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受欺負時,或許你應該這麼做

孩子受欺負時,或許你應該這麼做

當孩子受到欺負時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把握分寸去提供幫助

本文作者 / 球媽

Hello,我是球媽。

上個星期刷爆頭條的視頻想必范們都看過了,一大一小兩個孩子在遊樂場的肢體碰撞,導致一個媽媽情緒上的失控,甚至波及圍觀路人,不管大人還是孩子瞬間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的位置上。

球媽沒有看過事情完整發生的經過,只有網路流傳的片段或是動圖,很多網友或大開腦洞的猜測或有理有據的推斷眾說紛紜。

現在任何一件孩子引發的事件都能引起巨大的輿論發酵,回過頭來,這兩個母親該如何安慰孩子,而誰又能安慰這兩個母親,畢竟陷入這場衝突的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球寶上早教的地方在一個大型商業中心裡,配備的有很多室內遊樂設施供孩子娛樂,再加上離家比較近,所以我們是那裡的常客,不太誇張的說,有一段時間球媽是很抵觸帶球寶去遊樂場的。

從孩子年齡上來看,球寶剛去遊樂場的時候1歲多一點,會走還走不太穩,不知道範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遊樂場里孩子的年紀,3歲左右或更大年紀孩子居多,能跑能跳能攀爬,扔擲推攘衝撞,也就是說,我們1歲左右的孩子在遊樂場是最「弱勢」的群體。

從孩子性格行為上來看,球寶直到現在也很少去主動攻擊別人(這個攻擊不是貶義,它只是評判孩子特殊年齡階段行為的表現用語),更少見的是被動還擊。球媽發現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但是更多的孩子到了2、3歲左右的年齡段會喜歡做一些抓、打、推等動作,樂於跟其他小朋友發生肢體衝突,那麼像球寶這樣的孩子在遊樂場,類似於「孩子界食物鏈」里,自然就成為了比較容易受到攻擊的人。

從大人的言傳身教上來看,這也是球媽剛開始的時候最抵觸遊樂場的原因,完全被一些家長的「無作為」甚至「推波阻攔」給無奈到三觀盡毀懷疑人生。

不得不說,有些家長已經被很多偽科學的育兒理論帶到了茄子地里,就算是了解一些正確經典的育兒理論也照樣能做到畫皮不畫骨,其中最讓球媽覺得無語的就是,有些大人認為,孩子的事情應該由孩子自己處理,不論什麼情況都袖手旁觀,看著自己的孩子對其它孩子造成傷害視而不見置之不理,更讓球媽覺得不可理喻的是,有些家長甚至還會沾沾自喜樂在其中,覺得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本事」、「沒人敢欺負」。

一次在遊樂場,一個孩子奔跑的時候把另一個孩子絆倒了,摔倒孩子的媽媽就在旁邊,看奔跑的孩子沒有道歉她很生氣的指責了他,球媽目睹了事情發生的經過,非常確定摔倒的孩子也僅僅只是摔倒了而已沒有大礙,撞人的孩子跑走了,摔倒的孩子站了起來也和他媽媽一樣對那個孩子罵了起來,母子倆後來發現罵了也沒用,那個孩子對他的媽媽說,「我也過去把他絆倒吧」,那個媽媽讚許的點了點頭。

這些球媽抵觸遊樂場的原因說明,不管是因為爭搶玩具還是肢體衝突,也不管孩子有沒有真正實質性的受到傷害,我們總會下意識的把自己孩子的感覺放在第一位,並用大人的思維去理解去代入孩子的思維,「是不是受欺負了」,「怎麼不還手呢」,並抱怨孩子太過於溫順膽小,甚至是大吵大鬧想方設法替孩子出氣。

護犢之心人之常情,但是我們採取的行為關乎到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和道德感的建立。

在孩子走向獨立的的過程中,作為家長我們經常會走向兩個極端,一種就是越俎代庖事事代辦,另一種就是強迫孩子獨立並對造成的後果視而不見。

就像新聞中事件發生的起因那樣,當孩子受到欺負時,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把握分寸去提供幫助。

盡量不要強化孩子被欺負的感受

在玩具被爭搶或是被攻擊後,孩子還能撿起其它玩具重新來玩兒

在遇到攻擊行為的孩子後,孩子能不受影響毫不在意

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用「被欺負」去強化孩子的感受,因為在成人的世界裡,你來我往睚眥必報是常有的事,並且在大人看來有些被欺負的行為關乎「面子」問題,不可能一笑置之。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特別是2到3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很薄弱,更不懂得如何正確的與人交往,通常的攻擊行為都不帶有惡意。

