脾胃升清降濁之正常生理功能,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為治病求本之法。

六診時病情穩定好轉,體重減輕,睡眠好轉,胸悶未作,脈症均減,前方加減以鞏固療效。茶飲方代茶頻頻飲服,芳香化濁,益氣養陰,連綿不斷,謂久病不可急攻,欲速不達。痹消散浴足,能活血通經,促進血運,引熱下行,利濕解毒,調整陰陽,配合主方及茶飲方的治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過5個月、120餘劑中藥及茶飲方等治療,患者體重減輕10餘公斤,除血尿酸稍高外,血脂血糖血壓基本正常,取得了明顯的療效。重視調理脾胃,治病求本,標本兼顧,是路志正治療該病的寶貴經驗。



約稿啟示:歡迎各級醫務工作者,尤其是中醫針灸臨床、教育、科研人員投稿,一經發表,支付高額稿酬。投稿郵箱:wfasedu@qq.com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培訓中心(北京世針傳統醫學培訓中心)是北京市民政局註冊,教委備案的國家最早從事中醫、針灸、按摩的培訓機構,2016年被中國社會組織評為5A級機構,三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國內外中醫針灸人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夕照寺街東玖大廈B座7層

課程諮詢微信:13811920563

責任編輯:水生木

路志正治代謝綜合征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每天注意三分鐘 讓你多活三年不生病
按壓穴位可快速緩解牙痛
如何暖宮驅「宮寒」
王樂亭:一針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
如何提高老人睡眠質量 有這5個小妙招

TAG:傳承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代謝綜合征
啤酒中的化合物有助於治療代謝綜合征
梅傑綜合征如何治療
腕管綜合征的辨證治療
肩手綜合征的康復治療
熟齡女性健康管理之代謝綜合征
楊家林教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經驗擷要
怎樣治療卵巢綜合征
梅傑綜合征怎麼去治療?
代謝綜合征如何治療?專家建議第一步先合理飲食
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現狀
經方治療美尼爾綜合征的眩暈
教你如何治療「春季乾燥綜合征」
梅霞教授:心腎綜合征的診治進展
腋神經 肩四邊孔綜合征
王世龍主任對腸易激綜合征的中醫辯證認識
伴癌綜合征、副癌綜合征、類癌綜合征傻傻分不清楚?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緊張時總想上廁所 腸易激綜合征中醫防治法
世界盃「綜合征」
丙肝合併代謝綜合征,如何處理?美佳預約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