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產品經理進行深度思考需求的十步法

產品經理進行深度思考需求的十步法

產品經理進行深度思考需求的十步法



最近作者正好在公司分享了自己關於了產品需求管理方面的內容,也是作者在產品經理職業道路上80%的做產品經理價值所在。近而又開始重新反思產品需求是什麼?


不同的產品經理,對於需求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然後造成了對於需求洞察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造成了1-3年的產品經理根據成長環境不同,自身的價值不同。有些產品經理可以3年不到成為產品總監。原因就在對於需求理解的程度不同。


而產品經理最大能力毫不誇張的來說,就是對於需求理解層次。如果一個產品經理只懂交互,那麼他在理解需求時的邏輯性會很差。而一個懂得財務的產品經理,對於理解需求上的商業行為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裡引用獵豹CEO傅盛的認知三要素:就是信息的輸入,思維模式的訓練,最後判斷。其實理解需求過程,就是認知需求過程。你對信息的廣度和深度認知的不足,會造成當下處境和形式看不透。在認知上,一定學會傾聽。而下一步思維模式是要靠後天訓練獲得的。在思維模式訓練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叫自我挑戰。最後做判斷,必須基於深度思考。所以在思考需求過程,其實就是認知需求的過程。


那麼如何深度思考需求?這裡作者試圖用十步法則去解釋並做好需求……


作者將產品需求管理分為了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分別是第一是獲取需求階段,第二是需求管理階段,第三是需求決策階段。


一、需求從哪裡來?


首先先要思考這個需求是從哪裡來的?從大的抽象方面,可以分為產品經理自我挖掘需求、用戶研究、競品分析。從小的具象方面,可以是用戶反饋、老闆的需求、同事的需求、業務方的需求等等。


先說大的抽象方面:用戶研究。它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從定性分析方法有:用戶訪談、焦點小組、實地調查、可用性測試、眼動實驗、用戶博客/評論等。最後用戶博客/評論這種方法是來源於騰訊1000/100/10原則。從定量分析方法有:行業調查報告、調查問卷、數據分析、A/B測試。


再說競品分析:有市場分析、用戶分析、功能分析、數據分析等方向。其實真正的指導思想可以按《用戶體驗五要素》那本書去分層方式:戰略層、範圍層、框架層、結構層、表現層、作為分析方法的指導方向。


從小的具象方面:用戶反饋大部分都是通過我們的用戶研究得到的。而老闆的需求、同事的需求都是他們基於自己的思考角度得來的。還有業務方的需求也是基於他們自己需要提出的。


回到需求提出方式上來,大致有如下幾類


A:我希望產品上加上XXX功能,這樣就能解決XXX問題了……(用戶)

B:我習慣性這樣使用產品……(同事)


C:我覺得他這個產品這個功能很好,我們能不能做……(老闆)


D:我要做這個需求,因為這個功能很棒……(業務方)


基於以上幾類需求解決思路,在後文中會有解答。這些只是羅列幾種提出方式。


其實最後總結來說,需求來源通過不同的方式匯總到一起,有些是我們自己主動發起的,但還有些就是被動接受的。所以思考需求來源很重要,因為需求來源決定了我們判別需求的重要性。另外,我們判斷需求方式總共有三步:分為是來源、了解需求背景,最後是重要性。


二、思考需求面對的用戶是哪些?


在一個產品成立之初,就是有特定的用戶群定位。比如小米手機的初期的定位用戶就是手機發燒友,打的就是性價比。而這些用戶就是小米的種子用戶。但是種子用戶並不是KOL用戶。KOL用戶可能不是使用你的產品人,但是他們的消息是可以覆蓋你的種子用戶。比如美食產品,找一些新浪微博上的旅遊吃貨達人,讓他們幫助傳播一些美食產品的消息,這樣就可以覆蓋到我們的種子用戶。