其實我們常見的一些幼兒攻擊行為並不是孩子自我感覺發育的必經之路,搶玩具和打人一樣都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技能,隨和溫順的孩子同樣知道自己擁有的權利,但是並不會通過爭搶去武力保護自己,這是孩子成長的個體差異。

一次在玩兒滑梯,球寶被一個年紀稍大一些的女孩子用手抓了好幾下,力道有點重,鼻子挂彩幾條血印子,球媽心疼的不行,但是球寶也就當時懵了一下,該怎麼玩兒還怎麼玩兒完全不在意,球媽看球寶自己都不提這茬子事兒,也就不會刻意去提醒他。

教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情緒

在孩子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時候,我們可以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些爭搶行為讓孩子感到非常委屈氣憤,但又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被欺負後會向大人哭鬧無法安撫,這時候我們不能再去埋怨孩子或是恨鐵不成鋼覺得孩子「沒本事」,這樣對孩子的情緒宣洩沒有任何好處。

我們可以情景演示給孩子看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

「我現在正在玩兒這個玩具」

「我不喜歡你這樣的方式」

「我想要回我的玩具,請還給我」

「請不要打人」

。。。

讓孩子體會不同的行為和感受,鼓勵並支持孩子行使保護自己的權利,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力量。

當孩子陷入困境無力應付,阻止傷害並及時保護

在孩子面對一些危險的事情或是惡意逗弄時,我們必須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干預。

一次球寶在沙池玩兒,有幾個穿校服的大孩子也在玩耍,大孩子玩兒一些「刀槍棍棒」的遊戲,球寶自顧自的玩兒沙灘玩具,一個高高壯壯的大孩子看到球寶的玩具車二話不說上來就搶,球寶不樂意護著不鬆手,大孩子使勁推攘球寶就摔到了沙坑裡,玩具車也被搶走了,幾個大孩子不以為然哈哈大笑,事情發生的太快以至於球媽來不及第一時間去阻止,並且這些大孩子的媽媽一直在旁邊聊天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說實話,在這個情況下不去爆發是需要一定的剋制力的,球媽最後制止了這些大孩子的爭搶行為,把玩具給拿了回來,並安慰球寶有媽媽在,不要害怕。

當孩子面對類似的實力懸殊太大無法抗衡的境地時,我們要能真正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並幫助他們,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都是他的依靠。

言而總之,我們保護孩子的態度和行為都會影響到孩子獨立性和社交經驗的培養,保護孩子是我們內心使然,但是控制不好就會做出過激不當的行為,與大人感同身受比起來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尋找應對方法,發現自己的力量,做孩子最堅實的依靠,相信再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孩子就不會感到無助害怕了。

上周球爸出差也就沒幾天

球媽先是腸胃不適吐的七葷八素頭暈眼花,後又感冒鼻炎鼻涕眼淚起飛

只有生病的時候才發現能吃能喝能睡真是人之所幸,減肥熬夜什麼的統統都見鬼吧

可是這才剛剛好一點又開始新一輪「作死」循環

真是被自己打敗了

今天就先聊到這裡吧,下回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被欺負時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受欺負時,父母這四句話讓孩子更「受傷」,希望你沒有說過
孩子被欺負,家長這3種反應會讓孩子更難受,希望你一條都沒占
孩子受欺負後,家長這2種反應很常見,卻會讓孩子變得無助又懦弱
孩子被欺負時,這樣做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
孩子受欺負了,家長的應對很關鍵,別說這幾句話讓孩子抬不起頭
當孩子被欺負時,應該正確指導他該如何去做
當孩子被欺負,是要還手反擊還是要忍受,看這位老師怎麼說
《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這一神劇備受期待,只因為有他!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父母應該怎麼做?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孩子受欺負了,這樣做比讓他「打回去」更有用!
孩子內向,幼兒園怕被欺負?教他這麼做,任何時候都不會吃虧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是該忍讓還是還手,這樣做才是對孩子好
孩子被欺負時,這句話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
孩子被同學欺負後,父母最應該跟孩子說這6句話,避免再次被欺負
被熊孩子欺負,這位家長的做法值得點贊,熊孩子從此不敢再靠近!
在發現孩子被欺負時應教他這樣做,不要輕言「打回去」
家長教育孩子時不要經常說這三句話,對他沒好處,還容易受欺負!
聰明的父母絕不會對孩子做這3件事!難怪你家孩子總是被欺負
孩子很內向,家長做好這幾點,不怕孩子在外受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