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做人修養四要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原文: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今解:孔子杜絕了四種毛病——不憑空臆測,沒有一定要怎麼樣的期望,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
第一是「毋意」,這是說孔子做人處世,沒有自己主觀的意見,本來想這樣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見,他就接受了,並不堅持自己原先的意見。
第二是「毋必」,他並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得到怎樣的結果。這一點也是人生哲學的修養,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這樣,而事實往往未必。假使講文學與哲學合流的境界,中國人有句名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還無法向人訴苦,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無法講,這都是人生經驗。
又有句話說:「十有九輸天下事,百無一可意中人。」這也說明,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個人當中,還找不到一個真正的知己。
第三是「毋固」,人的習慣,不論在思想上還是行為處事上,一旦形成後,就難以改變。孔子提出「毋固」,就是想告訴眾人要懂得變通,要主動跳出舒適但腐朽的溫床去不斷探索、思考與學習,因為「學則不固」,見多識廣後,自然得以避免頑固執著,思維眼界也自然不同於他人。
第四是「毋我」,專替人著想,專為事著想。遇事要從事情本身考慮,先要把自我擺在旁邊,專心於事,搞清楚做好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和要點,盡心儘力做好你能做的。這就是孔子學問修養的偉大之處。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也是同理,把自己先放下,單純地專心把事情做好,反而對自己有益。
但凡牽扯到他人的言論都應有謹慎之心,以免盲目自我膨脹而否定別人,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境。
※懷揣光明的人,不能走在陰暗的路上
※凡事不可不認真,凡事不可太認真
※心悅則物美,心悲則事哀
※「紫氣東來」的典故
※如何才能家和萬事興?
TAG:道行天下網 |
※做人,要積八德!(必讀)
※做人除了忍,還要狠,更要穩!(人生必讀)
※做人,沉穩、忍耐、知足
※做人,既要忍,還要狠,更要穩!(句句入心)
※做人,守住自己的底線真的很重要(薦讀)
※做人,要懂得反思、變通、堅持、在乎
※薛瑄:做人要順勢而為
※做人要懂得:少和自己生命無關的人和事耗著
※胡適寫給兒子的信: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
※「誠」的修養:能把握人性來做人做事
※古訓:做人:寧可缺錢,莫要缺德!
※做人:潛規則(寫的真好)
※黃子韜:做人就是要真實,要做個好人,做個善良的人比什麼都重要
※做人,真、重、化、淡、雅
※做人的涵養:十不要,太深刻!
※混得好的訣竅:做人要厚道,交友要真誠,處事要自信
※做人要真,為人要正(經典)
※做人,尊重、真誠、擔當
※做人,安靜、淡然、沉穩、隨意
※做人,既要忍,還要狠,更要穩!