其實思考你面對的用戶時,就是在對於你的產品用戶進行一次初期畫像過程。比如你的用戶年齡、從事職業、愛好、特徵等等。而你的產品在某些產品需求上是可以覆蓋他們的。


在用戶畫像時,其實已經在需求管理階段了。為什麼呢?其實在產品生命周期內用戶人數會不斷進行增長,而我們的定位用戶人群也會發生變化。仔細思考小米的用戶群,從發燒友到普通愛玩手機用戶一個過程。其實用戶畫像是根據產品不同階段進行不斷調整的過程。


在這裡深度思考要引入俞軍提出一個觀點,就是用戶不是人,而是需求集合。其實對於這點是這樣理解的,比如在用戶畫像中的用戶存在屌絲這個特點,其實就是用戶群比較年輕化。但是這個特徵可能是學生,可能是普通上班族。而他們又有年輕化的特性。比如學生可能是在18-22。而普通上班族可能工作不到3年的人,在22-25歲。那麼這2個特點構成一個需求集合。其實這2個需求集合恰巧對應了小米手機的主要用戶群。

三、思考需求發生的場景


在需求來源中,作者提到了一種需求發現方式是自我挖掘方式。其實就是人、行為、場景三者重合的過程。其實相對人而言,場景還是更簡單些。比如在PC時代就是簡單的固定式場景。且我們做的服務都是功能導向式。特別是iMAC電腦。而進入手機階段的時候,就是在移動場景下進行產品設計。這是需要考慮大環境,然後特定的情景下產生需求場景。


其實大環境比較好考慮,比如在馬路上,在地鐵里。而情景考慮是基於人而產生的。比如我做在地鐵上,需要看《人民的名義》這個電視劇。那麼情景產生就在看電視劇,那麼此時需要產生行為。選擇那些視頻播放器,最後可能選擇了XX播放器。在這裡場景下,其實行為是基於人的想法後再做出的,而場景只是我們符合相應的需求而做的考慮。


像打車軟體需要考慮的情景就是:位置、確認、聯繫。


四、人與場景的需要與需求


在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關於人性的思考,究竟這個需要發生需求是什麼?這裡就要回到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上來了,究竟是生理需求,還是安全需求,還是情感歸屬的需求,還是尊重的需求,還是自我實現的需求……無論在哪個層次上,都是需求發起的本質。人的行為都是通過我們腦子想的過程而進行神經行為反應的。


其實用戶在地鐵上看電視劇,經歷了幾個心理過程。首先,打開手機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本質是落在情感歸屬上的需求。然後其實有看新聞、聊天、看電視劇等多種選擇。然後,如果有事情要說,就聊天。但是好像今天沒有想說的話,恰巧我坐的地鐵時間需要1個多小時。那麼不如看電視劇吧,打開XX視頻,開始看視頻了。


在這個過程中,第一個情感上歸屬,第二個是根據心理、時間、空間等多種條件決定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像微信、新聞類產品、視頻類產品都是泛競品關係,而第三個是需要看電視劇時候,那就是視頻類產品競爭的關係。究竟是愛奇藝,還是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樂視視頻、芒果TV……


五、思考需求來源的動機


在人與場景的需要和需求連接過程中,我們需要思考需求來源的動機是什麼?實際上就是要思考:

需求的本質是什麼?


需求的本質是動機、而不是需要。思考用戶的動機、而不是他說要什麼,因為他想要的可能是偽需求,並不能真正解決他的問題。


這裡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我想要的更快的馬。而其實表現需求是要馬,而當時造出了第一輛汽車,然後汽車比馬更快。所以後面汽車是開始廣泛使用了。


還有例子就是:當一個男同事說:能不能幫我介紹個女朋友,可他真正的問題是:太不修邊幅了,所以他真正的需求是:有人能幫他打扮的帥帥的。所以介紹女朋友是需要,並不是他的需求。


回到第一段提到4種問題類型。


A類問題需求解決方案是:這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是更快,還是更好。或者是解決什麼問題。比如在前端產品中,用戶希望可以分享,希望有個分享功能。實際上他想更多人評論他的看法,所以加上評論反而更好。所以A類需要了解用戶本質需求點,轉化一種交互實現方式。


B類問題則是同事站在他自己的習慣上,所以解決方案就是多找幾個用戶或者競品去分析不同的用戶行為,從而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C類問題是比較棘手,因為競爭對手的功能與我們產品不在一個維度上。所以別從競爭對手功能出發。而是要理解競爭對手的功能出發點,最後做出決定。因為我們不會比他們想的更深,因為我們是從表層去考慮他們,而他們是從本質去理解。跟隨他們容易掉坑裡。


D類問題其實要從自身的產品說,不能從業務方的戰略出發。而是要思考具體需求。潮流決定方向,這才是戰略,用戶決定需求,具體需求要結合場景。這裡引用張小龍一句話:潮流是什麼?潮流是為了讓人不落伍,是比性還重要。


六、要有用戶同理心

如果你只懂自己是不行的,要試圖多理解他人。


1、如果你懂自己,自己的需求,你最感同身受。


記得曾經有個美團的朋友告訴我,貓眼電影初期要做的時候,他們的CEO親自去電影院看了1萬小時的電影,這就是要做感同身受,理解用戶。這裡也證明了一萬小時的理論重要性。


2、群體用戶思維簡單,衝動,情緒化跟風。


讀過《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的朋友並不陌生這樣的話。群體思維是有從眾心理的,就跟很多事情為什麼火起來道理都是一樣的。


3、試圖多理解他人,產品經驗最重要的是同理心。


這是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條件。


4、如果你連朝夕相處的女朋友都搞不定,何況用戶。


從身邊最親密的人開始了解,這是產品經理最基本的。


七、用戶潛在心理

用戶潛在心理,是對於一個事物的認知過程。從時間上,有一個認知過程,就像我們對於AI人工智慧認知是不同的。加上我們自身的經驗和角度問題,造成認知的不同。我們往往與用戶不在一個認知層面上,那就導致需求理解的偏離。從物理空間上,我們的本身能力決定了購買力和生活方式,而這些限制用戶心理上的思考程度。所以用戶潛在心理並不是簡單的無聊這麼簡單。而人的7宗罪都是認知上的一部分。而是要從時間和空間上理解,這樣思考是符合用戶心理變化過程。


其實很多例子很明顯都可以證明這一點。女生在學生時代可能只能用幾十元的化妝品,但是你畢業之後開始工作,你會用幾百上千的化妝品。女生在學生時代不會打扮,但是畢業之後開始工作,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這些都對產品使用人群都是變化的過程。所以用戶潛在心理是在一個變化過程。


八、產品定位的需求


產品定位的需求要活在未來。基於未來的需求做產品設計。把缺失有趣的東西做出來。這些產品需求才是興奮型的需求。


在做產品定位時,在第二階段我們已經有了產品需求池。這裡要做就是第三階段,需求決策階段。這個需求我們是否考慮要進入決策階段,需要考慮可實現性,核心訴求點是什麼?是否滿足我們的戰略目標?而我們最好做成長中的市場與需求。


在產品用戶體驗方面,我們一定要學會反問自己:如果不做這些功能具體問題出在哪裡?核心在於這個用戶體驗是否真的缺失。


在做移動端產品需求時,一定不是簡潔,而是簡單。一個界面,一個主題。回歸本質:不要讓我思考。這是我們做界面簡潔的時候一個思考方向。


九、核心功能的內在聯繫


解剖一個偉大的產品,做產品正確的思維順序是:骨骼:產品的節後來源於對受眾的理解。肌肉:最重要的幾個功能分別是什麼?血液:其他功能與核心功能的關係如何串?皮毛:功能和使用流程每一處的細節。舉例:微信的定位,最重要的功能,朋友圈,已經它的細節。


產品經理核心價值一定在於產品的抽象能力,這是作者作為產品經理以來最深的體會。產品的抽象能力決定了你未來的前途和發展。特別是作者對於產品、技術、運營都有理解的產品經理來說,特別能感受這點。

其實做簡單的秘訣就是抽象分類。找出各個功能的共性,尋找用戶的認知G點,感受用戶的文化水平。特別在需求決策階段我們考慮SMART原則,考慮具體、可度量、可實現性、相關性、有時限。


這裡列出業內大拿提出的2個公式:


X(超預期)>Y1(用戶預期)+Y2(轉移成本)


做的事情有價值>新版體驗-(原用戶體驗+成本)


十、產品亮點往往是對於一件事深入思考


首先,我們需要引入四個思考法則:


緊急重要四象限法則,對於判斷重要性來說:


不做,會造成嚴重的問題和惡劣的影響。


做了,會產生巨大好處和極佳效果。


跟核心用戶利益有關。

跟大部分用戶利益有關。


跟效率或成本有關。


跟用戶體驗有關。


對於判斷緊急性來說:


不做,錯誤會持續發生並造成嚴重影響。


在一定時間內可控但長期會有糟糕的影響。


做了,立刻能解決很多問題,產生正面的影響。


做了,在一段時間後可以有良好的效果。


KANO模型(滿意度、具備度):


必備型需求

期望型需求


魅力型需求


無差異型需求


反向型需求


需求性價比:需求優先順序分為P1P2P3,開發成本優先順序D1D2D3,


最後形成需求性比矩陣:需求順序為:


P1D1


P1D2


P2D1


P2D2


P1D3


P3D1


P2D3


P3D2


P3D3


(來自劉飛的從點子到產品)


可行性的MVP產品找到PMF的契合點,2點思考:商業價值和用戶需求。


名詞解釋:MVP:小而試行型的產品。PMF:產品和市場的契合點。


再次,我們需要學會反問自己:比人做的成,你做的成嗎?你憑什麼覺得自己做的成?


特別重要的一點警告:千萬別算計用戶,最好不要不計一切地展示聰明!要選擇善良。


最後,怎麼讓用戶記住你?有趣。


產品、功能、設計三個之中至少一個層面能夠用用戶能夠熟悉的東西來幫助理解。舉例:產品層面上,約炮能記得陌陌。功能層面上,朋友圈能記得微信。設計層面上,美觀的遊戲上能記得王者榮耀。


對於一件事的深入思考,除了付出大量的時間,還有空間上深入你的用戶之外,別無他法。


對於需求認知過程,其實就是考察一個產品經理自我修養。


這裡引用幾句話:


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不避免裝逼,不刻意去裝逼。


產品發布會,難得機會,要將故事。


作者:曉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度百家 的精彩文章:

蘋果獲新3D UI專利,支持VR頭顯眼控交互
iOS 10.3已成功越獄
ElonMusk新公司欲連接人腦與機器,可將想法上傳大腦
SpaceX獵鷹9號一級火箭成功著陸
重磅!我國台灣開發出全球首款用於手術的MR眼鏡

TAG:百度百家 |

您可能感興趣

使用實體嵌入的結構化數據進行深度學習
想讓跑步速度提高?其實不用進行艱苦訓練
跨界處理器如何將「深度廣度」進行到底?
憲法修改必須依法按程序進行
3D列印複合泡沫材料可推進潛艇進行更大深度的探索
印度央行特別法律顧問:印度央行有必要進行加密貨幣監管
IMF:印度需進行更實質性的經濟改革
想要增肥,還需循序漸進地進行
鋼鐵業去產能要結合經濟結構改革進行
人工智慧要想取得重大突破,還需進行更深度的學習
針對不同需求的護膚要求,進行推薦
教你如何培養和進行邏輯思考
要想進行太空深度旅行,實現這種方法才是最靠譜的
冬季進補需要根據各種情況進行合理的補充營養
AI醫療開創性研究:深度學習進行病變檢索和匹配
生理期進行鍛煉的「度」如何把控?
讀書時應該進行四方面的思考
《反壟斷法》實施十周年應儘快進行必要的修訂
為什麼一定要進行住房制度改革?
在雅思閱讀中進行快速定位的三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